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浅析成都的乡村文化建设实践

[ 发表时间:2018-09-27 11:09:49   ]

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是历史悠久的竹编之乡,道明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竹编手艺在这里代代传承。但长期以来靠编竹筐、花篮等低附加值产品而生存的工匠们不仅收入低微,也令这门手工艺的传承面临困境。

为摆脱困境,崇州市于2012年主动与中央美术学院对接,创建“学院+农户+基地”的产业运作模式,为推动传统产业走进现代生活做出积极探索。去年,“竹里”竹艺村的建设更找到了非遗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竹里”像一个被竹林包裹的“8”字,圆形小青瓦房与周围的竹林、树木,与远山、田野相得益彰。走进“竹里”,游客可以听风赏竹、烹水品茶,还能欣赏当地竹编匠人创造性的手工艺品。道明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丁春梅的工作室就在这里,前店后厂,吸引游客参观和购买,她的“丁知竹”品牌设计系列产品已经被不少高档酒店、商场相中并订购。丁春梅表示,当市场扩大,竹编的附加值提升,特色产业做大,工匠的收入水涨船高,传承这门手艺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经历曲折、“起死回生”的还有唐昌布鞋。成都郫都区战旗村唐昌布鞋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脱胎于明朝时期的包边千层底布鞋,需要经过32道工序方能完成。但在现代潮流中,穿布鞋的人越来越少,1998年郫县制鞋厂倒闭了。2000年,赖淑芳拉上80多岁的老母亲和自家姐妹3人,倾尽全力凑了4000元,盘下一个4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买了两台纳鞋底的缝纫机,再加上3个老手艺人,重新做起布鞋,成为唐昌镇唯一坚持做手工布鞋的厂家。但到了2013年,随着店里的老师傅逐渐老去,年轻人又不愿学艺,加上布鞋成本高、利润少,买鞋的也多是镇上老人,只能赚些手工费糊口,赖淑芳无奈之下,打算把库存的鞋子卖完后就关店了。

“不想让布鞋倒在我们这辈上。”2014年,赖淑芳的儿子艾鹏决定从国企辞职,跟随母亲继承布鞋文化,开了淘宝店“唐昌布鞋”,稳定了销售。2016年,又传来好消息:唐昌布鞋获得“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习总书记买了一双唐昌布鞋后,网上布鞋的订量比往年同期销量翻了几倍。

艾鹏对非遗布鞋有了更多的信心,将开设集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体验馆,带动当地就业、发扬传统手工艺;数十位残疾人士也已完成技术培训,将加入制作“唐昌布鞋”的队伍;还要将布鞋和蜀绣、棕编等非遗元素结合,设计一些符号年轻人审美的新款式,为布鞋寻找新出路。

布鞋、竹艺、木工、雕塑、彩绘等农村的传统技艺,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现代社会日渐衰败,但也正是有这些传统文化的存在,乡村才有根基和魅力,乡村文化才灿烂和多样。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乡村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因此,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要用现代的、灵活的、市场的形式和载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让乡村文化保护与乡村文化产业培育相得益彰,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村群众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幸福感和“获得感”。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旅游成为扶贫和富民的新渠道。

产业的发展,让各地有实力、有自信去深挖当地的文化,推动乡村文化的复兴。成都温江区探索着深挖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内涵,让农耕文明焕发新活力,2005年以来,开展了非遗的普查工作,申报获批了省级非遗项目“蛾蛾灯”,市级非遗项目温江滴窝油酿造技艺、温江酥糖制作技艺、永盛牛灯、川派盆景盘扎技艺等。通过对温江滴窝油、温江酥糖等一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再造、包装、设计、推介,让埋没于民间的非遗产品以崭新的面目和现代化的气息示人,提升了产品的市场价值。

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既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传播,提高文化自信。在此过程中,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关键在于创新,注重打造历史文化体验,让历史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使人们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历史、传承智慧,以推动沉淀在文物保护中的文化资源真正留下来、活起来,变得灵动。同时,要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