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安徽界首:乡风文明引领新风尚

[ 发表时间:2018-09-18 11:24:01   ]

近年来,安徽界首市通过建立村级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和村规民约“四会一约”等乡风民规,在农村大力提倡婚事新办、喜事廉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革除陈规陋习,焕发了乡风文明新气象。据了解,目前,全市132个村、27个社区全部组建了“四会”组织、完善了村规民约,2054名乡贤、能人被推选为“四会”成员,指导红白喜事简办2318例,为群众累计减支减负达4OOO多万元。

婚事新办,群众“娶得起”。

过去,该市农村一门婚事的彩礼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一些家庭因此债台高筑,“媳妇没进门,愁坏一家人”。为遏制这一陋习,界首市首先从“天价彩礼”抓起,村“四会”人员上门劝导,动员村民尽量不收彩礼、少收彩礼,并通过评选表彰“不要彩礼好媳妇”“最美家庭”等方式,将彩礼钱控制在合理区间。任寨乡何某女儿出嫁时,主动响应号召,带头向“万紫千红”(一万张五元、一千张百元人民币,共15万元)外加“一动不动”(10万元以上的轿车、120平米以上的房子)的高价彩礼说不,没向男方要一分钱彩礼。同时,连续3年举办青年集体婚礼,大力推行婚庆文明新风。“简约不简单”的集体婚礼逐渐被群众接受,2016年全市第一届集体婚礼仅有60对新人报名参加,2017增加到98对,2018年已达到136对,一些金婚老人也借机补办一场迟到的婚礼。婚礼简约时尚又热闹,群众省心省力又省钱,喜庆氛围更浓厚。

喜事廉办群众“贺得起”。

针对农村婚丧嫁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界首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树新风、改陋习、促脱贫”的实施意见》,定下看得见的标准,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随礼不超50元,不大摆筵席,随礼不就餐,以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转变。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为群众卸下了攀比的包袱,广大群众也纷纷自我约束,节俭办事、不讲排场、不比阔气逐渐成为习惯。舒庄镇大鲁村修订村规民约,规定每户一人一份礼,随礼也不超过50元,待客不超过10桌,每桌不超过10个菜,村集体出资购买餐厨具放在村文化大礼堂,引导村民在大礼堂举办喜事。对在家摆酒席的,选派“四会”代表到场监督,统一每桌标准。这种方式,一改过去搭棚子、吃流水席的做法,既方便实惠,又干净卫生,当地村民竞相排队申请在大礼堂办事。该村村民刘某为孩子举办满月宴,按传统规矩,必须吃三天流水席,至少需要花费2万元,但现在按照村规民约,只邀请至亲好友在大礼堂吃了一餐,花费1000元不到。一些村民拿出省下的钱为村里添置红灯笼。既装扮了村庄,又助推了时代新风。

丧事简办群众“葬得起”

农村白事规矩多、程序多、花费多,村民习惯把讲排场与尽孝心对等起来,相互攀比、大操大办。从报丧到出殡,整个流程多达3至5天,摆灵堂、唱戏打鼓、送浆烧纸、顶瓦打幡、哭丧抬棺、设宴摆席等仪式纷繁复杂。一场丧事下来,至少要花费1至3万元,有的群众不得不举债治丧,虽然表面风光,实则且悲且愁、暗自叫苦。为扭转这一风气,界首市大力提倡厚养薄葬、节俭治丧,指导各村通过村规民约,精简白事仪式,并就随礼金额、酒席数量、就餐标准等设定上限,村民办理丧事时,先向村红白理事会备案待客地点、时间、人数等,理事会协助其办理火化、丧事等事宜,乡民政办派人到场监督,严格执行办事标准,对大操大办行为及时教育纠正。目前,界首市白事办理已基本控制在1至2天,花费精简至5000元以内。一些地方自发立下只送IO元“纸份钱”、不摆酒席、不吹响器等规矩,“丧事不吃饭、喝口水就走、帮忙不添乱”而今成为界首市农村新时尚。

小事不办群众“随得起”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的大幅改善,人情消费名目越来越多,消费数额越来越高。一些群众为了“赚回”自己送出去的“人情”,巧立名目、能办惧办,周岁、乔迁、订婚、开业、店庆、祝寿、升学、参军、住院,等等,都成了操办请吃的理由,致使送礼随礼的名目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人情”,让本应是正常交流、沟通感情的小事,成为群众心头的烦心事。针对这些问题,界首市把“小事不办”写入村规民约,大力提倡以一束鲜花、一个电话、一则短信、一条微信、一句问候等方式表达祝福、联络感情,变“礼钱往来”为“礼尚往来”,真正让祝福回归到最本质、最朴素的方式上。界首市舒庄镇大顾村一户富裕村民,因孩子考上大学而准备大搭戏台、大操大办,村“四会”人员及时上门引导,最后这户村民用准备办喜宴的2万块钱,为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了一场集体生日宴,让全村群众都分享了幸福喜悦。( 王雨、 代艳中、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