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专家大咖齐聚浙江上虞 共论时代语境下的行孝之道

[ 发表时间:2019-05-11 22:53:15   ]
“承古立今·孝心传递”对话沙龙现场 王刚 摄“承古立今·孝心传递”对话沙龙现场 王刚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11日电(记者 奚金燕)中华“德孝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时代的孝,都有其特殊意蕴,也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11日,2019中国·绍兴(上虞)孝德文化论坛在浙江绍兴上虞举行,与会嘉宾在“承古立今·孝心传递”对话沙龙中,结合自身经验与体会,共论新时代下如何行孝、传孝。

中国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孝”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追求的基本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产生巨大了变化,“孝”文化内涵也发生了改变。

用一根绳子,将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坚持照顾母亲和教学工作两不误——现场,全国道德模范陈斌强分享了自己的孝亲事迹,深深触动了现场听众的心。

在陈斌强看来,对父母最大的孝便是“陪伴”,“孝顺是没有时间可以等待的,孝顺就是要趁现在、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多多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孔子亦说过“父母在,不远游”。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陪伴父母变得越来越“难能可贵”,甚至成了不少年轻人“甜蜜”的负担。无法时常陪伴父母,是否意味着“不孝”?这一话题也引发了现场嘉宾们的讨论和思考。

“按照中国的传统家训,父母是绝对的权威。但有时候,父母的愿望和子女的实际付出存在一些冲突。”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看来,孝道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父母反过来也应该体谅孩子的一些实际困难,“人们常说父慈子孝,父母起到了表率作用,子女才能够有孝心。”

正如其所言,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有多少人曾“错过”父母的电话,又有多少个加班的晚上忘记和父母说“晚安”。幸运的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一切遗憾都有了终结的可能,让“孝”也有了新的表达方式。

中国孝周刊杂志社社长、孝行天下主题系列活动组委会主任陈宁认为,当人们不在父母身边,却想陪伴父母的时候,可以借助互联网5G时代的快速存储功能,解决彼此之间的空间和距离问题,而这也是今后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

纵然时代如何变迁,坚守德孝文化,让“孝”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一种人人都身体力行的风尚,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凌友诗提出,孝是一种理性的反应,需要后天的涵养。她建议,父母应尽早对孩子进行“孝”教育,让孩子多读《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等传统经典及人物典范故事,在讲解的同时,还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在后天的熏陶中懂得孝敬父母、反哺父母。

据悉,2019中国·绍兴(上虞)孝德文化论坛是2019中国·绍兴(上虞)第三届孝文化节的子活动之一。2019中国·绍兴(上虞)第三届孝文化节由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指导,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办,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统战部、浙江省上虞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