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河南桐柏:改革开放40年 老区旧貌换新颜

[ 发表时间:2018-11-21 15:01:55   ]

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21日电 “景区的空气好,每天早起到这儿跑跑步,挺舒服的。”说这番话的时候,桐柏县老住户张玉清满面春风,显得那样自豪和幸福。

张玉清说的话,是桐柏人民的心声。改革开放以来,桐柏县持续地推进生态立县战略,着力实施生态城镇、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全方位发展绿色产业,大美淮河源的画卷徐徐展开,桐柏人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2015年8月5日,河南日报官方微信上一篇题为《咱河南有个县,城里人去了会“醉氧”》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引起热议,文章仅一天就被近5万网友阅读,并不断被转载。8月6日,河南日报头版配图刊发报道《“醉氧”桐柏刷爆朋友圈》,点名这个能让人“醉氧”的地方就是南阳市桐柏县,起因是来自外地的网友“陌上花开”在桐柏出差过程中,深深地被桐柏的蓝天白云所震撼,甚至有了“醉氧”的感觉,让他感慨不已,忍不住妙笔生花。从此,桐柏“天然氧吧”美名远扬。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让桐柏人胸膛“挺起来”

好环境的背后是硬实力的支撑。1978年,桐柏县生产总值仅为0.42亿元,到1988年、1998年、2008年,分别突破5亿元、17.99亿元、89.69亿元,2017年达到150.1亿元,年均增长16.7%。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水平提升较快,1978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25元,2017年达到31124.5元,年均增长15.6%。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7369万元,比1978年的709.2万元增长377倍,年均增长16.89%。综合实力方面,1990年桐柏在全省排序第98位,2017年上升至全省第32位。

生态工业让县域经济“筋骨”壮起来

既要发展工业经济,鼓起财政“钱袋子”,又要保住绿水青山,搭起环境优美的“宜居屋”,怎么办?怎么干?桐柏人提出了发展生态工业的口号,并扎实付诸实践,努力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改革开放前,桐柏县工业经济薄弱。改革开放初期,桐柏县工业生产主要有矿山开采、机电制造、机械加工和生产用品制造业。1978年,全县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共计68家,完成工业生产总值0.19亿元。随着企业改制和“八大振兴工程”实施,推行企业改革,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极大地解放了企业生产力。特别是近年来,桐柏着力构建生态工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打造桐柏县产业集聚区、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吸引各地企业来桐柏投资发展。2017年全县共有中小企业302家,从业人员2211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5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34亿元,增速位居全市第7位。初步形成了碱硝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金银矿产等支柱产业,建起了“中国天然碱之都”,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试点单位。

“三化”并举让“三农”活起来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象征。怎么改变这一切?怎么让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桐柏的智慧是:抓科技长入,抓“三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并举。改革开放40年来,桐柏县积极推行科教兴农战略,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生态、有机、高效、特色为方向,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目标,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龙头带动、合作联动为路径,发展壮大茶、艾、菌、果、菜、小龙虾等重点特色产业,推动了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全县中药材面积达16万亩。

2010年,桐柏县入选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郑州试验站示范县(全省5个县)。至2017年底,全县林果面积发展到5万亩。2011年,桐柏朱砂红桃在全国桃产品评比中获得“铜奖”;2013年,桐柏朱砂红桃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40年来,先后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00余个,推广农业新技术成果200余项。桐柏桔梗、桐柏朱砂红桃、桐柏玉叶茶、桐柏香椿四大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保护。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发展到142家,县茶种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江记油脂、桐柏山野茶开发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被南阳市政府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盘古溪茶叶等3家企业小三板上市,桐柏油脂(花生)和茶叶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南阳市20个重点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82家,家庭农场243家。

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全县农业企业及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电商主体达3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5000多人,入驻电商平台的农产品达23类110余种,年电商交易额达1.2亿元,服务农民20余万人,成为加速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引擎。

民生工程让百姓的获得感多起来

强化城乡建管,城乡面貌极大改善。40年前,桐柏仅有312国道一条“渣油路”。至1985年,全县共修公路55条,总长363.6公里。如今,建成了多条高速公路连接线,实现了全县16个乡镇215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164公里。

县城功能不断完善,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建成区面积由l978年的2.1平方公里扩展到15.5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了44.75%。打造国家重点镇2个,省重点镇2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l个,历史文化名镇l个、中州名镇l个。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联合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桐柏山淮源景区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恢复工程被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区)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全县入境旅游3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67亿元。

教育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全县教育事业支出61447万元,是l978年158万元的389倍;全县建成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24所,普通小学195所。近年来,桐柏县累计投入学校建设资金6.2亿元,新建学校9所,改扩建中小学47所。

不断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2017年,全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公共财政支出31458万元,是1978年的71.5万元的440倍;全县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269个,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人民健康得到有力保障。全县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发展。2017年以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32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l028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5%。特困人员救助体系日臻完善。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40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桐柏儿女的奋斗与荣光,闪耀着新时期桐柏精神的璀璨光芒。展望明天,摆脱贫困的桐柏人必将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王祎 杜福建 潘万群 李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