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通讯:大漠“夫妻守井人”

[ 发表时间:2018-10-24 14:40:04   ]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24日电(潘从文)西北油田以4000人撬动3万多人的市场规模,运转了年产900万吨油气当量的一个大油田。这里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勘探开发技术,有高度市场化的油公司运行机制。油田高质量发展,还离不开许许多多从天南地北而来、默默劳作的各路石油人,离不开那些把油田当成了家的采油人。这是一对夫妻的故事,他们常年驻守在西北油田的偏远井站,和油井结下了不解之缘。故事要从他们的“夫妻井”说起——

“不打不相识”

“师傅,俺跟你反映个问题,中不中?”AD16井临时值班房前,正在上班的采油工老朱紧追几步,拦在了我的前面,操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着急的问我。和老朱两口子真是“不打不相识”,一周前,我和采油厂安全总监几个人,去偏远单井AD16井检查安全保卫情况,临走的时候,被老朱夫妻俩给拦住了。

事情看似不大,但对老朱两口子来说就是挺大的事情。老朱的媳妇红霞双手往下拽了拽皱巴巴的工衣,又赶忙躲在了老朱身后抹起了眼泪。原来,头天晚上,采油作业区在进行安全保卫检查,在回答检查人员提问时,老朱因为一时紧张,把应急电话号码背错了一个数字。较真的安全员毫不留情的通知了采油管理区,这就意味着夫妻俩可能会被扣发几百元的工资,俩人觉得憋屈的很,媳妇红霞一直埋怨着老朱,老朱自己也挺难受的,俩人从来没有在工作上给队里抹过黑。这不,今天见了厂里来的像是领导模样的我们,就忍不住要把这事说道说道,这才有了开头我和老朱的一番对话。

老朱名叫朱西峰,今年45岁。老朱媳妇王红霞比老朱小一岁,两人都是河南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前后两个村子的人,俩人六年前通过招工来到了江苏油田矿业大队新疆项目部,在西北油田的采油二厂当起了采油工。

“六年了,俺一分钟的假都没请过”

老朱自己最引以自豪的是,除了正常的倒休假以外,他在上班的时候,从来没有因为个人或者其他原因请过一天假。在西北油田工作的时间里,除了每天正常上班,他和媳妇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沙99井基地旁的商店了,走路过去买点日用品就又回到基地了。

2013年,随着西北油田开发工作的部署调整,新疆项目部在偏远的塔河油田12区5小区建立了“加强班”,所谓的“加强班”就是由几名职工在远离队部的地方建起的临时生活基地。采油队拉来了几间野营房,还配置了做饭的家伙什,王红霞也就跟着老朱来到了这个加强班,开始了夫妻管井的日子。这个偏远的班组管辖着TH12536、TH12538、TH12548等4口稀油井,每天产量有400多吨,虽然几口井位置偏远,但却是采油厂的宝贝疙瘩。因为塔河油田12区都是高含硫化氢的稠油井,主要靠着摻稀油这种模式进行生产,让稀油变得很是金贵。夫妻俩和另几名伙伴,在这个距离厂部生活区最远的井站,开始了守井人的工作和生活,贤惠能干的妻子王红霞,还承担起了井站上几个人的做饭任务。

TH12536加强班距离厂部有40多公里的路程,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沙石路,厂里定期送来饮用水和新鲜食品蔬菜。在这里,更多的时间就是几个工友与几口油井的日夜相伴,巡检抄表,取样送样,倒流程调工作制度,定时报送生产数据,进行日常保养和井场卫生清理等等,每天都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日子在这里一天天过去,夫妻俩和工友们每天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这几口宝贝井,每天都和油井以及戈壁滩上的那些红柳丛、梭梭草朝夕相伴。

“在这里工作,最要紧的就是责任心”

2018年4月,西北油田采油二厂进行水域管线的防腐治理,纳入治理范围的有120多口油井,AD16井就是其中最偏远的一口井,独独的处在远离队部五十公里的一片盐碱滩上。由于输送油气的管线要做防腐处理,AD16井又变成了井口接油和罐车倒用的临时生产方式,这口单井产量高,又是距集输站最远的一口油井,需要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人来管理,正当采油队领导对人选犯嘀咕时,老朱和媳妇红霞两人主动请缨找上门来了。夫妻俩一起来到了这口单井上,在几十米见方的井场和几米见方的野营房里,又一次开始了夫妻俩守井的日子。

12小时一班轮换,老朱和妻子红霞两人一班,每天在井场内外都是夫唱妇随,红霞跟前跟后的和丈夫形影不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两口子总是要黏在一起,其实他们是严格执行了“一人作业,一人监护”的规定,保证在油井生产现场所有作业都符合安全规定。而且,这口井还高含剧毒气体硫化氢,稍有闪失或者出现泄露,后果不敢想象,夫妻两人更是相互提醒,紧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井场上两人分工明确又配合默契。老朱每小时都要用电台向对队部送生产数据,就见他抓紧对将机,眯缝着眼睛,紧盯着一行行抄录来的数据,操着很有韵味的河南话,报送油压、套压、液量、摻稀量等一系列数据,而红霞就忙着清扫井场内外的卫生,收拾摆放好各种工具。到了去井口和高架罐区巡检的时间了,夫妻俩背上十多公斤重的空气呼吸器,一起去采油树前查看流程抄录数据,认真按照路线完成一次次巡检工作。当这对夫妻工作的时候,只要有陌生人来到井场,值班房外角落里陪伴他们的那条大黑狗,就会警惕的盯着陌生人大声叫唤,提醒着井场上的夫妻俩“家里来人了”。

老朱一再对我说,在这里工作最要紧的就是责任心。再麻烦也要背上空气呼吸器才能去井口,虽然十几公斤重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久了,很是沉重,“但是在高含硫化氢的井上,这是可以救命的东西啊!”每次作业,媳妇红霞都会不厌其烦的提醒老朱做好防护设施,而且站在一旁监督着老朱,这种监督和提醒更是多了一份夫妻间不一样的感情在里面。有一次,在装卸压力表的时候,油气刺漏喷出了好几米远,夫妻俩弄了一身的油污,高产井没让他们少吃苦头,但在两个人的悉心照料下,AD16井一直稳定高产,成了采油队有名的标杆井和功勋井。

“不想家是假的,开心的是家里盖起了两层小楼房”

“都怪俺那老姑,怎么就嫁给了你?”媳妇红霞对丈夫一脸的嗔怪。“俺俩是隔壁村的,俺大姑做媒找的他,当时他家里还没我娘家条件好呢!嫁给他,还跑来新疆采石油,也不知道自己图了个啥?”老朱听着媳妇满是心疼的“责怪”,一个劲的傻笑不说话。

老朱和红霞的守井生活一晃就是六年。井场都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上,平时,偶尔能见到几个牧羊人路过,但是也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交流。两个人不忙的时候,就会站在值班房前,看看荒漠里远方的红柳丛和天边的云朵,这个时候,也是他们最想家的时候。夫妻俩只在老家过过一个春节,在两个人的心里面,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春节回家过年,因为这样就可以一家人团圆了。但每每看到身边有这样那样困难的工友们时,他俩总是把春节回家过年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好在,我们夫妻俩始终在一起呢”。最难过的就是每每家中有事的时候,尽不了心也出不上力,两个人的父母亲都是70岁上下,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他们也只能在回家休假的时候多陪陪老人。2016年,红霞的父亲病重昏迷,她急匆匆赶回家中也只是照料了五天时间,老人就离世了,这让红霞心里有了永远的遗憾。

2018年春节,上初中的儿子发信息给爸爸妈妈:“虽然我们春节不在一起,但是你们再坚持几天就可以回家了,咱们一家就可以团聚了!”虽然心里难过,但是看到孩子这么懂事,两个人心里也很是欣慰。夫妻俩几乎没有给两个孩子过过生日,每次都是老朱抽空买些新疆的特色干果和学习用品寄给住校的孩子,上小学的女儿总是在微信视频里面埋怨爸爸妈妈,每次在视频里说不了几句话,就掉眼泪挂断视频了,这让夫妻俩心里非常的不安和内疚。

前几天,儿子又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夫妻俩看,“看看俺家漂亮的小楼房吧!”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积攒,老朱和红霞花了20多万元在老家村子里盖起了两层小楼房,面积有200多平米。房子盖好了,儿子在电话里自豪的不得了,“咱家也有楼房住了,不用再住老瓦房了”,但老朱夫妻俩最想念的还是家里的那栋老宅子,总觉得老瓦房住的最舒坦。

为了给老朱的事情一个“说法”,一周后我再次来到AD16井,给老朱说明了情况,夫妻俩愉快接受了队上调整后的处理意见,我也和老朱、红霞成为了好朋友。守井的日子还在继续,夫妻俩高兴地告诉我,“今年春节刚好是倒休时间,可以休假回家过年了,一家人又可以在一起啦!”

为你们祝福,这一对大漠里的“夫妻守井人”。

(编辑:闫文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