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山东高院院长张甲天审议“两高”报告 以人民为中心

[ 发表时间:2019-03-13 11:27:09   ]

3月12日下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甲天对“两高”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发言。

张甲天说,周强院长、张军检察长的两个报告都非常好。两个报告有很多共同特点:一是政治站位高,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领法院工作、统领检察工作。二是工作亮点很多,工作创新很多,两高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司法为民,坚持公正司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三是工作作风实,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事例说话,直面问题、直面社会关切,体现了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作风。四是形式新颖,配有详细的数据、图表,系统展示了去年的工作。我完全赞同这两个工作报告。

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对周强院长所作的报告,张甲天重点介绍了几点体会和认识。

第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

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人民法院作为政治机关,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了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对全国法院35万名干警进行全员轮训,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把“两个维护”落实到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上,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去年,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突破2800万件,审结、执结2516.8万件,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4794件,审结31883件。三是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政权安全,防范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第二,始终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从最高法院去年的工作来看,一是司法政策的及时跟进。2018年,对党和国家的重大部署,最高人民法院都及时发布司法政策,出台指导性案例,先后出台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保护生态环境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和指导性案例,增强司法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组织机构的及时跟进。为服务保障重大战略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专门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国际商事法庭,在一些地方设立金融法院、互联网法院等,加强相关案件的审判工作。三是个案处理的及时跟进。通过依法纠正张文中等涉产权冤错案件,积极释放党中央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强烈信号。山东法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的要求,围绕山东省委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四减四增等重大部署,出台保障新旧动能转换、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等意见,周强院长、家义书记等领导批示肯定。

第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意见,指导各级法院坚持依法严惩方针,坚持“打财断血”,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黑涉恶犯罪,深挖严惩“保护伞”,坚决打掉黑恶势力嚣张气焰。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国法院干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山东法院把院长办理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作为硬杠杠,由中基层法院院长主审。吴长伟案一审由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法院一名女副院长主审,开庭用了6天时间,每天工作14小时,瘦了10斤,并住院治疗。二是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的措施成效明显。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最高法院指导全国法院加快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推行网上立案、自助立案等便民服务。山东高院设计开发了网上立案、网上预交诉讼费、网上申请退还诉讼费的智能化系统,实现与社会征信系统的对接,去年6月1日在全省三级法院全面推开,截至目前,网上立案56万件,网上交费27万件。山东高院还建成“24小时法院”,中基层法院普遍设立自助服务机,提供交纳诉讼费、信息查询、预约法官等25项自助服务,当事人通过山东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微法院、微信公众号等便可网上操作、随时随地立案,打破了8小时工作限制,实现了全天候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指尖诉讼”的便利,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三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法治成果的成效明显。最高法院出台深化司法公开31条举措,加强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建设,拓展司法公开广度深度,中国的法院成为全世界最公开、最透明的法院。与全国一样,山东法院在推进司法共享方面也是成效显著,去年接待公众参观、旁听庭审达19.7万人(次),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司法、共享法治成果。

第四,始终坚持发扬担当精神,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工作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办成了长期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形成了中国特色执行制度、机制和模式,促进了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这些成果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解决大量执行案件的本身。实践也充分证明,人民法院是一支能打硬仗、打得赢硬仗的队伍。

从山东法院来看,2016年以来共受理执行案件138.8万件,执结135.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32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19.1%和26%。山东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终本案件合格率、信访办结率、三年案件整体执结率的数据均达到最高法院预设要求。山东全省法院有10名执行干警积劳成疾去世,有2名同志牺牲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用生命诠释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忠诚和担当。

一是通过基本解决执行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显现。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执行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一些长期制约解决执行难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得以消除,理解支持执行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如山东省委在清理涉党政机关案件工作中,将其纳入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省政府每周通报,省委政法委直接督办,涉党政机关案件全部按期执行完毕。二是通过基本解决执行难,推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执行制度、机制和模式。依托智慧法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成统一的执行办案平台和指挥管理平台,加强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一切在网上运行,四级法院一张网,一网网到底,有效解决了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行为。2018年山东法院全面推行网络拍卖,共网拍4.1万次,成交201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6亿元,财产变现更加公正公平、廉洁高效。三是通过基本解决执行难,极大地推动了诚信中国建设。建成网络查控系统,与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金融机构联网,覆盖存款、证券、不动产等16类25项信息,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进一步完善联合惩戒体系,会同发改委等60家单位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150项惩戒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山东法院严厉打击拒执行为,查找逃避义务的被执行人9042人(次),拘留恶意逃避执行、转移隐匿财产的被执行人8229人(次),对抗拒执行构成犯罪的230人判处刑罚,累计发布失信名单114.4万例, 117.8万人(次)购买机票和动车、高铁票受到限制。四是通过基本解决执行难,极大地推动了法治中国建设。借助电视媒体和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全景呈现人民法院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展,让执行过程成为全民共享法治的过程。去年,山东法院开展了4次全媒体直播,有4300多万人(次)在线收看现场实况,从而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法治公开课。

第五,始终坚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

最高法院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一是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和惩戒机制,构建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制定规范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细化院庭长权力职责清单。二是完善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法庭调查“三项规程”,试点认罪认罚制度改革。三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推行以诉前分流、委托调解、法院速裁为主要内容的“分调裁”改革,推进繁简分流、快慢分道。通过抓改革落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如山东法院:一是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细化院庭长权力职责清单,强化绩效考核,去年全省法院审结、执结案件168.1万件,法官人均结案226件,有38个法院人均结案超过了300件。二是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承担试点任务的济南、青岛法院适用该程序审结案件1.3万件,86.6%的案件在20天内审结,当庭宣判率达91%。三是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积极推行“分调裁”改革,全省有636个特邀调解组织、2513名特邀调解员进驻各级法院及人民法庭,去年诉前分流到人民调解组织等机构调解民商事案件18万件,诉讼调解或当事人撤诉36.9万件。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