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吉林好人徐宝山——改革书记扶贫记

[ 发表时间:2018-10-31 10:16:07   ]

徐宝山,1991年吉林农大农牧经营管理专业毕业,从事农经管理工作至今,参与了多项农业经济改革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改革经验,现任白城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心主任。自2016年任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脱贫攻坚第一书记以来,他以爱民爱村爱事业的朴素情怀,以改革者实践者引领者的责任担当,成功探索和实践了用改革办法解决扶贫脱困问题的“陆家模式”,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使陆家村实现了从贫穷落后村向全县整村脱贫第一村和美丽乡村第一村的华丽“蝶变”。

陆家村是国家级贫困县通榆县的一个典型贫困村。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391户、917人,土地沙碱化严重,连年风旱灾频发。2015年以前,全村70%的农户有外债,村集体债务1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五千多元,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198人。单一的种植结构、传统的耕作方式,使这个村不仅经济落后,人的思想观念也比较封闭,没有摆脱贫困的思路。全村没一户大棚,羊圈就在院子里。天灾人祸是致贫外因,观念落后是致贫内因。刚到陆家村时,村干部群众对他这个农经专家并不信任,对他提出的一些想法也并不认可。脱贫攻坚关键是信心,给钱给物更要给思路。为了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他从村部搬到农民李海军家里,与他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向乡亲们表态:回城我是干部,在这我就是农民,就是要和大家一起干。他利用自己所学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向群众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讲外地农民发家致富的典型,与村干部一起研究商量脱贫致富办法,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到先进村学习考察,开拓他们的视野。驻村的日子里,白天他研究工作、跑项目、跑资金,晚上入户调查走访,做群众工作,加班加点写规划、拿方案、定措施。三年来,徐宝山坚持驻村520余天,与陆家村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不遗余力地共同探索脱贫攻坚之策。他的所作所为,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原来对他敬而远之,现在有事没事总愿意和他聊聊,也愿意按他的意见要求去做。扶贫工作把原来不爱讲话的他,转变成了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群众思想工作的行家里手、全体村民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面对部门没有多少资金支持、上级扶贫资金暂不到位的情况,他果断做出用改革的办法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为此,他在村里烧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啃下易地扶贫搬迁“硬骨头”。国家对国贫县脱贫攻坚有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陆家村人口虽不算多,但村屯占地面积却很大,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有很大的院落。这种情况搞村屯规划很难实施,但搞易地搬迁却能复垦出较多的耕地。他向镇党委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并与村干部们一起挨家挨户调查宣传。刚开始,村民的同意率仅在60%多。他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洮北区大中兴村参观考察,去的村民都很认可,并发微信让大家都支持搬迁。在多数村民同意的前提下,镇、村一起向县里争取“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政策,很快陆家村宅基地复垦与长春新区用地指标挂上了钩,全村原有宅基地改造为高标准水田,节余建设用地指标103公顷,全部出售给长春新区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有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了高标准新村及配套设施建设。在他到任一个月后的2月份开始启动易地扶贫搬迁试点,5月完成拆迁补偿,6月开工建设新村工程,10月底完工,年底228户村民搬进新村。将土地资源禀赋转化成易地搬迁资金和新村发展动能,推动陆家村实现散居屯向大社区转变、居住区向功能区转变、村民向市民转变。92户贫困户不仅都上了楼,有的还有了存款。易地扶贫搬迁改革首战告捷。

第二把火,打造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样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吉林省正在一些基础较好的村进行试点,白城的试点单位是洮北区大中兴村。身为白城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心主任,徐宝山要亲自在陆家村进行实践。他积极向省里进行汇报,为陆家村争取到了补充试点单位。在他的精心指导和操作下,先后出台了《陆家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通榆县乌兰镇陆家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陆家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等文件,在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严格把握集体成员资格认定这个关键。由于成员资格认定、集体资产股权处置的办法、结果得到全体村民普遍认可,陆家村一举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在此基础上,出台《政经分开账务分设办法》,建立“村三委+公司”模式,把村集体资产经营与村行政事务管理分离,实行组织机构、组织职能、组织资产、财务收支、财务核算“五分开”,规范了村集体产权管理。2016年底在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三方评估中,陆家村后来居上成为全省22个试点村中的第一名,打造了全省改革试点新样板。

第三把火,培育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徐宝山敏锐地感到,陆家村要真正摆脱贫困,必须改变过去一家一户的分散管理、粗放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壮大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多种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在他的主导下,村里首先建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村“三委”及成员监督下,本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引导农民自愿以二轮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社,遵循中央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和《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工作,严格规范操作,到2017年3月,237户集体土地承包人全部将二轮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资产管理公司以集体机动地、册外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实现全村耕地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成为白城市第一个完成集体耕地土地股份化改造村,实现资源变股权,进入整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新阶段。其次,推进土地经营权入市交易。出台《陆家村整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方案》,明确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和农村土地用途基础上,将股权化的土地经营管理权出租给市场其他经营主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陆家村整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将土地经营权出租给本村6个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实行集中连片经营,打破了过去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消除了应用大型农机具和先进农业技术的障碍,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也把农村劳动力从“一亩三分地”中解放出来。建立多方合作共享平台。利用规模化村集体土地吸引政策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架设输变电线路12.2公里,实现电机井全程灌溉。与通榆县震泽牧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32公顷肉羊养殖园区,开发肉羊养殖、屠宰结合项目。与省金控集团、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通榆粮食储备库等企业合作,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贷款、种植、收购产业化运作模式。全村入股陆家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耕地总面积1146.68公顷,成为全市第一个完成集体耕地土地股份化改造村。2017年,陆家村土地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0%,380位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7516元。

两年多的时间,徐宝山乘火车、倒汽车,穿行往返于白城、通榆、陆家之间;500多个日日夜夜,他用改革者的勇气和智慧,从根本上改变了陆家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也为陆家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留下一个好模式。徐宝山与陆家村干部群众谋划了巩固完善提高“陆家模式”的主要措施及途径,全力建设陆家田园综合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二三产业开始融合发展、生态经济品牌正在形成,农机服务园区即将建设,103公顷绿色水稻种植园区、棚膜经济园区已投资兴建31栋大棚。为推进陆家村棚膜经济园建设,他指导延会家庭农场2017年自筹资金建设10栋温室、21栋冷棚,注册了“王牤子”牌商标。21栋大棚第一茬全部订单种植香瓜,销售良好,延会家庭农场纯收入6万元,陆家村贫困群众到园区务工50人,务工收入12.8万元。

留下一个好组织。作为第一书记,徐宝山亲力亲为抓党建、带班子,在十九大精神宣传、党建引领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实增强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动员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培训,成立新时代传习所和农民夜校,指导“三委”成员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强化村务公开,实行网络化管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稳定达到100万元以上。

留下一些好人才。徐宝山指导陆家村年轻农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引领农民致富能力,有四位村干部和党员参加了电大学历教育,房东的儿子李雪初中毕业不仅入了党,还在他的传帮带下学会微机记账,并免费为村内各家庭农场提供记账服务,已在当地传为佳话。

留下一个好民风。徐宝山指导陆家村“三委”开展扶志、扶智活动,成为全市“志智双扶”试点村;成立全市首个村级扶贫爱心基金,奉献爱心的人越来越多;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过去的棋牌室变成了读书室,歌舞表演、乡村民谣、体育比赛定期开展;开展善道、孝道、富道、美道“四道”评比,尊老爱幼、比学赶帮、乐善好施、发家致富成为时尚,以敢闯敢试为核心的“陆家精神”正在形成。陆家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目标阔步前进。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