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多深全发现问题 准细实改进落地

[ 发表时间:2019-01-15 15:27:32   ]

2018年6月13日,长治市“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拉开帷幕。截至目前,该市576名组工干部“勤进、会进、广进、深进”基层,共开展调研9000余次,发现各类问题14802个。从普通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到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从基层干部的基本诉求,到干部政策的贯彻落实;从人才的生活起居,到“人才新政”的落实落地,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被找准、找实、找深,一大批涉及基层党建、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工作等问题顺利破解……

“没有‘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基层问题不可能第一时间反映到市里、呈报到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面前。活动的开展,畅通了民意渠道,节约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潞州区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王晶的深切体悟。

“‘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让组工干部像一根根针一样扎进基层,串起基层问题的‘千条线’,为我们解难题、办实事、强党建、促发展,基层群众很满意。”这是襄垣县洛江沟村党支部书记高金来的如实评价。

“不摆架子、不耍威风、不打‘官腔’,和我们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操心的都是我们的烦心事、忧心事,共产党员的好作风又回来了,老百姓十分欢迎。”这是沁县牛寺村村民卢保庆的切身感受。

长治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全市“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张宏方指出,“组工干部进基层”关键要走进基层、蹲在基层,层层做好示范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对问题要深挖细研,让问题导向真正成为“进基层”主攻方向。

高限立标强保障。成立全市“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领导小组,将“组工干部进基层”作为“部长工程”,各县区委组织部长你追我赶,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问题在一线发现、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互比互学、共促共进。截至2018年12月31日,该市576名组工干部累计召开座谈会1271次,发放调查问卷2004份,开展专项调研579次,走访基层党组织7965个,走访干部、公务员、党员、大学生、农民等6612人,上报问题信息14802条。

高点站位重指导。“‘组工干部进基层’工作开展以来,市县乡各级组工干部都很重视,动起来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引导、推动,聚焦深入、全面发现问题这一核心任务,树立模范……”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全市“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姚逊注重“全程指导、全程督促、全程管理”,对编发的18期《组工信息参阅》逐条批阅,对其中89条问题信息作出专门批注,确保“组工干部进基层”不偏离主题、不背离初衷,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高效落实抓推进。按照“业务对口、就近便利”原则,市委组织部班子成员每人蹲点一个县区、每个科室(中心)联系一个县区、每名组工干部联系一名乡镇(街道)组织委员或市直单位组织人事干部,结对组成若干工作小组,任务落实到单位、责任到小组、细化到个人。建立包联机制,实行积分制考核,“逐月汇总通报、常态分析研判、定期督查推进、年底点评总结”,倒逼形成“基层一线工作法”常态化机制。

高频发声促引导。发挥“上党先锋号”微信公众号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公开度高的特点,开设了“进基层”栏目,并不断优化“调研日志”“展亮评”等栏目使用效果,先后刊发了《“组工干部进基层”要坚持问题导向》《“组工干部进基层”要注重调查研究》等引导性评论性文章和组工干部进基层“六要”系列文章,通过舆论引导,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深入基层、心在基层,服务更优、作风更实,组工干部践行“基层一线工作法”成为常态化、制度化。

“问需+问计+解难+提炼”工作法,是广大组工干部在进基层过程中的实践体会和工作经验。

“问需”就是要弄清楚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有什么样的急难愁盼,弄明白问题是怎样产生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具体的诉求是什么、需要提供哪方面的帮助。

“市里不仅让我们住有所居,还帮我们解决了乘车出行的问题,太暖心了。”住在“潞才公寓”的“90后”王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是山西德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发工程师。

长治市委人才办主任胡海景在调研中发现“潞才公寓”住户多为初入职场的无车一族,出行极为不便。走访摸底、蹲点调研、座谈问卷后,协调公交部门对15路公交车进行了路线调整。与此同时,听取群众呼声,着眼群众和用人单位需求,建议市委调整拓宽了人才安居工作政策享受范围,由“毕业未满5年的普通高校大专学历以上毕业生”调整为“工作未满5年的普通高校大专学历以上毕业生”。

“问计”就是要问清楚这件事怎么能够办好,弄明白目前的差距不足在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改进的方法路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

长治市委组织部研究室负责人关志文在“进基层”活动中发现,基层组工干部普遍反映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繁重、有些交叉性任务涉及到的科室会重复布置,这是由于党建工作部署不系统给基层造成的困扰。对此问题,市委组织部办公室统筹各科室(中心),每月为县区发放工作任务提醒卡,避免了多头安排工作、交叉“打架”现象的发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党组织作为“最后一公里”,问民之所需、解民之所难。针对党员群众需求,潞州区紫金街道办事处紫苑社区将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再拓展、再延伸,引进家政等服务项目,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便民服务新窗口,使辖区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办理各项事务……摸清楚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工作法,赢得群众“点赞”声一片。

“解难”就是在发现问题、摸清情况的基础上,着眼基层需求,抓实问题解决,对能够立即解决或现场给予答复的,要立行立改或予以明确答复。

“一朵牵牛花,爬上大树杈”。如今,走进沁县广大乡村,依旧能听到那熟悉的高音喇叭广播声。

“过去,只见喇叭不见响、不怨喇叭怨村长。现在,喇叭一响,就知道有大事情,乡亲们都会竖起耳朵听。”定昌镇泊立村村民李全忠说。

在“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中,沁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张东文发现有的村出现“喇叭空挂、村级组织虚化”现象,党的方针政策、致富信息在“最后一公里”出现“肠梗阻”,不能及时传递给群众。摸底研究后,沁县在13个乡镇、305个村实现大喇叭“全覆盖”,开通“党建之声”广播,让广大百姓听党音、听先进、听信息、听红歌。

去年后半年,长治市委组织部在全市集中推进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工作。工作中,基层发现的新问题通过“进基层”渠道直报市委组织部,并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潞州区紫金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组织委员崔丽霞反映因《关于建立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制度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中无明确居住在农村的党员应该如何报到的规定,所以存在居住在桃源村的党员无处报到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市委组织部及时答复,确保了在农村居住的党员同步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市委组织部干教科工作人员史间、原郊区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赖泓汀等反映城郊结合部的裕警苑、裕丰花苑、沁芳苑等小区没有被列入社区管理,生活在这些小区的党员在向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中存在无处报到的情况。对此类问题,市委组织部按照“就近管理”原则,多方协调,将这部分小区的党员纳入到金色家园社区党组织报到。

“提炼”就是要及时总结可行性做法,结合工作实际,形成下一步工作对策和举措。

屯留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郭兰等反映一些基层干部因历史原因公务员身份不能及时登记,影响了基层干部投身基层作贡献的积极性。针对此类问题,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通过了《关于公务员登记工作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办法》。经过集中梳理,多次论证,最终符合条件规定的401名同志做到应登尽登。

潞州区延安南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赵海梅在“进基层”中发现并反映本地城市社区事多、人少、待遇低,工作繁重不好干的问题。市委组织部在多方调研、多方认证核实的基础上,专门以市委名义下发《长治市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案》,努力提高社区“两委”干部报酬待遇,社区主任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增加500元、副主任增加400元、委员增加300元。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与绩效考核相衔接的社区干部报酬制度,增强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为民服务的热情。

人人思进、人人思上、人人思干,“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解决了一大批实际困难,锤炼了组工干部服务群众的作风和本领,激活了农村党建“一盘棋”,助力基层各项社会事业大发展。

“在‘进基层’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组工干部的能力本领也在不断提升。”潞州区常青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组织委员赵海燕感悟颇深。

“附城村党员学习一向抓得很紧,但是60岁以上的老党员普遍没有书写能力。”赵海燕了解情况后,与附城村党员干部多次商讨,想出了利用手机App,每天由年轻党员诵读党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理论书籍、老党员点评的妙招。“你读我听、我读你评”,全体党员理论学习劲头更足了。

沁县松村乡党委组织委员裴娇在“进基层”中发现,农村“两委”干部学历低、年龄偏大,存在不会运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等问题。对此,松村乡党委于每月下旬定期召开党建例会,除乡镇干部外,各村党支部书记、分管党务副书记也参加。“一月一主题”,“手把手”指导各村利用新媒体、新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对各村党建资料、档案等查缺补漏,在帮助规范党务工作记录的基础上,帮助农村干部提升个人能力,推进农村党建工作紧跟新时代步伐。

从机关到基层,从办公室到一线,长治大地上许许多多像赵海燕、裴娇一样的组工干部如同一粒粒种子,播撒进基层沃土中,与群众拉家常、结亲戚、交朋友建立深厚感情,在“进基层”发现问题、汇总问题、解决问题中增强本领。

“勤进”基层,深挖细找“帮困”——

“一条板凳话家常”,听取真言摸实情。每到一处,壶关县组工干部们与基层党员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细话家常、听取意见诉求,特别是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村集体经济破零、农村本土人才回归等问题上,通过与大家深入交流,了解群众所盼、倾听群众所愿,对问题产生的主要矛盾、发展的主要变化等深剖细挖、追根溯源,并依靠群众寻求最佳解决方法。

做熟悉农村情况的“知情人”,做与农民肝胆相照的“贴心人”,做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热心人”。襄垣县组工干部沉得下、融得进,真心和群众交朋友,与基层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农民工党员等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

平顺县结合组工干部各自的工作量,每月月初下发撰写问题信息保底条数,县委组织部领导带头进基层调研,带头上报问题信息,推动组工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共召开工作推进会4次、各类座谈会50余次,走访党员干部群众1500余名。

“会进”基层,创新机制“问计”——

沁县在“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中创新思路推出“345”工作模式。发现收集问题,实现组织、党员、人才三类调研对象走访全覆盖;汇总分析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清单”四张清单;围绕理论武装、干部队伍、基层党建、人才工作、自身建设五大主题,推行“课题+”模式。

沁源县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开展“组工干部进基层‘十个一’”活动的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包联机制、清单机制、沟通机制等措施,做到细化责任、列出问题清单、及时反馈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找准突破口。

屯留区委组织部坚持问题导向,讲求科学方法,设立“1+7”网格开展调研。“1”即成立全区“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统筹指导;“7”即采取联合兜底的方式组成7个调研小组,区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和区直工委负责人分别担任调研小组组长,牵头负责组织开展活动。

“广进”基层,蹲点调研“谋事”——

“组织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营造好招商引资良好环境?”……长子县结合组工干部专业和特长,以“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为契机,带着问题下去,征求梳理意见,抓住热点难点,送学送教下基层,为群众解疑释惑,为基层组织提供思路。

潞城区委组织部班子成员每人蹲点一个乡镇,每个科室联系一个乡镇,每名组工干部联系十个基层党组织,结对组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开展活动;采用“周通报”制度,对活动中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查清原因、剖析根源,组工干部根据职能进行问题认领,真正把党建、干部、人才、自身建设等制约全区发展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及时解决。

武乡县组工干部充分利用深入一线、走进群众的良好时机,指导建设农村标准化示范党支部,帮助谋思路、定规划、破难题;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劳务、光伏等增收产业项目,协助贫困户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充分挖掘本土人才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讲好武乡人才故事,聚焦乡村振兴,积极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深进”基层,把脉寻方“解忧”——

黎城县组工干部和“微党课”巡讲团组成“党建”小分队,轻车简从深入到乡镇、软弱涣散村和田间地头,通过讲专题党课、组织观看党员教育片、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听诉求、解难题、鼓干劲,不断深化“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

上党区组工干部深入基层与广大基层党员交心谈心,认真开展日常沟通谈话、告诫提醒谈话、知情反馈谈话等。基层干部主动通过书信、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与组织部长进行沟通交流,反映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表达自己的诉求。

“组工干部进基层”活动开展以来,该市每一名组工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坚持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紧密结合,真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打实地帮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在一桩桩、一件件实事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春水”,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活力迸发、蓬勃向上。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进基层”并不是阶段性的活动,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长治组工干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动组织工作提质提速提效,为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打造山西重要增长极、建设美丽幸福长治提供可靠组织保证。(白雪刚 安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