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尚处法律完善阶段 个人征信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 发表时间:2018-08-24 14:35:04   ]

中新网上海8月24日电 (汪青)“纵观美国的个人征信行业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目前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左右发展情况较类似,处于法律完善阶段。参考美国的发展路径,中国的个人征信行业离成熟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嘉银新金融研究院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网贷、消费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个人征信行业蕴藏着无限的需求和潜力,也成为了信用行业关注的焦点。

信贷规模直接决定了征信市场的大小。自2015年以来,中国消费信贷余额保持高速增长,增速超过20%。截至2017年底,消费信贷余额规模达到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为个人征信带来市场基础,也对个人征信机构的信用评估业务提供市场空间。近年来,中国的互联金融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征信并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需要。

自1999年上海资信开展个人征信试点以来,中国个人征信发展不足20年。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中国征信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2018年1月,中国互金协会携8家批筹个人征信机构欲成立“信联(百行征信)”,央行公示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批准筹建的8家个人征信机构获牌事宜一再延迟,这与个人征信机构业务不独立不无关系。

有支付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毋庸置疑,只有独立第三方开展个人征信才更有公信力。而国内的商业征信机构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第三方。

2017年5月,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曾公开指出,试点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存在业务闭环影响信息共享、业务及公司治理独立性受限、信息误采三方面的问题。

数据是征信行业的基础,中国80%的数据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的数据开放度较低。而批筹的8家个人征信机构虽然都有大量的平台数据,但都希望形成自己的闭环,客观上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而且每家的信息覆盖范围受到限制,信息不广、不全带来产品的有效性不足,也不利于“信息共享”,个人征信并未走出数据孤岛的“囚徒困境”。

而信联官网的正式上线,旨在打破征信数据“孤岛”,与央行征信中心“错位发展、功能互补”,肩负着“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的重要使命,是中国征信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步。

展望个人征信业发展未来,嘉银新金融研究院认为,征信业的本质是信息共享,如果没有有效的信息保护,就不会有充分的信息共享。在人民银行看来,个人信息保护构成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对于个人征信机构要提高门槛,审慎从严批设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

而目前各家征信机构的模型多是基于自身平台的金融交易、电商交易、社交或生活数据,是非结构化数据。信联会按照相关规定,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标准。

此外,传统信贷数据牢牢掌握在传统征信机构手中,央行征信中心作为中国最大、最权威、最官方的征信机构,提供的是社会化、标准化、全局化的产品。新晋参与主体着手非传统信贷数据的搜集和引用,通过与互联网化的生活数据直接对接,将多元数据引入行业,利用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对行业的深度理解,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