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调查|年轻人应如何避免非理性消费河北

[ 发表时间:2019-02-14 17:08:21   ]

他们是这样一个年轻群体:工资不算低,却没有存款;每个月都是“月欠族”,却穿着当季最流行的时装,用着最新款的手机、化妆品和背包,时不时在朋友圈晒大餐、晒旅游。

当赚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欲望,一些年轻人的消费少了些理性。

这些“有钱的穷人”把钱都花在哪儿了?这一现象背后存在哪些潜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月12日,在石家庄一家银行入口处,张贴着多张信用贷款消费产品宣传海报。 记者李冬云摄 2月12日,在石家庄一家银行入口处,张贴着多张信用贷款消费产品宣传海报。 记者李冬云摄

“买买买”的欲望止不住

“每个月即将到还款日的那几天,因为钱不够,总是很恐慌,好像有一根皮鞭一直在挥舞。”在石家庄一家私企工作的白领齐慧一脸苦笑,“花钱时,在手机上一点‘支付’东西就到手了,一点儿花钱的感觉都没有,还款时才后悔怎么花这么多。”

今年26岁的齐慧,从上大学起花钱就大手大脚,父母为管住她乱花钱的习惯,总是每月给她打一次钱。然而,“买买买”的欲望止不住,工作后的齐慧很快成了“月欠族”。

由于入不敷出,与朋友合租的齐慧,每月到交房租时总要恳求房东宽限几天,这让她的房东很是纳闷:“平时看这姑娘穿着挺体面,为啥交1200元房租这么费劲?”

如果房东能看到齐慧每月的消费账单,就了然了。

由于几乎全部消费都是手机支付,齐慧小到一次公交车费都有底可查。在齐慧今年1月的支付宝、微信消费账单里,饮食、服饰美容、生活日用、交通出行、文教娱乐、运动健康几项,每项都超过了1000元,总额6000多元,超出了她当月收入1000多元。

虽然临近春节多了一些额外支出,但齐慧给记者翻看过去一年的账单,几乎月月都是入不敷出,有几个月,她甚至只能还支付宝“蚂蚁花呗”10%的“最低还款额”,剩余负债自动转到下个月收取本金和利息。

像齐慧这样寅吃卯粮、借钱度日,已成为一些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借别人的钱花是本事”“花出去的钱才叫钱”“聪明的人舍得为自己花钱”……诸如此类的想法,在年轻人群体中不难找到认同者。

据支付宝“蚂蚁花呗”官方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全国近1.7亿的90后中,超过4500万人开通了“蚂蚁花呗”。直观地说,就是每3.6个90后之中,就有1个人在用“蚂蚁花呗”。截至2017年末,“蚂蚁花呗”账单分期业务中,35岁以内借款人贷款余额占比近80%。

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的齐慧,还可以用工资一点一点填补窟窿。但比她小4岁、正在保定某高校读本科二年级的表弟齐烨,每月动辄两三千元的开销,则让其父母颇为头疼。

“每月家里才给1500元生活费,我伙食费就要1000元,跟朋友出去聚两次餐,给我女朋友买件礼物,钱就花光了。”齐烨寒假回家和父母“哭穷”,要求提高生活费。“我有一个舍友,父母每个月给4000元,他每个月打游戏买装备、给游戏主播打赏、追星、买视频网站会员就要花2000多元。”

“以学习为由,买了一台8000多元的电脑,这些天在家我只看见他玩游戏了!”齐烨母亲钱女士气得要没收电脑。

“不给我涨生活费,以后我就去网贷平台借。”齐烨不甘示弱。

近几年,针对学生消费贷款的校园网贷平台应运而生。

齐烨的大学辅导员周志成,从事辅导员工作两年多,来自校园网贷平台的“催款”短信和电话,他隔三岔五就会接到。短信和电话的内容基本一样:“您的学生某某因近期分期消费,逾期没有还款,我们提醒您督促他还款,否则将向他收取滞纳金,并产生不良信用记录。”

“一些学生在网贷平台注册时,不敢登记亲属联系方式,就登记辅导员的,一旦有欠款逾期,我就会收到连番的短信和电话‘轰炸’。”周志成说,为了能持续从家里要钱,一些学生甚至会以办健身卡、交女朋友、收班费、创业等为理由欺骗父母,逼得父母打电话向辅导员和学校核实情况。

一张身份证,就能贷到款

这些热衷于“买买买”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省吃俭用、量入为出的60后和70后,在父母传统消费观念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子女,为何消费观念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甚至热衷于负债消费呢?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量出现的网贷平台、越来越低的借钱门槛,以及层出不穷的贷款陷阱等,在客观上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形成“围猎”之势,为年轻人负债消费推波助澜。

从警6年的石家庄市桥西区某派出所民警陈建业明显感觉到,近几年民间借贷产生的警情及治安刑事案件有所增加。

前不久陈建业接警,报警人称自己的哥哥宋某被辖区一家网贷公司的人打伤了。他出警到现场了解到,28岁的宋某借了该网贷公司2万元没还。逾期3个月,本金加逾期利息、上门费、手续费等,欠款总计33000元。

“宋某家住宁晋县某村,是进城务工人员,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我问他2万元怎么花的,他说1万多喝酒吃饭日常零花了,剩下几千元给网络视频主播打赏了。我说你知道利息多少吗?你看了借款合同吗?他说条条框框太多了,懒得看,直接上传了身份证信息就拿到钱了。”陈建业说。

贷款的低门槛,碰上心大的“无脑借”,上传一张身份证马上提钱,逾期3个月多还1万多元——这不是个例,在手机上网时,这样的贷款陷阱经常伴随打开的网页弹出,不关闭就持续闪烁。

“秒级审批,3分钟到账,20万额度,无抵押贷款”“闪电贷,免抵押,免担保,随借随还,最高30万”……网贷平台,已经通过手机到达了年轻人的指尖。

这种被称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在线贷款方式,其规模膨胀速度可谓惊人。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仅约60亿元,2017年这一数据达到4.4万亿元。

“当购物车里装满想买的商品、手头的钱又不够时,上传身份证信息就能借钱,借钱花如此容易,有多少人能忍得住。”齐烨直言。

近几年,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消费贷款,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微粒贷等,依托网购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借钱、购物、还款“一条龙”服务,鼓励年轻人借钱消费。

除了线上网贷平台,线下不少商业银行近两年房贷受限后,个人消费贷款提升为主打业务,增势迅猛。

“鉴于您信用良好,诚邀您办理我行信用卡,申请快,权益好,优惠多,轻松取现。”这些来自银行的鼓励办信用卡的手机短信,很多人都收到过。

齐烨告诉记者,在大学校园,许多银行还会雇用“代办员”到宿舍里“扫楼”办信用卡,以透支为特征的银行信用卡,不断引导年轻人借钱消费。齐烨本人就经同学介绍办了4家银行的信用卡,总额度近20000元。

同时,在许多银行的手机APP上,“分期信贷”“分期购”等板块,也总是排在最显眼的位置,经常以自动弹出或闪烁等方式吸引用户的注意。

而习惯了动动手指网上支付的年轻人,在应聘中为了“尽早花钱”,还会向招聘单位提出很多近乎“杀鸡取卵”的要求。

“公司能不能别给我交保险和公积金,直接把钱发给我”,“在工厂车间干活,工资能不能日结”……石家庄胜达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杨树源,经常遇到这样咨询的应聘者。

“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不关心自身职业发展,更不关心企业发展,不存钱也不加班,今天发工资明天就敢花完。”70后的杨树源感慨,自己真理解不了这种现象。

完善征信体系,引导消费观念

与网贷平台泛滥及强势诱导形成对比的是,在对年轻人的消费观教育和正向引导上,家庭、学校、社会还存在滞后和缺位。

有学者分析,一些年轻人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反倒是“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占了上风。有一些借款者称,“债多不愁”,恶意拖欠网贷平台借款,公然赖账。也有个别贷款者,当催债公司把电话打到父母、同学、亲戚朋友那里,会受尽恐慌和耻辱,甚至走上绝路。

如何引导年轻人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

齐烨的母亲钱女士,在与孩子因为生活费问题发生激烈争吵后,开始反思在孩子消费习惯培养上的教育缺失。

“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我和他爸小时候都吃过不少苦,如今手头宽裕了,不想再苦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花钱要求总是尽可能满足,结果发现不仅欲壑难填,他也无法理解父母挣钱的艰辛。”钱女士说。

像钱女士一样,在孩子花钱上宠溺、纵容的父母并不少见。许多父母让孩子只管学习,孩子可以不参与、不操心日常家庭事务,一手将“养尊处优”的孩子送入了社会。

在数次被网贷平台短信、电话“轰炸”后,作为辅导员的周志成决定让学校与家庭联手,对学生进行一次消费观念教育。

寒假放假前,周志成特地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社会调查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做一份家庭年收入和支出调查表,并详细列出父母每月的各项收入、支出以及各项支出占比。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学校不能只讲大道理,许多学生其实对家庭收入和父母的辛苦并不了解,父母也不愿主动去说,所以让他们查查自家的账本当回家,或许思想上会受些触动。”周志成说。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春城认为,引导步入社会前的学生们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和金融观,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年轻人这堂落下的课需双方合力补回来。

同时,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特别是打着“互联网消费金融”名号的“校园贷”“裸条贷”,涉嫌违法贷款猖獗,需要进一步整治。

去年12月,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校园套路贷”涉黑案,社会各界近60名群众参与旁听。因涉案金额大,犯罪事实、受害人数多,该案受到省会高校学生广泛关注。

在这起案件中,谷某某等29名被告人以石家庄市内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为主要对象非法发放无抵押贷款,收取高额手续费、服务费,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诈骗、敲诈勒索、非法拘禁、强奸等多起违法犯罪活动。

“互联网金融生出‘套路贷’这样的‘怪胎’,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征信体系不完善。”王春城说,“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金融、P2P、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在具体应用中,个人的征信、税收、社会保障等关键信息分散在不同机构,有效数据的采集场景,包括央行、公安、政府职能部门、运营商、电商平台等,大多是割裂的,这使得信用价值难以得到完全释放。”

王春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协调各方获得全面、真实的个人信用信息,增加个人信贷逾期的违约成本,引导年轻消费群体理性消费。(记者李冬云)

■记者观察

请别随意透支未来

有一则互联网金融的视频广告,三个年轻人,因为借贷,一个买上了心仪的高档汽车,一个周游世界、四处旅行,一个创业成功、神采飞扬,最后一句广告词是:“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广告词很美,但请不要被广告的内容迷惑,因为很可能在你还没活成想要的样子之前,就先倒在了一张无力偿还的账单上。事实上,看透这则广告的本质,它应该是另一句话:“掏空你的口袋,做自己的生意。”

这就是商业最擅长的营销,而最具煽动性的营销,就是将消费与身份、品味、智商、爱情、亲情这些人们最看重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但很多年轻人,依然无法抵御“买买买”所带来的即时满足、即时享受的温柔陷阱。

前不久,央行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880.98亿元,环比增长16.43%。

8年前的2010年,这个数据只有76.89亿元,不到现在一个零头。

但有意思的是,一些剁手党们“吃土”也要买的商品,在快递到家数月之后才被发现,因为“忘了拆”。

这不禁让人思考,无节制的“买买买”背后,究竟是需要商品本身,还是要满足那时那刻的消费欲望。

一位深陷消费贷的年轻人曾说:“最初,我只是想买一部刚上市的品牌手机,月还600元,完全可以负担得起。后来想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于是,开通了信用卡、花呗、借呗和各种网贷,拆了东墙补西墙,分期不行就套现。很快,我的工资就跟每月还款额持平了,只能用房租和吃饭以外的每一分钱来偿还透支的每一个‘明天’。”

一些年轻人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消费习惯,既有家庭教育原因,也有社会上各种诱导的灌输,如何形成健康消费观,是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课题。

当然,从经济学或社会现象角度看,“超前消费”只是一个术语,但需要警惕其背后的炫耀和病态,以及给个别年轻人带来的好逸恶劳、挥霍无度等精神层面的影响。

超乎个人能力去消费,最终深陷债务泥潭,这不是一个人的前车之鉴。如果你是一个需得靠自己打拼才能出头的年轻人,请收起那虚无缥缈的幻想,学会延迟满足,别随意透支自己的未来。

因为,过度透支只会给你的人生带上枷锁,量力而行,才是“活成想要的样子”的开始。毕竟,辛勤劳动才是创造个人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文/记者李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