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紫禁城杯文创大赛故宫贡蜜获大奖

[ 发表时间:2017-09-11 17:14:49   ]

9月11日上午,首届“紫禁城”杯中华老字号文化创意大赛颁奖仪式在位于北京故宫内的建福宫举行,各类文创产品精彩纷呈。记者发现,仪式上,有一套获得本次大赛银奖的“贡蜜”,形制高贵奢华,颇具皇家气度,在众多参赛作品中显得卓尔不群,光彩夺目,堪称惊艳,成为当天活动焦点。各界与会人士纷纷给与了“贡蜜”极高的评价。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为百花蜂业副总经理汪海鹰颁奖

故宫文创经济火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以互联网、高端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发展,让六百岁的故宫也“青春焕发”,变成“网红”。2015年,自带超级IP光环的故宫研发各类文创产品8700种,销售额逾10亿元。故宫文创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就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度报道。故宫文创,已经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利用供给侧改革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的示范性案例之一。

据介绍,首届“紫禁城”杯中华老字号文化创意大赛由故宫博物院主办、商务部认定、中华老字号企业参与。大赛以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指导,旨在深入发掘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化资源,搭建故宫博物院与中华老字号企业携手实现文创产业合作平台,研发出具有鲜明宫廷文化特色的时尚文化创意产品。

探访银奖“贡蜜”作者

这套“贡蜜”是哪家参赛单位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如此奇妙的创意,设计出如此经典的作品?颁奖仪式之后,记者进行了多方寻访和深入调查。

经过多方打探,记者得知,这套“贡蜜”是北京百花蜂业联手中数艺共同创意设计的文创产品。两家单位经过深入研究和大量工作,让已经消失100多年的清代宫廷贡蜜重现人间,让当代消费者有机会体验乾隆皇帝的口福,享受帝王美食。

记者来到位于亦庄经济开发区的北京百花蜂业科技发展股份公司,采访了主持“贡蜜”设计工作的百花蜂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利军。

在摆满各种蜂蜜样本的办公中,郭利军向记者讲述了创意设计“贡蜜”的初衷。

来自玉龙雪山的皇家贡蜜

郭利军介绍,蜂蜜在我国历代宫廷膳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周时期,就有宫廷食用蜂蜜食品的记载;唐代宫廷盛行各类蜂产品;而距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宫廷,不但继承了满族人喜食蜂蜜的历史传统,更是用蜂蜜供应量来区分后宫嫔妃的等级,把蜂蜜在宫廷膳食中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遗憾的是,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历代宫廷用蜂蜜制作的珍馐美味,多已湮灭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无缘得尝。

郭利军说,作为中国蜂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中华老字号,百花蜂业有责任继承和弘扬传统蜂文化,所以多年来在我国历代蜂蜜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工作,这次参赛的“贡蜜”,就是工作成果之一。

记者了解到,重现人间的清代宫廷“贡蜜”,选用高端蜜源——玉龙雪蜜,产自远离污染和城市喧嚣的玉龙雪山海拔2000米以上纯净蜜源区。纯净的苕子花蜜,因丽江古城和雪山的浸染,带有圣洁的气息,蜜质醇厚润泽,口感层次丰富,色泽白净莹润,结晶细腻如脂,淡淡花香袅袅,甘甜清凉,沁人心脾。

记者又联系到“贡蜜”的创意和设计团队中数艺,在位于通惠河畔的办公室里,采访了中数艺创意总监王泊乔,请他介绍了“贡蜜”设计的有关情况。

王泊乔介绍,“贡蜜”包装设计,采用传统明清宫廷风格,突出皇家气度和高雅格调。皇家御用明黄底色突显了贡蜜的高贵品质;取材故宫博物院馆藏宋代名画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装饰图案,象征“江山一统”皇家理想;寿桃、仙鹤、福禄寿与龙椅、如意等元素组成的装饰元素,体现出吉祥长寿、千秋万代的皇家追求;用明清皇家常用纹饰——回纹组成的“贡”字图案位于明显位置,其纹饰回环反复,延绵不断,寓意“富贵不断头”。整体设计风格凸显了“贡蜜”古朴而奢华的格调,充满视觉感召力。

记者了解到,除了“贡蜜”外,百花蜂业和中数艺还推出了一款“宫蜜”也颇具创意,特色鲜明。“宫蜜”选用传统清代宫廷蜜源——雪椴蜜,包装设计,延续了“贡蜜”的明清宫廷风格,突出皇家气度和高雅格调。故宫标志性建筑——太和殿被演绎成外包装的视觉主元素——“宫”字造型,原本“太和殿”楷书三字匾额,演绎为“蜜”字匾额,辅以宫女、盘龙纹、门环、仙鹤等元素,凸显宫廷气质。“宫蜜”的定位是大众化的伴手礼。

清朝皇家:蜂蜜日供量彰显宫廷地位

记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蜜蜂、食用蜂产品的国家之一。中国历代皇家食用蜂蜜的历史由来已久,到了清朝,蜂蜜在宫廷中的地位日隆。

清乾隆七年(1742年)内廷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敕编纂的《国朝宫史》记载,皇太后每天供应8两蜂蜜,皇后和皇贵妃每日4两,而贵妃以降,包括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甚至包括皇子福晋、公主,都没有日例蜂蜜供应。

查阅清宫档案不难发现,相比之下,各种肉类、米面、油盐酱醋,包括核桃、大枣等等,上述人员基本都是日例供应的。由此可见,蜂蜜在清代宫廷中属于高档物资,并非人人都有资格每日享用。有没有蜂蜜日供、日供多少,体现了宫廷地位。

乾隆宫廷每年消耗8.5吨蜂蜜

满族人历来好食蜂产品,有清一代,内务府对贡蜜的工作十分重视,而每年蜂蜜的贡量,也是随着清朝社会经济的繁盛与日剧增。清初《吉林通志》记载,顺治14年,吉林有部门专司贡蜜的生产与采集,有专业采蜜的“打牲乌拉门”蜜丁600余名,到了乾隆年间猛增至1600多人,采蜜量也大大增加。

清代宫廷日常供应的物资品种繁多,并不是每一种物品都要几千人专事采摘,从采蜜耗费的人力及文献记载来看,内务府对蜂蜜供应十分重视。

清宫档案显示,乾隆朝,由于皇帝对蜂蜜的喜爱,上行下效,导致宫廷对蜂蜜的需求量从每年的5吨直线上升至8.5吨。

有关史料记载,乾隆时期,内廷有皇帝+皇后+各种妃+宫女+太监一共约6000人,按照8.5吨的年用度不难推算出,每人每年约合用1.5公斤蜂蜜。考虑到作为工作人员的宫女和太监使用的蜂蜜数量很少,乾隆皇帝和他的41位女人,每人每年消耗蜂蜜数量之巨,令人咂舌。

依照现代人的观点,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么多的蜂蜜,是怎么吃下去的?按照《国朝宫史》记载,皇太后那么大年纪,每天要吃8两蜜?是当成主食来吃的么?皇后和贵妃每人每天要吃4两?不会觉得腻么?乾隆皇帝每天岂不是要吃得更多?

中国蜂蜜美容史:1700年的临床实践

百花蜂业副总经理汪海鹰介绍,其实,清代宫廷嗜蜜,除了味道好吃这一因素外,蜂蜜产品在馔食、养生、养颜等其它方面具有多种用途,且在宫廷上下达成共识,所以才导致宫廷耗蜜量与日俱增,高居不下。

我们的先人不但对蜂蜜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进行了广发研究,还对蜂蜜的美容功效进行了深入发掘和长期实践,至少在1700年前,已开始将蜂蜜用于护肤美容。晋代著名文学家郭璞《蜜蜂赋》记载:“灵娥御之(蜂蜜)以艳颜”,即指晋代女子直接用天然蜂蜜抹面。唐代名医甄权的名著《药性论》记载,蜂蜜“常服面如花红”。

宋代以来,涂抹蜂蜜美容、美体,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时尚,并流传下来。清代宫廷的巨量蜂蜜消耗,不仅仅是食用这一项,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日例蜂蜜供应给,除了食用之外,更有其它功用,例如美容、美体。

唐代还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唐玄宗李隆基的女儿永乐公主面容干瘪,肌肤不丰,后因战乱避居陕西,常以当地所产的桐花蜜泡茶饮用,3年后她竟出落得丰美艳丽,判若两人。后来人们发现桐花蜜能使“老者复少,少者增美”,具有补髓益精、明目悦颜的功能。

今天,百花蜂业联手中数艺,恢复了失传了100多年的“贡蜜”,也使得当代人有机会尝试用皇家贡蜜美容的效果,看看这个实践了1700年的方法,是不是真的可以“艳颜”,可以美体。

蜂蜜:药之上品

除了美容外,药用价值也是清代宫廷高度重视蜂蜜的因素之一。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有用蜂针、蜂毒治病的记载。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称蜂蜜为药中之上品:“蜂蜜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汉代名医张仲景认为,蜂蜜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这一医理被沿用了近2000年,时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