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的一部创新性力作

[ 发表时间:2019-04-01 14:10:10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十大优秀专家。电话:0531-82704635,13065090785)

以下是该专著部分内容的转载。

第一章 绪论

研究内容的提出:本章内容主要从项目研究的整体上讨论有关研究事项。因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迅速且历史不长,新兴事物的发展必定伴随着一些新情况的出现,所以结合课题要求重点从几个方面分析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列出具体的研究内容。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在一个国家、地区已经凸显出了重要的战略价值,这与信息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把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继续发展壮大,无论在提升国力还是经济实力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谁获得的信息最新、最多,谁就走在前列,谁就获得了主动,而软件在信息的获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凡是获取的信息无不在软件的支撑下获得的,例如网络、电视、广播等,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软件的支持。而信息服务业则是新兴产业之一,她与软件的结合更具有了生命力。因此分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关系,理清其中的内涵,在我国形成规范、科学的布局和完善的发展模式,必将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活力。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开始于80年代末期,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在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还是最年轻的产业之一。当前,该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性,例如呈现国际性、网络化、时效性、虚拟性、广泛性等特点,给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提出了很多需要研究的新问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研究的价值就在于为了使得本行业的发展更加规范、有效,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而服务。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全球的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面临重大变革,对传统服务业、通讯业提出了挑战,也必将对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创新和机遇,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农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整体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抵御网络入侵能力和国际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文件,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继续丰富和完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模式理论,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健康、迅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模式依据,为国家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本书的研究从理论上来讲,在于将研究产业的各种理论进行糅合,这对于丰富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实践意义在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丰富和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有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相对于现状的发展已略显滞后,特别是在模式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探讨。因此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转型迅速推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能够协调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的关系,实现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完善,借鉴国外、国内的经验,构建最佳发展模式,对于推动我国、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该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策略依据,为国家和山东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实践建议,特别是对现在国家推行的软件名城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在世界发展大潮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也很快,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理论探讨方面,从1957年克拉克(Clark)提出的“服务业”概念到“现代服务业”的兴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比较高,行业的技术含量高,其带来的附加值更高,发展中使用新技术广泛,在从业方式上需要创新,表现出新型的产业状态。

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束军意等对美、日、印的发展模式从技术发展、产业内涵和产业导向三方面进行了比较。美国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国,在软硬件方面全方位进行推进,扩大内需;而日本采取引进、消化,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方面形成自给自足的格局;印度的软件发展战略是以软件服务定制为主,发展模式采用出口为导向的策略。但对我国适合什么模式没有深入研究。

蒋昭侠的研究主要丰富了发展模式分类的理论,他从不同区域和发展阶段方面对发展模式进行了划分,他认为产业模式主要有均质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丁玲华则以地域为界对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她认为合理的发展模式应以“东-中-西”的地理走向为参考,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国内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也紧随世界发达国家之后,显示了我们对世界前沿技术的关注。李桢在分析了美、日、印的发展模式后提出了发展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模式,他认为针对我国的不足,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重视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着重于基础技术开发,发挥比较优势,有重点的发展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代志华在分析了美、印、日、欧及爱尔兰的发展模式,指出了他们的不足,所以符合我国国情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才是最好的,他提出了我国的发展模式应该是“既要建立有效机制重视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 又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大力发展技术比较成熟的软件加工与服务业”。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以得出,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相对于西方国家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总量偏小,规模受限,缺乏大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总感觉跟在别人后面走;二是层次偏低,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缺乏行业领军人物;三是虽然增长率比较高,但基数小,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偏低。所有这些问题表明,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作为理论指导,为该行业的快速发展指明方向,提供策略。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管理学、发展模式理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及营销理论等,方法如下:

首先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传统和当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加以分类学习,提出符合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其次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而呈现不同的特点,通过作比较分析,可从发达国家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中寻找普遍性和特殊性,并结合山东省的特点从中总结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模式。

然后使用结构化分析方法,运作模式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描述发展模式,丰富分析理论。使用实证分析、定量分析模型的方法,验证本课题提出的模式问题,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和优化的问题,政府推出的政策影响等问题。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结合中国软件名城的案例,进一步分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所突破,尽可能地完全直接地考察与思考,从而能够建立起对发展模式的比较深入和周全的理解。

研究内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问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提出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讨论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即本章的内容。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定义、类型与特点。国际上该行业发展较早,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国内外有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文献,从中学习、借鉴经验,吸取精华,重点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内涵、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运行机制,结合我国、我省的实际情况讨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理论依据,考虑政策等的影响因素,首先认真分析国际上成功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然后调研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阐述山东省发展模式的运作方式和特点,完善现有的软件和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

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国外许多国家都有了成熟的发展模式,在软件产业的不同领域占据了牢固的地位,通过阅读国外有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资料,查阅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文献,对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寻找可借鉴之处。

国际上许多国家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比较完善,通过对美国、俄罗斯、爱尔兰、印度及日本等国家的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进行比较借鉴,然后从学术界的评价以及实践中的评价得到启示,以利于适合我们的发展模式的形成。

山东省甚至全国都还没有完备的发展模式,但是十几年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规模和质量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总结经验是该行业发展到现在最迫切的任务之一。通过国际上发展模式的研究,从影响因素、国家政策方面阐述我国乃至山东省发展模式的形式、选择和特点。

中国软件名城的建设,可以说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实证。通过五大中国软件名城(北京、上海、济南、南京、成都)为例,详解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运作模式,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完善发展模式理论,特别是济南作为山东省省府的软件名城对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形成的意义。以此得到规律,从整体上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阐述。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其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国得到不断完善、创新,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做出科学判断,回答为什么选择这种发展模式的问题,回答怎么发展的问题以及不同区域采用何种模式的问题。到2015年,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达到4500亿元,其中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2500亿元,年均增幅25%以上,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超过16%,软件出口额超过15亿美元,总体水平排名国内前,成为我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书研究的重点:

(一)分析比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规律性,汲取优势之处,为我所用;

(二)构建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优化发展模式,遴选出适合我省的最佳发展模式;

(三)以中国软件名城为依托,分析发展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发展模式理论。

本书研究的难点:

(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资料收集难度较大,对资料的深入分析和合理使用是难点之一;

(二)对发展模式的优化策略会受到政策、地域甚至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从中遴选出适合我省的最佳发展模式是另一个研究难点;

(三)目前软件园模式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而经济的发展最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突破这种发展模式对于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至关重要,也非常艰难。

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虽然山东省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全国百强软件企业5家,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但从各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可以看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山东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与山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不相称,特别是与江苏省相比,我们在最近几年中的发展有些落伍。存在这些差距的因素需要深入分析,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首先,在其中扮演引导角色的政府部门需要提供更好的政策扶持。

为实现《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山东省陆续出台了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相关政策。2014年2月24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鼓励各地研究制定促进信息消费的支持政策,加大对信息消费产业的信贷支持,落实国家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现有支持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减轻互联网小微企业负担”。

2013年11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制定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的实施意见,规划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2012年5月1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广电局、质监局、通信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山东省光纤到户建设的意见》,这对“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信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电信服务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政策方面需要在信息技术开发等方面不断完善和修订。

其次,高科技人才依然匮乏,吸引人才政策力度不够。

山东省是一个教育大省,每年为全国各高校输送大量优秀大学生,人口众多,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成本优势,但是,我省却缺乏人才驻足的土壤。高科技和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员不愿来山东落户,甚至从山东走出去的人才也不愿回来。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大省,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力量雄厚,却缺乏强有力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条件,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并感觉奇怪的问题。2009年,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山东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公告》,印发《山东省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鲁组发[2009]44号)以及山东省《关于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但近几年没有新的政策出台,使得人才入鲁仍然缺乏吸引力。

在软件人才方面难以引进领军型的复合型人才,使得企业发展中遭遇人才结构性矛盾的瓶颈,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许多人才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不适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再次,资金投入不足也制约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不足,投资渠道狭窄,与北上广相比融资渠道需要拓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最后是核心技术缺乏,创造性的开发几乎没有。

虽然山东省拥有5家全国百强软件企业,但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些都需要依赖于国外技术,这在重大国民及国防经济中是一大短板,关键时刻要看别人的脸色是很危险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需要在三次产业中的继续广泛应用,加强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从根本上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这为软件产业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机遇。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软件产业总额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的比重不断提升,软件服务与系统集成市场也逐步扩大,软件企业实力得到提升,规模逐渐扩大。产业规模向优势地区集中,企业越来越注重自身基本功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另外,我国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将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者。

我们应该看到,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也是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软件产业将会成为突出体现一个国家高附加值产业水平的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在本世纪,面对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和软件产业发展的新范式,中国将成为软件大国。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将中国建成软件强国。

政策建议: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软件产业,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占领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初步展示出软件大国的潜力。中国要发展软件产业,必须用动态发展的思维,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积极构建国内和谐的软件发展环境,在国民经济动态增长的大背景下,深度开发潜力,完善产业链条,加强和跨国软件公司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发展复合创新之路。

中国软件产业目前正处在软件发展的初级阶段:低水平发展,缺少核心竞争力;同质竞争,缺少差异化战略;软件产业投入重硬轻软,软件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

中国软件产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在软件国际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中国整体经济规模庞大,具备条件发展完整产业链条。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需要中国软件产业多元化发展。

中国软件产业的目标市场也应多元化。

中国软件的发展模式也应该多元化。

编辑:刘鸿鹤 本站综合 [db:来源网址]
]

在理论探讨方面,从1957年克拉克(Clark)提出的“服务业”概念到“现代服务业”的兴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比较高,行业的技术含量高,其带来的附加值更高,发展中使用新技术广泛,在从业方式上需要创新,表现出新型的产业状态。

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束军意等对美、日、印的发展模式从技术发展、产业内涵和产业导向三方面进行了比较。美国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国,在软硬件方面全方位进行推进,扩大内需;而日本采取引进、消化,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方面形成自给自足的格局;印度的软件发展战略是以软件服务定制为主,发展模式采用出口为导向的策略。但对我国适合什么模式没有深入研究。

蒋昭侠的研究主要丰富了发展模式分类的理论,他从不同区域和发展阶段方面对发展模式进行了划分,他认为产业模式主要有均质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丁玲华则以地域为界对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她认为合理的发展模式应以“东-中-西”的地理走向为参考,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国内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也紧随世界发达国家之后,显示了我们对世界前沿技术的关注。李桢在分析了美、日、印的发展模式后提出了发展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模式,他认为针对我国的不足,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重视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着重于基础技术开发,发挥比较优势,有重点的发展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代志华在分析了美、印、日、欧及爱尔兰的发展模式,指出了他们的不足,所以符合我国国情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才是最好的,他提出了我国的发展模式应该是“既要建立有效机制重视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 又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大力发展技术比较成熟的软件加工与服务业”。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以得出,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相对于西方国家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总量偏小,规模受限,缺乏大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总感觉跟在别人后面走;二是层次偏低,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缺乏行业领军人物;三是虽然增长率比较高,但基数小,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偏低。所有这些问题表明,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作为理论指导,为该行业的快速发展指明方向,提供策略。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管理学、发展模式理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及营销理论等,方法如下:

首先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传统和当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加以分类学习,提出符合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其次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而呈现不同的特点,通过作比较分析,可从发达国家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中寻找普遍性和特殊性,并结合山东省的特点从中总结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模式。

然后使用结构化分析方法,运作模式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描述发展模式,丰富分析理论。使用实证分析、定量分析模型的方法,验证本课题提出的模式问题,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和优化的问题,政府推出的政策影响等问题。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结合中国软件名城的案例,进一步分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所突破,尽可能地完全直接地考察与思考,从而能够建立起对发展模式的比较深入和周全的理解。

研究内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问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提出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讨论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即本章的内容。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定义、类型与特点。国际上该行业发展较早,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国内外有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文献,从中学习、借鉴经验,吸取精华,重点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内涵、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运行机制,结合我国、我省的实际情况讨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理论依据,考虑政策等的影响因素,首先认真分析国际上成功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然后调研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阐述山东省发展模式的运作方式和特点,完善现有的软件和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

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国外许多国家都有了成熟的发展模式,在软件产业的不同领域占据了牢固的地位,通过阅读国外有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资料,查阅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文献,对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寻找可借鉴之处。

国际上许多国家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比较完善,通过对美国、俄罗斯、爱尔兰、印度及日本等国家的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进行比较借鉴,然后从学术界的评价以及实践中的评价得到启示,以利于适合我们的发展模式的形成。

山东省甚至全国都还没有完备的发展模式,但是十几年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规模和质量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总结经验是该行业发展到现在最迫切的任务之一。通过国际上发展模式的研究,从影响因素、国家政策方面阐述我国乃至山东省发展模式的形式、选择和特点。

中国软件名城的建设,可以说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实证。通过五大中国软件名城(北京、上海、济南、南京、成都)为例,详解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运作模式,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完善发展模式理论,特别是济南作为山东省省府的软件名城对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形成的意义。以此得到规律,从整体上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阐述。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其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国得到不断完善、创新,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做出科学判断,回答为什么选择这种发展模式的问题,回答怎么发展的问题以及不同区域采用何种模式的问题。到2015年,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达到4500亿元,其中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2500亿元,年均增幅25%以上,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超过16%,软件出口额超过15亿美元,总体水平排名国内前,成为我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书研究的重点:

(一)分析比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规律性,汲取优势之处,为我所用;

(二)构建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优化发展模式,遴选出适合我省的最佳发展模式;

(三)以中国软件名城为依托,分析发展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发展模式理论。

本书研究的难点:

(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资料收集难度较大,对资料的深入分析和合理使用是难点之一;

(二)对发展模式的优化策略会受到政策、地域甚至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从中遴选出适合我省的最佳发展模式是另一个研究难点;

(三)目前软件园模式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而经济的发展最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突破这种发展模式对于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至关重要,也非常艰难。

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虽然山东省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全国百强软件企业5家,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但从各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可以看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山东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与山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不相称,特别是与江苏省相比,我们在最近几年中的发展有些落伍。存在这些差距的因素需要深入分析,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首先,在其中扮演引导角色的政府部门需要提供更好的政策扶持。

为实现《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山东省陆续出台了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相关政策。2014年2月24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鼓励各地研究制定促进信息消费的支持政策,加大对信息消费产业的信贷支持,落实国家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现有支持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减轻互联网小微企业负担”。

2013年11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制定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的实施意见,规划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2012年5月1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广电局、质监局、通信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山东省光纤到户建设的意见》,这对“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信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电信服务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政策方面需要在信息技术开发等方面不断完善和修订。

其次,高科技人才依然匮乏,吸引人才政策力度不够。

山东省是一个教育大省,每年为全国各高校输送大量优秀大学生,人口众多,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成本优势,但是,我省却缺乏人才驻足的土壤。高科技和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员不愿来山东落户,甚至从山东走出去的人才也不愿回来。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大省,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力量雄厚,却缺乏强有力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条件,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并感觉奇怪的问题。2009年,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山东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公告》,印发《山东省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鲁组发[2009]44号)以及山东省《关于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但近几年没有新的政策出台,使得人才入鲁仍然缺乏吸引力。

在软件人才方面难以引进领军型的复合型人才,使得企业发展中遭遇人才结构性矛盾的瓶颈,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许多人才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不适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再次,资金投入不足也制约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不足,投资渠道狭窄,与北上广相比融资渠道需要拓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最后是核心技术缺乏,创造性的开发几乎没有。

虽然山东省拥有5家全国百强软件企业,但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些都需要依赖于国外技术,这在重大国民及国防经济中是一大短板,关键时刻要看别人的脸色是很危险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需要在三次产业中的继续广泛应用,加强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从根本上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这为软件产业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机遇。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软件产业总额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的比重不断提升,软件服务与系统集成市场也逐步扩大,软件企业实力得到提升,规模逐渐扩大。产业规模向优势地区集中,企业越来越注重自身基本功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另外,我国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将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者。

我们应该看到,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也是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软件产业将会成为突出体现一个国家高附加值产业水平的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在本世纪,面对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和软件产业发展的新范式,中国将成为软件大国。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将中国建成软件强国。

政策建议: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软件产业,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占领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初步展示出软件大国的潜力。中国要发展软件产业,必须用动态发展的思维,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积极构建国内和谐的软件发展环境,在国民经济动态增长的大背景下,深度开发潜力,完善产业链条,加强和跨国软件公司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发展复合创新之路。

中国软件产业目前正处在软件发展的初级阶段:低水平发展,缺少核心竞争力;同质竞争,缺少差异化战略;软件产业投入重硬轻软,软件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

中国软件产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在软件国际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中国整体经济规模庞大,具备条件发展完整产业链条。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需要中国软件产业多元化发展。

中国软件产业的目标市场也应多元化。

中国软件的发展模式也应该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