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厦门同安有一群文物守护人

[ 发表时间:2018-10-16 15:53:06   ]
 同安孔庙是被认领的文物之一,文物守护人每月巡查两次,一旦发现问题会及时上报。施辰静 摄 同安孔庙是被认领的文物之一,文物守护人每月巡查两次,一旦发现问题会及时上报。施辰静 摄

同安区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据统计,目前全区范围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00余处,其中,省、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430多处,另有涉台文物古迹22处。此外,还有不少虽未登记在册但亦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由于地域范围广,文物散落在辖区各处,当地文保工作面临人手紧张的情况,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今年6月,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等部门推出文物守护认领,发动市民“认领”辖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同时对其进行文物保护的相关培训。按照要求,文物认领者每个月至少要进行两次巡查,并把巡查发现的问题拍照反馈并记录处理情况。这项探索效果良好:短短几个月内,文物守护人就发现上报禾山石佛塔倾斜、五显第一溪桥桥梁被树根撑坏的信息,并得到有关部门及时跟进修复。

守护城市文脉

方春露是一名同安本地人,1999年从部队退伍以后,回家创办经营着一家眼镜店。在他看来,认领守护不可移动文物,是在“为家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部队期间,我一直定期义务献血,有时间也会从事志愿者的活动。”方春露说,退伍后,这个习惯没有改变,比如坚持为老人验光、免费赠送老花镜等。当得知可以认领守护文物,他立即报名,想也没想就在认领名单中勾选西山摩崖石刻。

西山摩崖石刻位于同安古城西侧五公里处,不仅相对偏远,而且海拔不低,山路陡峭。按照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的规定,认领文物的志愿者,每个月要对认领守护的文物点进行两次以上的巡查,并及时做好反馈和记录。方春露表示,虽然山高路远,但作为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他把原来的骑行路线改到西山,方便定时巡查。“认领以来,我每个月都按时完成文物守护工作,先查看文物是否有移动和损坏,再检查风化情况。特别高兴的是,摩崖石刻基本上没有出现问题。”他说。

像方春露这样的文物认领守护者,同安还有很多。“我们于今年6月发起文物守护认领行动,目前,第一批共有56人参与了这项行动。”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副局长余新春说,辖区内55处各级文保单位,包括其他多处未定等级不可移动文物点,日常状况都能得到及时巡查和反馈。

“同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地域范围广,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在辖区各处,彼此间距离很远。”余新春告诉记者,这让文保工作面临人手紧张的情况,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在他看来,文物守护者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并上报问题,成为相关部门的“腿”和“眼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朱燕燕是禾山石佛塔的认领守护者。不久前,她在巡查时发现石佛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倾斜,立即拍照上传到文物守护的微信群中。而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确认问题后,马上安排人员处理。事实上,这并非孤例。五显第一溪桥桥梁被树根撑坏,同样是文物守护者发现异常上报,由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禾山石佛塔出现自然倾斜,经文物守护者上报后得到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的妥善处理。图为修复后的石佛塔。(朱燕燕供图) 禾山石佛塔出现自然倾斜,经文物守护者上报后得到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的妥善处理。图为修复后的石佛塔。(朱燕燕供图)

做好精细培训

余新春表示,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文物认领与守护体现了市民的责任感。当然,文物守护者除了热爱与情怀,还应当掌握必要的文物知识。“只有专业、深入、全面的认识,才能精心地把文物守护好,更好地传承同安文脉。”他说。

为此,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联合区博物馆、文明办等部门组织对文物守护者进行相关培训。厦门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郑东所讲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主要巡查内容和注意事项》,就是其中之一。“开展巡查是文物认领守护者的主要工作。”郑东说,文物守护者一定要事先了解和熟悉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同时注意防火和消防安全。比如,对文物建筑,应该把防火放在第一位,尤其要注意明火和用电管理等。

“文物认领守护者,就是文物保护工作的‘线人’,重要性不言而喻。”郑东说,随着城市被纵深开发建设,文物保护工作面临新的情况与任务,这就要求文物守护者要有守土有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巡查过程中及时发现涉及文物保护的违法行为,比如有无明显改变文物结构或原状,文物本体是否消失、结构是否安全、组成部分是否被破坏等。同时,按规定上报反馈,精心守护好文化遗产。

这些培训课程让大家受益匪浅。方春露十分认同“线人”的说法,在他看来,平时的巡查正是工作重点,文物守护者必须实时了解文物的现在状况。“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的,文物一旦被破坏就很难修复。”他说,因此,大家应该参加培训,学会更懂得如何保护文物,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有效地避免因修复不及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朱燕燕同样感觉受训受益颇多,不过,她还提出要发挥文物守护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提高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实际上,郑东也建议有关部门,在今后的文物保护培训,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精细化和针对性。对此,余新春表示,将在培训和活动中发动更多的市民一起加入到文物守护行动中来。

讲好文物故事

业内人士认为,文物守护认领发动了群众的参与,使得保护文物成为一种文化自觉——随着参加人数的不断增加,文物破坏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文物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而在余新春看来,发挥这种社会示范效应,文物守护人除了认领与保护之外,还可以主动宣传和讲解文物保护相关知识。

事实上,动员有热情、感兴趣,同时具备相应才能和素养的文物守护人担任义务讲解员,也是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下一步组织相关业务培训的重点。“相比于导游,他们熟悉文物,讲解‘前世今生’更能把听众带入其中,让文物保护的成果惠及更多人。”余新春说。

当然,与文物巡查比起来,讲解工作更需要知识含量。不过,余新春对此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在微信群里,文物守护人一开始看到正常的风化也会连续发上十数张图片,经过学习后不仅可以分辨异常,还开始主动为文物保护工作建言献策。比如,对于造成石头掉落的风化,提出“固化文物风化部分,并设一条管理线,避免人们近距离触摸”的建议;对于古桥修复,着重关注是否做到修旧如旧等。“这些都是为未来讲解工作储备的信息和知识点。”余新春说。

此言不虚。方春露坦言,一定会参与宣讲活动,把守护西山摩崖石刻的经验和感受分享给大家。朱燕燕更是建议相关部门,把她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一座石经室和一处石碑纳入保护范围。“加入文物守护人的初心就是想保护文物,通过培训学习,更加明白,在传承和发展方面,我们可以有很多作为。”她说。

余新春表示,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再通过专家的考核后,文物守护人能够胜任讲解工作,成为文物的“代言人”。期待文物守护人为来来往往的参观者讲述文物背后蕴藏的动人故事,让历史文化真正“活”起来,传承其中蕴含的城市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