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社交“打卡” 莫要“绑架”了生活河北

[ 发表时间:2018-11-12 16:23:55   ]

“早起签到第15天”“舞蹈打卡第9天”“幼儿园亲子共读打卡第36天”……从早起、运动、学习到减肥、睡觉,不少人习惯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打卡”——

社交“打卡” 莫要“绑架”了生活

朋友圈掀起“打卡”热

省会市民陈先生是在手机上看完小说《四世同堂》的。今年年初,他加入了一个微信读书群,群里的成员,根据不同爱好,分为不同小组,共同读书。陈先生加入的是“经典阅读组”。所谓经典阅读,主要是读一些名著,小组里有200多人,全国各地都有,大家每天都在各自的朋友圈里“打卡”阅读,并把截图发到群里。

“一个阅读周期是100天,每天晚上抽出一小时,读完规定章节,大家在朋友圈‘打卡’、在群里签到,有一种竞争的乐趣。”陈先生选择的第一本书便是一直想看的《四世同堂》,“平时工作太忙,这种名著根本读不下来,在朋友圈‘打卡’,有人监督和提醒,就能坚持下来。”

像陈先生一样,坚持“打卡”的人不在少数,正在保定读大二的朱妍妍选择“打卡”的项目是学英语。

“你‘斩掉’背熟的单词,这个词就不会再出现了,比如要背3000个单词,最后可能就剩500个不太熟的单词需要继续背。”大约一个多月前,朱妍妍在朋友圈里发现很多人在晒一款名为“百词斩”的学习软件“打卡”进度,于是自己也下载并成了其中的一员。

“有时翻翻‘打卡’记录还挺自豪的,既仪式感十足又有纪念意义。”朱妍妍说,每天朋友圈的点赞和问候,给了自己继续的动力,更让她觉得每天都在不断进步。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参加“打卡”的采访对象希望借此培养良好的习惯,同时也能够一直坚持,但也有部分采访对象表示,自己的“打卡”最终流于了形式。

“刚开始还会配上几句话和健身后的照片,但过了一段时间兴趣就下降了。”省会市民吕先生讲起健身“打卡”经历时表示,短时间“打卡”还能坚持,到后来“打卡”也就发个天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社交‘打卡’看似多此一举,实则是一种主动的心理暗示和行为承诺。”省社科院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樊雅丽表示,当人想养成一种新习惯往往要向大脑的保护机制和惰性宣战,在这场自我较量中自律的力量往往并不足以取胜,于是寻求“外援”就成了一种心理需求,而“打卡”刚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尽管社交‘打卡’利用他律驱动自律,对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戒除大有裨益,但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樊雅丽表示,形成有力的自律更重要的是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为了“打卡”而“打卡”,那就本末倒置了。

去除功利心才能更快乐

“今天走路超2万步,如此记录侄女为何不为我点赞……”11月5日19时许,看到家人微信群里@自己的红色提示,省会市民王女士赶忙打开朋友圈在伯伯的健步走“打卡”状态下送上4个竖大拇指的赞赏表情。

“变了味,没意思。难道运动是做给别人看的吗?”王女士有些想不通。

不少被采访对象和王女士一样感觉被社交“打卡”“绑架”了生活。“刚开始看到熟人晒‘打卡’还觉得很新意,觉得挺不错,但后来看到他们老晒就视觉疲劳了。”省会市民耿女士说,她最近偷偷屏蔽了一批“看不惯”的朋友圈免得扰心。“有必要么?想坚持就默默去努力啊,老是晒朋友圈不嫌烦吗?”

此外,耿女士认为“打卡”正在逐渐变成了炫耀的一种手段。“很多朋友健身、吃饭‘打卡’,拍摄的重点却成了身上的名牌首饰或名牌衣服,俨然变成了一种炫富。”

“现实生活压力大,缺少精神寄托等因素,会让人依赖上虚拟空间,相比于在现实中与人面对面交流,更愿意在电脑与手机提供的社交网络上,重塑自我认同的空间,寻找心灵的慰藉。”樊雅丽表示。

“一些人沉迷于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产生把虚拟社交当成真实社交的错觉。”樊雅丽认为,社交“打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但若舍弃或歪曲了“打卡”的价值取向,忽视了其背后的真正目的,便会陷于朋友圈自我表演的虚幻满足中无法自拔。

“良好习惯的养成应是一种基于内在成长需求而做出的自发努力,‘打卡’本身也只是为了记录和激励自己的进步,如果把‘打卡’获赞当成一种满足自我虚荣心的途径,给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那么这项活动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樊雅丽说。

“抛弃‘打卡’的外在形式,用行动来‘打卡’才是最有意义的。”樊雅丽认为,想要完成一件事情并不一定要拘泥于“打卡”这种形式,抛弃功利心将自己的目标付诸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收获进步和快乐。(记者尹翠莉 吴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