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福建卫生事业:补短板 构筑守护健康宝塔

[ 发表时间:2017-10-12 18:08:13   ]

7月,龙岩市中医院医生在连城县作老年养生讲座后,给患者现场看诊。省卫计委中医处供图

加快发展 中医药特色更显现

今年6月29日,我省中医名家杨春波获评福建历史上首位国医大师,陈民藩、杜建、吴熙获评首届全国名中医。这是对我省中医药事业多年来发展的一种肯定。截至2015年底,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总服务量的比例达到22%。

福州市通过培植基层中医馆项目,使中医药在基层落地生根,中医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市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2013年到2016年,全省共开展了286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馆建设。

三明市尤溪县中医院创造性开展“互联网+中药房”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和物流,将中药饮片、煎药等服务向社区和乡镇延伸,已在15家县级中医院试点推广。

宁德市柘荣县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机制,大力发展各项中医适宜诊疗技术。同时,助力太子参产业发展,年产太子参4900多吨,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已建成中国最大的太子参集散地,医药物流销售额已突破3亿元。

到2015年底,全省已建和在建的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达到40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61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科(专病)126个,促进了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水平的提升,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种的诊疗能力也得到提高。

厦门:家庭医生就像自家人一样

福建卫生报记者 章文 通讯员 陈灯 文/图

2月14日,厦门同安区举办“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义诊咨询宣传活动,现场共签约3560人。截至目前,全区共签约15.87万人。

2月14日,厦门同安区举办“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义诊咨询宣传活动,现场共签约3560人。截至目前,全区共签约15.87万人。

当前,厦门市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45岁,人口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较好水平,人民共建共享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当地特色的“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了关键作用。

方便:不再每周跑大医院

56岁的陈嘉禧患高血压病多年。陈嘉禧说:“以前看病,要跑大医院才能开药,还只能开一到两周的药。医生不固定,每次去医院还要重复做一些检查。签了家庭医生后,医生固定了,了解我的个人情况和用药情况,可以开1—2个月的药,晚上遇到突发情况还可以直接给医生打电话。”

签约者不仅可以享受由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健康管理师提供的家庭式健康管理服务,需要转诊时可以通过家庭医生优先3天预约厦门各大医院的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还可酌情开4周—8周的用药。

省钱:免除500元起付线

厦门的“三师共管”,还可免除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进入统筹前的500元起付线,转诊到大医院住院时免除二次及以上起付线。对于许多常年需要诊疗的老年人来说,省了实实在在的钱。

最近,海沧区东孚街道的李阿姨,因糖尿病到东孚卫生院就诊,医药费383.77元。在厦门,医保参保人(未成年人、大学生除外)在门诊就诊时,需自付500元起付标准后才可进入统筹段。李阿姨签约了家庭医生,她的门诊医疗费不设起付标准,直接进入统筹。最终医保统筹基金为她支付269.54元,本人只需要支付114.23元。

根据厦门市卫计委的统计,按照签约服务数量统计,一年可为签约居民减免近亿元支出,减轻了居民医疗支出的自付负担。

数据:47%家庭拥有家庭医生

据厦门市卫计委的最新数据,厦门47%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截至目前,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6.5万人,户籍人口签约覆盖率达30.03%;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覆盖率62.62%。65岁以上老人可享受到“三师共管”团队的日常随访、定期体检及全程健康管理,80岁以上老人及行动不便老人享受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免费上门出诊服务。

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对“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居民总体满意度达92%。厦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作为国家医改五大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推广。

沙县“三服务”让村民增强健康意识

福建卫生报记者 邓剑云

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2.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超过10%的预定目标。这是去年底发布的《2015年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中提到的。沙县通过做好三大特色服务,让村民增加医疗知识,转变健康理念。

免费送医送药,让百姓主动贴近

“今年2月底,我到卫生院做检查。医生帮我测血压,发现竟然有200多mmHg。之后,我每半个月到卫生院拿一次药,有时候和老婆一起来。”沙县高桥镇官庄村66岁的徐道烠和老伴都有高血压,老伴症状较轻,当地免费送药目录内的药物就能控制病情。徐大爷需要更多目录外的药物。“医保报销之后每个月花25元,关键是持续服用,血压降下来了,控制得很好。”

沙县免费送医送药服务,从2012年3月开始推行,当时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这两类特殊病种。2015年5月,三明全市启动这项服务,并增加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送医送药,费用由医保基金据实全额报销。目前免费送药的品种共23种,其中高血压10种、糖尿病5种、严重精神障碍8种。

“一开始,我们主动帮他们检查,通过免费送医送药等服务消除距离感。慢慢地,能走得动的都会按时过来拿药,一些行动不便的我们会上门送过去。”李小燕护士在高桥卫生院工作了近20年,是当地老百姓会点名找的医务工作者之一。

一张券,享受人性化健康服务

9月25日下午,沙县高桥卫生院的曹兰姬医生和同事开车从高桥到沙县,为户籍在正地村(高桥辖区)的蒋女士提供产后检查和新生儿初次访视。

测体温、检查脐带……检查过程中,曹兰姬医生轻声细语,并向产妇传授实用的喂奶知识和产妇保健知识。

“宝宝满月时,可以拿沙县儿童健康管理免费服务券到高桥卫生院做检查,也可以到县妇幼保健院检查。”曹医生口中的免费服务券在沙县已推行7年多,截至2016年底,全县已有4160名妇女儿童获得了免费服务。这是沙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性化”“人性化”的体现。

家庭保健员,全家人的健康守护者

“为什么抽了一管血,还要再抽四管血?我不抽了,你帮我把血输回体内。”这是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义诊时亲耳听到的话,反映了乡村百姓健康知识的匮乏。

2011年,沙县卫计部门开始推行免费家庭保健员培训。2014年,县政府成立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家庭保健员免费培训实施方案,聘请省、市、县级专家集中授课,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愿意并有能力承担家人健康指导,本人或家庭成员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健康问题的居民,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目前全县已培训7期,共307人。

长汀:家门口的健康管理

福建卫生报记者 李希文

今年3月16日,长汀县84岁的郑克志老人突然神志不清,话语模糊。邻居把他送到当地的新桥卫生院。头颅CT显示,他“双侧基底节区及双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没有转诊,郑克志在“家门口”就驱散了病魔,如今生活已能够自理。

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基层就诊,是构建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长汀经验”在这一方面颇有成效。

往城里跑的患者少了

新桥镇位于长汀北部。以前,镇里卫生院办医条件落后。遇到郑克志老人的情况,得转诊到上一级医院。

这些年,新桥卫生院“硬”了起来。选送进修、外出交流、聘请上级医院专家驻点……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医技队伍被塑造了出来。在院内,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麻醉机、DR、仿电生物治疗仪等先进医疗设备都有了,还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上级医院建立互联网远程会诊,实现了“检查在基层,诊断在上级”。

“卫生院每年都在增加新项目,满足居民需求,现在卫生院还有针灸和推拿。”当地居民曾海说,现在不用一有病就往城里跑了。

村里医生定期上门送服务

前些年,基层医疗资源配备不足,百姓基本医疗服务常常“缺失”。

新桥镇廖家村村民老董患糖尿病多年,以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镇卫生院检查身体。“现在,村诊所的村医廖红莲,每个月都会定期到我家,为我检查身体,有抽血,还帮忙送去卫生院检测。检测结果反馈回来后,他对症下药,指导我用药。”老董说。

除了像老董一样的慢性病患者,孕产妇等人群都能享受到村医们的贴心上门服务。这一切得益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推出。乡村医生都被集中在所属的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村医乡用,资源共享,以乡带村,以村促乡。

在卫生院里也可养老

近几年,到新桥卫生院的考察团络绎不绝。

他们都发出了一个共同的惊叹:“新桥卫生院的实力,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个乡镇级医院。”这一惊叹的背后,与新桥卫生院内的医养服务中心有着莫大的关系。

新桥卫生院的医养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设有可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中医药保健等服务的医疗康复区和可提供托养的生活保障区。在此养老的人,生病时,就转至一旁的院本部治疗,病情好转后,又可回到康复区或托养区。医、养、护、托一体化综合管理。

当前,长汀正以新桥卫生院为典型,示范带动全县发展以医养结合为重点的健康养老产业。河田、大同等卫生院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不久后也将成立。(福建卫生报记者 黄波 李希文 通讯员 宁宇 陈鹏辉 杨大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