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截至11月1日 成都今年共214天空气质量优良

[ 发表时间:2018-11-05 10:19:38   ]

4日,记者从成都市环保局获悉,随着“治霾十条”、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的深入实施和一系列“治气”措施的持续发力,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多于往年。截至11月1日,我市今年共214天空气质量优良,提前两个月达到2016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铁腕治霾”成效显著

空气质量连创新高

按照市委、市政府“铁腕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总体部署,我市各级各部门大力强化源头治霾、分类治霾、科技治霾,突出加强工业、机动车、扬尘“三大污染源”治理,加强劣质散煤管控,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开展绿色施工,完善重型柴油货车监管,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区域,持续开展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以顽强的作风、务实的姿态和强有力的举措,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步改善,主要空气污染指标持续大幅下降。

“我们一天一天地抠优良天、一微克一微克地抠细颗粒物浓度。”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建立完善分工明确、统筹协调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各区(市)县属地管理责任和市级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落实。各级各部门以“11+2”中心城区为重点区域开展“一区一策”治理,以水泥、火电、平板玻璃、砖瓦窑等重点行业实施“一厂一策”深度治理,以夏季臭氧防控和秋冬季雾霾攻坚为重要时段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据了解,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进行达标评价,截至11月1日,我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已达214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71.6%,与2016年全年达标天总数持平,创下了自2013年国家实施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重污染天应对扎实有力

污染物减排稳步推进

在采取有力举措的同时,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组织力量加强应对、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的基础上,我市积极针对气象条件变化和重污染天气形成特点,认真做好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不断提高对水泥、平板玻璃、火电厂等重点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对完成改造的企业实施绿色调度。同时,严厉打击露天喷涂,对涉VOCs企业进行抽检检测,对全市169个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开展巡查检测,对30家抽检不合格的加油站交由相关区(市)县进行查处。截至10月,我市今年重污染天数仅4天,同比减少12天;主要污染物PM10、PM2.5、NO2浓度分别为77、48、47微克/立方米;其中,PM10、PM2.5、NO2浓度分别下降4.9%、4.0%、6.0%,臭氧污染天同比减少3天。

在加快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严控高耗能、禁止高污染行业增长的同时,各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传统能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强力实施电能替代,全市各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管控得到加强。据介绍,目前我市涉及造纸、印务、建材等行业的49户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已按进度全部完成;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全市“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督查信息平台,实现了“散乱污”台账管理和动态更新;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督查点位149个,发现环境问题29个,整改任务已按要求全部完成;开展餐饮油烟污染、露天焚烧百日攻坚,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在全市需要进行整治的28台燃煤锅炉中,现已完成19台1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改造和停炉,其余9台锅炉正在按计划推进。同时,出台《关于调整扩大中心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完成了威立雅三瓦窑电厂超低排放治理。

备案标志管理全国率先

清洁降尘实现在线监控

通过开展控车减油行动,我市全面加强柴油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抽检。截至10月底,通过路检、场检等方式共对59729辆车、3510辆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了抽测;在全国率先对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施备案标志管理制度,已发放标志2.66万余张,开发微信小程序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进出工地实行严格监管,溯源并动态掌握全市使用施工机械的工地名录;印发《成都市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产融合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新能源车推广及配套设施建设,“11+2”城区新投运营841台新能源公交车,新增充(换)电站97座,充电桩1757个;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优化调整90条,开行高峰快线62条,新增延时线路27条。

在清洁降尘方面,全市1665个符合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系统安装条件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已相继安装了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系统。截至10月底,对886起违反扬尘在线监测有关工地的企业实施信用扣分,共计88.6分;全面清理无资质搅拌站点,全市165个混凝土搅拌站完成了绿色生产整改,并通过绿色生产达标验收;关停、拆除无资质(含临时站点)混凝土搅拌站128个;强化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备案管理,实施渣土运输的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必须使用备案名录内的车辆,目前已清退运渣车辆6240台,涉及企业144家;加大环卫作业设备投入,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已达90.92%。

科技治霾体系日臻完善

环境监察执法巩固加强

此外,为深化对成都市大气污染成因的认识,借助科技进步优化治污手段,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我市今年以来已先后组织召开了“2018年成都科技治霾峰会”和3次科技治霾现场会,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多尺度喷淋喷雾除霾技术”“天地一体”生态监测网络等科技治霾技术应用,不断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应用决策管理系统,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水平;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全面梳理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完善生态监测网络体系,提升预警预测水平;积极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实验室成都中心、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成都分中心、大气污染防治院士工作站建设,指导各区(市)县按照“一区一策”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据介绍,目前,我市组建的“四川盆地(成都)特殊地理气候背景下的大气复合污染研究和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授牌,并为首批进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中国环科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生态环境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组长柴发合颁发了聘书。

另一方面,截至10月底,全市环保系统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92件,处罚金额1.14亿元。其中,按日计罚9件,查封、扣押81件,行政拘留99件,刑事犯罪20件。城管部门共查处违规工地1122个次,罚款259.2万元;查处违规运渣车4万余台次,罚款1314.6万元。公安部门共查处渣土抛撒违法行为1.26万辆,机动车尾气排放不达标汽车152辆。工商部门共抽检成品油90个批次,对不合格的1个批次柴油进行立案处理;抽检车用尿素共60批次,对不合格的3个批次依法进行查处;市商务委牵头在全市拉网式排查干洗行业2037户,发现无照经营281户,引导办照111户,立案查处1户。记者 缪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