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中新网湖北 湖北新闻网 武昌周周讲进网格宣讲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伟大成就

[ 发表时间:2018-11-24 10:08:53   ]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24日电 (刘金峰 况昕昀)“从公交车过江到地铁过江,这漫长的岁月,巨大的反差,让人深深地感受到时代的发展与改革的巨变。”11月23日,在武昌区南湖街中央花园社区举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昌周周讲主题学习活动进网格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封家书”武昌区分享会上,市民沈智勇向现场的近300名党员和群众分享了自己给妻子的“一封家书”。

沈智勇是武昌区房管局的一名干部,在给自己妻子的家书中,他动情地回忆了10年前与妻子第一次见面时,由于妻子几次换乘公交、辗转过江,花费了将近3个小时才从东西湖赶到武昌的户部巷见面的情景。也吐槽了当年他用了4个小时才从鲁巷过江回家的经历,他和妻子笑称“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只因难跨长江水。”到2012年,第一条穿越万里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2号线通车,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班不再匆忙了,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也又了更便利的条件和家人到武汉四处游玩了。

在活动现场,除了沈智勇外,还有来自武昌区徐家棚街的张君分享了《致二零五八年的一封家书》,跟自己的儿子谈了“重担和责任”。旅美女博士也通过家书,回忆了自己的“马列主义老太太”母亲的教诲“中国正在改革开放,中国的路选对了,就一定会好起来,强大起来……”。

据了解,今年4月以来,武昌区围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主题宣传,立足于展示武昌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与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参与了“‘情’景武汉四十年《一封家书》征集系列活动”,并共同策划了武昌分享会子项目。经过历时1个多月的征集,在全区各街道、各战线共收到书信作品130余篇,经过审定,选送30余篇报送武汉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复审筛选,最终选出10篇作品,在武汉人民广播电台的专题节目中进行了展播。

据介绍,今年以来,武昌区本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阐释党委政府政策、回应基层关切热点、引导凝聚基层群众”的目的,整合红色资源,强化红色宣讲阵地,创新基层宣讲模式,谋划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昌周周讲主题学习活动。经历近9各月的探索实践,这一活动已经成为“加强政治建设,提升精神境界”的平台、“树立文明新风、培育时代新人”的平台、“统一思想认识、汇聚干事力量”的平台,呈现出弘扬时代主题的“引领效应”、推动拼搏发展的“催化效应”、团结服务群众的“聚合效应”,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以农讲所、中共五大会址为主讲堂,每周六上午固定时间开讲,辖区14个街道另开子讲堂,构建“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讲堂体系。截至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昌周周讲主题学习活动已经开展主讲堂26场、街道社区子讲堂401场,参与人数已达3.6万人次,线上共吸引观看群众70万人次。

此次在南湖街中央花园社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昌周周讲主题学习活动,就是要通过周周讲这个阵地,创新宣传手段,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员、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武昌的发展变化,让党和国家的巨大成就深入人心,让每一个市民更加坚定的拥护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

在活动现场,来自南湖街和中央花园社区的200余名党员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党章节选,并由南湖街中央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张淑静与社区党员一起,围绕南湖街和中央花园社区的变化,讲了一堂接地气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党课,引发了现场围观居民的强烈共鸣。

附:

一封家书:地铁变化

武昌区房管局 沈智勇

吾妻:

从初识到今日,一晃已十年,由于习惯了手机短信、微信互述衷肠,确实还没有给你写过信,甚为惭愧。总想留下只言片语给你,可每每提笔,如鲠在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遥想十年前,我在光谷上班,你在东西湖居住,两个小年轻,经人介绍走上了相亲的道路。经过商量,我们选择了位于武昌的户部巷见面。

08年5月11日下午1时许,你姗姗来迟,对于一个被部队培养了9年时间观念的我,确实有些不满。但听到你说,上午10点就已经出门,先坐麻木,再转704公交,再换1路电车,再换521路的时候,反而是我歉意的笑了,埋怨自己不该选个交通如此不便的见面地点。你善解人意的说道:现在就武汉的这个过江交通状况,你选任何位置,我们俩见面都需要3个小时以上。

恋爱的时光是甜蜜的,可是在奔赴约会地点的过程中,却是幸福的煎熬和焦急的等待,几乎每次约会都有一半的时间浪费在路上。时至今日我仍铭记在心,2010年9月30日的下午放假,我从下午5点半开始坐车过江,到7点半,703路还堵在长江大桥,想着还在家等我吃饭的你,甚至让人都有种下车走回家的冲动,最后,我到家的时间是9点40分,整整4个小时,我从鲁巷到回家用了4个小时,进门的时候你笑着对我说,这一趟回家的时间,要是开车跑高速,估计已经坐在长沙火宫殿吃臭豆腐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只因难跨长江水。

终于,万里长江有了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2号线在2012年12月28日试运营,长江两岸的过江交通瓶颈有了根本性的突破。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地铁连接南北,天堑变通途。地铁的开通,对我来说,是为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门。没有地铁前,8点上班的我,从早上5点45起床开始,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似的高速运转,生怕出门会塞车迟到,匆匆的洗漱,慌忙的过早。这种紧张忙碌的生活让神经长期高度紧绷,心中经常会感到莫名的急躁和烦闷。经常因为情绪不好,影响工作效率和对你的态度。

自从地铁2号线开通后,生活方式一下子变得从容有序,我计算过,从家到地铁站步行5分钟,在站台上等车也就一两分钟,从金银潭站出发,到鲁巷广场站下车,大约50分钟,出了地铁站,步行3分钟就到单位。总体算起来,我从家到单位,即使不用快走,也只需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早晨时间富裕后,终于可以安安稳稳的吃饱早饭,走路也不用再一路小跑。生活节奏的放慢,让我心情也阳光起来,烦躁感少了,笑颜笑语多了,对人对事的态度也比以前更豁达。下班后又可以及时到家,粗略算起来,能比以前坐公交回家提前将近一个小时。节假日我还能经常和你一起坐地铁去中山公园逛街、去户部巷吃饭、去武广购物,生活的幸福感爆棚。我要衷心感谢建设和开通地铁项目的所有奉献者,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了质的飞跃,让我们又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生活的密切关注与关怀。

从公交车过江到地铁过江,这漫长的岁月,巨大的反差,让人深深地感受到时代的发展与改革的巨变,我庆幸自己能目睹这种巨变。让我们共同期待武汉的地铁交通网能够快速建成,到时候,地铁会将我们武汉各区域连成一体。

你曾说过,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如果你愿意,等我们老了以后,我陪着你,你牵着我,坐着地铁,逛遍武汉的每一寸热土。

2018.5

一封家书:一个女博士的乡情

小姨,您好:

我已安全顺利地飞回到纽约,凯文开车来接我的,你带给他的武汉小吃和京剧青衣石膏版画让他高兴得像个孩子。特别是那副石膏版画、凯文太喜欢了,中国京剧的装扮太美太美了,他爱不释手,看个不够,摆在书柜上当成宝贝。您告诉我只花了一百五十元人民币,可凯文以为这东西很贵很贵,他一再问我:为什么小姨买这么贵的礼物?小姨出手太大方了。我告诉他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重情、重义。重礼。我们没有告诉他真实的价格,让这个美国籍的爱尔兰老外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吧。

小姨,在武汉同济读书的那四年,多亏了您的关怀和照顾。学校的伙食很差,每周末我都到小姨那蹭一顿饭吃,尽管小姨的收入每月只有百八元钱,抚养两个孩子还有老人,平时非常节俭,可是只要我一到,您就赶紧上街买只烧鸡犒劳我,一个鸡大腿先掰给我吃,那顿饭我觉得是这辈子最香最香的饭,至今我还回味无穷。记得小姨家的门口有条小路叫紫阳路,窄窄的,只能走自行车。路两边梧桐树高高大大,枝干搭在一起,小路上空看不见阳光。春天的花絮满天飞扬,呛得我过敏性鼻炎发作,打喷嚏咳个不停。每次回同济还要走到武昌火车站才有公交车,从武昌站到同济医大,沿途的各个站都要停靠,车少人多,上车挤半天也挤不上去,经常听到乘客吵架,还有动手的,骂脏话的。一路上走走停停,近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刚开始,我对武汉印象不太好,有点后悔来武汉读书。要不是妈妈的主意,我肯定是留在北京念大学的。四年过去我渐渐地爱上这座城市,两江四岸,青山绿水,一望无际美丽的东湖,登上黄鹤楼俯视长江大桥,壮美气魄;城中有湖,湖中有山,真可谓大江大湖大武汉。到了美国我还经常想起武汉的排骨藕汤、豆皮、还有飘香大街小巷的热干面。一想起,就满口快要流口水。

八十年代,在北医读完博士,我就随出国潮来到美国。当时妈妈极力反对,我们母女俩论战不断,我知道她是个老革命老党员老教授,人称“马列主义老太太”。也许我们之间有代沟吧。那个时候,我把美国看成天堂,充满向往,一心想奔出去,谁也劝不住。刚到美国,我这个北京人在纽约的日子里,所经历的一切一切,一直没敢跟母亲谈起半字半句,瞒她瞒了许多年。你知道吗,小姨,我的医学博士学历到了美国就成了一纸废文,他们不承认。为了被认可,我从头恶补,报各种班,考各种试,拿各种证;为了不向母亲要钱,我兼各种职,打各种工,包括照顾老人,端屎端尿,摆地摊等等,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在美国的亚裔人经常被歧视,连黑人也对我们翻白眼。有一次,我们几个大陆人和台湾人联合起来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他们听不懂中文,看到的表情,知道我们在怒吼,吓得一个个乖乖地溜走。经历了许多许多后,我深深地理解了母亲,她真是个伟大的母亲,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忠实粉丝和追随者,一个不折不扣的马列主义老太太,一个把一生都献给祖国医学事业的老医生老教授。记得当时妈妈劝阻我的那些话:“中国正在改革开放,中国的路选对了,就一定会好起来,强大起来,中国需要你这样的医学博士…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一晃,四十年过去了,我这个医学博士,除了拿到了美国医师执照,没有教授职称,更没有行政职务,依然是美国佬的打工妹。四十年过去了,祖国真的强大起来,她已经是世界瞩目的大国,走上了引领世界的舞台,为世界提供中国制造、中国标准、中国方案。我们在海外的华人,腰杆也硬起来了,再也没有人敢翻白眼歧视我们了。看到小群哥和小魏弟都是国内医学界的骨干和栋梁,我真为他们感到骄傲。可惜时间无法倒流,我已临近退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想念家乡,想念故土。每次回来度假,都觉得时间太短太短。

以往回北京因假期有限,都未能前往武汉看望小姨,内心很愧疚,今年我攒了两年的年假,一定要回次武汉,回次母校。因为武汉是我离开京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第一站;是我从事医学事业的起点,也是人生定位、成长、发展的节点,武汉有着我许多许多美好的青春记忆。

四十年后,重返武汉,再见武昌,让我惊喜,让我震惊,让我目瞪口呆。本以为四十年的变化,只有首都北京是最大的,是四海皆知的,因为她是中国的首都嘛。万没想到武汉、武昌也魔法般得让我认不出来了。我极力地寻找着以往的记忆,可记忆在跟我躲迷藏。眼前到处是高楼大厦,宽宽的马路,干干净净,满大街跑着国产的、进口的小汽车,街上的行人穿着时尚,谈笑风生,神采焕发,看得出他们内心充满着获得感和幸福感。小姨家一出门就是四号线的地铁口—千家街站,坐地铁到同济母校,不到二十分钟;长江上不再是唯一的长江一桥了,好几条长江大桥横跨两岸,还有长江地下隧道,东湖地下隧道。新建的武昌火车站一派楚文化建筑风格,火车站与地铁及地面公交无缝对接,出行非常便捷,周遍绿树成荫,鲜花丛丛。从小姨家坐地铁到天河国际机场不到一个小时,坐高铁回北京只要五个小时。武汉的地铁要比纽约的地铁带劲儿多了,又先进、又宽大、又漂亮。还记得当年只要买件像样的衣服或家庭用品,就得从武昌乘车到汉口六渡桥或江汉路。如今的武昌商业网点遍布,中南、亚贸、光谷、徐东、汉街等等,国内国际品牌琳琅满目,大超市处处可见,除了本地的,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永旺,国产的、进口的、新鲜的、冰冻的应有尽有,比美国的超市丰富多了。姨夫还开车带我逛了江滩公园、森林公园,海洋公园,欢乐谷等等,在东湖绿道骑着共享单车领略了世界上最长的绿道,观赏着中国最大的城内湖,让我心旷神怡。在美国几十年,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虽然物质生活还不差,但是活得很累很累,内心总觉得是异国他乡,没有归属感,没有主人感。我跟凯文商量好了,退了休我们就回北京跟母亲在一起,还可以经常去武汉看望小姨。

小姨,谢谢您和姨夫多日来的陪伴和款待,让我再次领略了大江大湖大武汉的风采,领略了现代大武汉的魅力,看到了武昌的日新月异。这次重返武汉实现了我多年的心愿。给弟妹们带好,祝全家幸福快乐。真是舍不得离开武汉,舍不得离开你们,相信不久我还会回来的。倒了个时差,该去上班了,再见!

此致

敬礼

                              外甥女

                              2018.2.28

致二零五八年的家书

徐家棚街长轮社区 张君

晓天:

启信平安,代问全家好!

你见到了这封信,那么首先祝贺你迈入四十岁大门。先贤孔子曾说:“四十而不惑”,在这个人生的重大阶段,希望你能经过一系列人生抉择和奋斗,早日理解不为外界所困扰的体悟。

说起来,孔子的身世很可怜,生下来身体有缺陷,头顶是凹陷的,三岁爸爸就死了,只有妈妈带着过难以言说的生活。上面还有个姐姐和半残的哥哥,于是孔子从小就要自我奋斗,孔子回忆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担着很重的压力,做过很多苦差事的。也就是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为什么和你说起这些?因为在我动笔的现在,全世界都在瞩目中国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因为所有媒体都在为中国的实力而自豪;因为我刚刚成为一个爸爸,想和儿子谈谈重担和责任。

于今四十年前,国家转型开放奋进;四十年后今日,你在我家应运而生。国而家,家而人,再四十年后,你才是我们家的中坚力量,我希望和你谈谈我的经历和思考,就算是我们家的传承,以树立这个家,以立足这个国。

当我刚生下来不久,爷爷奶奶那地方不够住,我爸爸妈妈只能带着我,和我的外公外婆一大家子挤着。实在住不下,终于在旁边垒了一个破砖房。我后来都还记得,在那里睡觉,夜晚是能看到星星和月亮的;记得那时床是要经常挪动的,有一次,我迷迷糊糊发现裤子湿了大半,以为自己尿床惊醒了,打不开灯,只听见水滴打在铺盖上的声音,才知道是漏雨了。所以我很小读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句,就是忘不了;记得那时的房子都很破,很矮,很多人没房子。你奶奶现在回想起来还皱着眉头不止一次地说:“那时候头脑里总是在翻来覆去的想,要是怎么样能有一套房子住就好了。”

我们一直在为房子的事绞尽脑汁,竭尽全力。后来街上的人渐渐越来越多了,小生意人也慢慢成堆成片,我们吃的小东西品种也开始五花八门,于是,不顾亲人朋友同事们的不解和劝阻,我家决定开始卖饼干。你奶奶从学校下班后,接我下幼儿园,就直奔火车站打货。除了从积玉桥到司门口有拥挤的单行道沥青路,所有的路走来坎坎坷坷、曲曲折折。被裹挟在自行车大潮里,我的屁股被二八大杠磨得生疼,好多次不得不下车来缓一缓。那时,路上的奔波好长,回家的路上好黑,吃饭的时间好晚,总是拿饼干充饥,吃到吐。

日日夜夜后,颠在路上的我们渐渐不颠了。一踩一个坑的沥青路变成了水泥路,从积玉桥延伸到了三层楼,又延伸到了三角路,最后直接到了徐东,见证了又一个商业中心终于破茧。单车道拓宽成了四车道,和平大道搭配上了友谊大道,最近过江隧道还遥望沙湖大桥,于是路平了,宽了,近了,城区在数年间扩大了好多倍,但到火车站的时间却大幅缩短了,那些又破有矮的土宅梗阻变成了通衢便道,原先老旧沉寂的车间厂房耸立出林立高楼。

彼时彼刻,你爷爷奶奶的宿愿可以说终于实现了。我们家总在最高的那一层,有些机缘巧合吧,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你爷爷奶奶说,站得高一些,可能才看得远一些点儿,景色也会多一点儿,心旷神怡。对于自己的勤劳所得,他们还是相当自豪的。每当提及此事,他们总是对我说:我们可以不比别人聪明,我们也可以不比别人显耀,这也没什么,本来我们的起点也没有那么高。但不能没想法,不能打转转。——这多少年过去,他们这么说,也这么做。

就在刚才,你爷爷奶奶看到新闻里外国政要称赞“中国模式”,表示要研究学习时,感到很自豪,突然很感慨地说:“其实觉得,家乡城市在紧跟国家的步伐,而我们家其实也在尽量跟随城市的步伐呢!”

他们的话让我陷入了思索。家国一体,但我们家毕竟太小了,我们家怎么才能算是紧跟上了步伐,不算落伍呢?——大概唯有不断前进奋斗的精神吧?我觉得面对家国,这应该是必须的责任和觉悟。

我很敬佩梁漱溟先生,认为他特立独行而又心怀宽广,躬行自明而又坚忍通达。梁先生曾说过:“精神有所归,生活有重心,一根脊梁竖立起来,两脚踏在地上”。就我所理解的,目前为止,我们家很朴素的做到了这样。不知道距离现在已经四十年的你,打算怎么做?或者做得怎么样了?不管怎么样,今年我三十三岁,你读这封信时已经四十岁,比我更成熟,大胆迈进吧,就像你值得骄傲的祖辈一样,在有些人眼里年龄并不是苑囿,而是一级级前进的阶梯。

到你那时,我们国家和武汉又经过了一个四十年的飞跃,届时,我坚信,神州盛世更加富强,江城明珠愈发璀璨,我家未来充满希望。我小时候,读到一本你奶奶留给我的杂志,上面的一首诗让我记到了现在,将来应该还会记着:“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祝你已经成为一位于家国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共勉吧!

                                于公元二零一八年四月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