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让营业执照申请人感受有温度的政府服务

[ 发表时间:2019-04-15 15:29:46   ]

在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有一支由11人组成的“徐敏创新服务工作室”,这是为营业执照而生的攻坚小分队。成立一年多来,他们服务数百家企业,用耐心、巧心、真心解决近600个关于市场准入的急难问题。工作室带头人、党的十九大代表徐敏坚守注册一线25年。如今,刚刚从注册窗口前台转到研究服务的后台,她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更多了:为了实地跑企业更方便一些,50多岁的她特意跑去学开车;为了和年轻创业者多沟通,她在手机里建起一个又一个微信群,第一时间回复各种疑问……

只要和这支团队打过交道,小到个人独资、创业企业,大到国企、央企,都会感叹浦东速度和温度的“不一般”。工作室墙上的一份感谢信这样写道:“感谢你们务实的工作态度、不偏不倚的专业坚持、高效的工作效率,让我们创业者、经营者信心满满!”

专解疑难杂症,服务企业当好贴心“店小二”

在互联网教育创业基地“蚂蚁创客小镇”,孵化器中的创业者都认识徐敏。原来,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带着工作室成员来到创业园,围绕市场监管政策等各种主题开展宣讲。宣讲之余徐敏还有一个习惯:建个微信群,在线上答疑,逐渐形成工作室24小时服务机制。

事实上,经过这些年浦东持续在商事登记制度上的改革突破,市场准入门槛已大幅度降低,而企业注册要是碰上问题,几乎都是些“疑难杂症”,解决起来难度可不小。

就在去年底,专注财税软件开发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优读科技想要申请注册一家新的子公司,当来到张江科学城企业注册窗口时,却发现因为新名称含有“报账”二字,无法通过审核。这下优读科技的办事人员急了:公司开发的产品就叫“微报账”,已经在行业中积攒起一定知名度,如果子公司名称改动,可能会影响到后期的市场开拓。

徐敏立马带上团队实地走访,然后安排联络市局注册处和企业面对面沟通,很快达成共识:“行业名称不能用,这个底线不能破。但是,可以想办法找一个合适的词来替代。”

于是,大家又群策群力,拿出了一个符合公司需求的方案,新名称“微宝账”申请被当场核准。优读科技副总经理刘玉梅告诉记者,“这一字之改,不仅没有影响我们起名字的初衷,而且让注册得以顺利通过。”

贴近企业需求,实现精准服务,这样的案例几乎每天都在“徐敏创新服务工作室”发生。

有开先河的闯劲,更能沉下心推动改革复制推广

成立工作室之后,徐敏最常跑的地方就是大大小小的“孵化器”。她告诉记者,这些平台上培育着的幼苗,很可能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要呵护创业者的梦想,为创新服务有时产生的价值不可估量”。

上海衍禧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08年的国家级医疗孵化器,目前在孵企业100多家。衍禧堂总经理翟靖波和徐敏第一次相识在2016年。当时,一位创业者由于地址填写的是孵化器的工位而注册受阻。因为企业要去新注册,只能按照产权备注信息以楼层为单位申请登记。

几经辗转,翟靖波找到徐敏。没有推脱、没有回绝,徐敏和团队直接到现场“问诊”。在了解到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及孵化器现状之后,她多方沟通协调,提出了具体建议——产权人可以通过对楼层整体进行物理分割的形式进行注册,最终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这一次尝试为浦东新区“工位登记”制度开创了先河。

一直到现在,翟靖波和孵化器内的企业遇到什么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徐敏。“去年开始,我们尝试办共享实验室,徐老师会结合相关政策为我们出谋划策。”翟靖波说。

闯出首创项目固然令人欣喜,徐敏和她的团队还想更进一步:让改革突破在面上形成复制推广。结合“开办企业问题目录清单”,工作室还在积极参与打造企业登记标准体系,从申请要件标准化入手,通过提取后台的审批要素,为申请者在准备材料时提供更明确指引,真正做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

在工作室经历成长,服务企业不局限于小小窗口

去年,徐敏开始专心于工作室的研究服务工作。尽管离开了注册窗口一线,但她仍是大忙人一个,整天在奔忙。按照她的话来说,“和这群优秀的年轻人一起工作,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比以前更重了”。

“新兵”张晓彤把徐敏当成是“我们的家长”。“我刚加入工作室时,徐老师就告诉我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不要只专注固有的知识,随后就给了我两本很厚的法律法规书籍,并告诉我随时可以去找她,还说工作室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业务骨干都是来自各个科室的精兵强将,可以跟他们学业务。”张晓彤说,这对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暖心的事,感觉自己有了坚实“后盾”。

业务骨干之一的王鑫尽管与徐敏共事只有一年多,但对这位“老法师”是心服口服,对窗口注册工作的认识也有了变化。

加入工作室以前,王鑫对登记窗口的理解一直停留在“企业提出申请—窗口受理”概念上,对企业的成长并没多想。大调研展开后,徐敏带领团队深入企业,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生存现状,听取各种需求建议。这让王鑫对登记窗口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服务不能把自己局限于小小的窗口之内,而是要转变思路,树立“有限职能、无限服务”理念,走近企业,充分尊重、了解企业心中意愿,帮助有需求的企业,把具体工作做实做细。

王鑫说,“是她对这份工作的热情执着让我原本浮躁的心安定下来。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有责任感,要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让每一位申请人都感受到行政服务的温度。”

团队小传

2018年1月,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20条”发布,作为其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企业感受度举措之一的“徐敏创新服务工作室”正式揭牌。“担纲领衔”的正是在注册一线工作25年的“老法师”、十九大代表徐敏。

徐敏带领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的十名年轻骨干,以“努力打造谋划制度创新‘前沿阵地’,浦东新区创新创业投资者‘良师益友’”为目标,每天为服务企业而奔忙。这支团队紧密结合大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面对面倾听企业心声。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已解决近600个企业注册相关的“疑难杂症”,还撰写了多份调研报告,为市场准入改革创新举措提出前瞻性建议。(文汇报记者 唐玮婕)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