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村里的“民俗展览馆” 传承历史 梦回东归

[ 发表时间:2018-09-29 12:49:16   ]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9 日电(徐双凤)走进乌尔禾镇哈克村文化站民俗展览馆,映入眼帘的是展台上陈列的年代久远的茶壶、木质盘子、酸奶桶、牛皮奶酒瓶……还有高高挂在毡房壁上的传统蒙古族乐器马头琴、托布秀,这里承载着古老而美丽的土尔扈特部落东归迁徙的美丽传说。

民俗展览馆外观

乌尔禾镇民俗展览馆初建于2006年,占地1767平方米,是仿照古代蒙古王宮建筑模式建造的展览馆,门前雕塑反映的是东归起义的策划者在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等头领的导下,清乾隆36年(1771)1月5日举行反俄东归起义,带领17万属民,高唱“想故乡母驼也能带路,望祖国知觉也能引路”的思乡歌,踏上万里东归回乡的路程,为土尔扈特部落东归历史留下光辉一页。

在乌尔禾镇哈克村蒙古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该展览馆以蒙古族的几项代表性物质民俗,包括服饰民俗,居住民宿、饮食民俗、交通民俗、历史文化等400多件物品,将以往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简单、细致的比较和展现。

蒙古族女性结婚时戴的帽子

这里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讲述着这个民族历史变迁过程,展现着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的独特魅力,反映了人民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展示着蒙古族古老文明产物的风采以及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内涵。

为传承和保护优秀民俗历史文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哈克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着手规划展览馆讲解员队伍建设,为了丰富展览馆的实物种类和资料,工作队和村“两委”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展览馆的完善和建设中,入户收集、整理蒙古族村民家保存至今的原始生活物品,共计40多件。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六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为契机,组织村民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民俗馆展览和手工编制艺品讲解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妇女巧手大赛,将更多获奖优秀手工艺品收集,充实至民俗展览馆中,弘扬传承优秀文化,共享时代美好生活。同时,工作队和村“两委”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动员“四老人员”、文化能人出谋划策,精挑细选,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普通话标准的年轻人担任讲解员,对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的历史文化、发展变化、优良传统和人物事迹进行讲解,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

夏令营活动,孩子们参观民俗展览馆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民俗展览馆,工作队和村“两委”充分利用微信、QQ、网络等新媒体宣传民俗展览馆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村民,特别是青少年、返乡学生、务工人员等进行参观学习,牢记历史,传承文化,展望未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返乡大学生道尔吉阿拉说:“回到家乡,在展览馆看到这些精致手工艺品、民俗服饰,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简直精致绝伦,先辈们凭借智慧和勤劳,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创造了灿烂的光辉。在感恩家乡,感受时代发展之快的同时,更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古至今传承的“工匠精神”不能丢,我们更应用青春和智慧将中国历史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暑期活动,孩子们参观民俗展览馆

村党支部书记哈斯克加甫•明克巴义尔说:“展览馆里留住的不仅仅是一首歌谣、一曲旋律,更是在寻找、激发更多年轻人学习和传唱,让民族长歌能够有新鲜血液的载体,让中华文化经典得到传承。”

目前,民俗展览馆已成为宣传教育群众的重要平台,自今年3月以来,已接待村内外参观团15场次,受教育群众500人次,更为学生暑期活动和疆内外夏令营研学之旅提供最佳去处。

“下一步,在乌尔禾镇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大格局中,‘爱国教育’‘工匠精神’对‘安康富美’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克拉玛依打造‘匠心之城’将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为打造特色小镇,城乡一体化旅游发展提供特殊价值。”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买买提•尤里瓦斯说。

(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