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通化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纪实

[ 发表时间:2019-01-14 13:53:42   ]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重点,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队伍建设,扎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助力通化国际医药健康名城建设。2018年11月24日至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专家组到我市进行实地评审,对我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年12月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我市创建情况进行了公示。

党政统领,部门联动,形成中医药发展合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创建工作全面融入健康通化建设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了“党政统领、部门配合、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挂帅,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通化教学区、市中医院综合楼、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项工作,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浓厚创建氛围;在历次的政府机构“三定”方案中,明确要求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加强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目前,辖区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均加挂了中医药管理局牌子,设置了中医药管理科,配备中医药工作人员,确保中医药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人信”;先后制定出台《通化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中医药发展意见》《通化市省级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对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科学、周密的安排部署;市政府逐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近三年累计投入卫生健康事业费约17.17亿元,中医药事业费约1.52亿元,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扶持发展,加大投入,中医药产业强劲领跑。我市目前已经查明的药物资源有252科、596属、1133种,总蕴藏量为20万吨,盛产人参、天麻、鹿茸、林蛙等名贵药材。市委、市政府通过退耕还林等不同途径,着力发展道地药材。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3万公顷,总产量达2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各县(市、区)政府还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部分农民走上增收致富道路;通化现有修正、东宝、万通等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114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主板上市企业6家,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企业3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各数量均在全国地级市中列于首位;通化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基地、长白山中药材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省级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中医药展览交易基地和中国医药投资最佳城市。通化医药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2017年,成功创建成为吉林省惟一一家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强基固本,砥砺拓新,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中医药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市中医院新建了1.4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升级多种先进中医药设备;5个县(市、区)公立中医院均为近期新建大楼,全部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家乡镇卫生院均建有中医馆,依托中医诊治特色,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30家村卫生室配备了针灸、火罐等中医诊疗设备;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并配备专职中药人员;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成立了中医药监督科,负责全市中医药综合监管工作;各级中医院采取派出医护人员在老年公寓坐诊、开设诊室或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80个中医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及81%的村卫生室和179家社会办中医诊所能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我市连续多年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目前由市政府选派到北京拜师学艺的12名中青年中医医师已成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与长春中医药大学签署协议,共同建设长春中医药大学通化教学区,目前该工程已全面启动,计划设置中医药、中医康复、中医制药等13个专业,2019年暑期第一批新生将入驻教学区;实施“通化市千名学子归巢计划”,面向国内、省内重点高校定向招聘中医药领域高端人才;成功举办“健康达沃斯·中医药与人类健康”论坛,发布了首届《健康达沃斯·中医药与人类健康通化宣言》;举办通化市名中医评选活动,选树出14名市级名中医,9名基层名中医,大力推动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组织开展名中医拜师大会;建设3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2家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连续3年开展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全市共1362人参加培训。

中医药科普宣教深入人心。深入开展“中医药六进活动”,组织各级中医医院中医医护人员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村和家庭开展义诊、宣教活动;依托通化卫生学校,建成高标准长白山中药材标本馆,展品达500余种;组建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团,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巡讲活动;在通化电视台、通化广播电台和《通化日报》分别开办了“中医健康大讲堂”、“健康来了”和相关“政策解读”等栏目;创立运营通化市中医药管理局微信公众账号,定期发送工作动态、推介名医名科、优秀示范中医馆;举办健康讲座、技能培训、义诊咨询以及组织居民、中小学生走进中医医院开展中医养生保健体验日等活动。截至目前,共进行各类宣传260余次,制作宣传牌300余块,印发中医药宣传资料2万余份。

中医药健康服务多元供给。目前全市共有民营中医医院4家,中医诊所179家,中医备案诊所19家;市中医院建设了“治未病”中心,配备了体质辨识、经络检测仪等设备;通化县中医院建设了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柳河县中医院建设了康复科,辉南县中医医院将神经科与康复科结合开设了特色神经康复治疗室,集安市中医院建设了对外诊疗服务区、中医药特色管理服务区,并将中医药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组建成立了“颐养源康养中心”;东昌区引进了洪福堂江南小镇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是东北建设的第一个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为推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集安市中医院投入资金,在通集公路沿线、高句丽景区大量种植马鞭草等观赏类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中草药,春夏季供游客欣赏,秋季采撷用于药物制剂;通化县打造了人参之路的一日、二日、三日游的精品旅游线路;辉南县利用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的契机,积极推介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实现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多元供给。

 

(来源:通化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