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林真意: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深”科技工作者

[ 发表时间:2017-08-18 13:22:50   ]

年逾七旬的台盟原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林真意,如今仍担任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台盟市委联络服务委员会主任。作为一名“资深”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她始终关注科技成果转化这个长期困扰中国科研和企业界的难题。

1965年从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林真意一直从事科研技术工作。她发明的维生素B4生产工艺,不但荣获重庆市科技大会的技术奖,而且基本沿用至今。她执着开展科研,还研制成功了苄基联苯酚、磷酸酯钾盐等合成纤维用的油剂单体,主持了40吨晴纶油剂的放大试验。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林真意又研发出无毒、无害、无腐蚀的“喷涂式流滴剂”和“含氟、含硅的添加式消雾剂”,并分送到鞍山、山东、江苏以及上海金山等地进行实地扣棚。经三个冬季的实际应用证明,两个产品的工艺可靠、性能优良、价格便宜、其性能(流滴、消雾)达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的确很难解决”,林真意谈起这个话题颇为感慨,一边是企业内部创新难,找不到好技术;另一边却是存量和增量越来越大的科技成果找不到出路,转不出“含金量”。

科技成果转化难,到底该如何破题? 有着多年科研单位、企业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经验的林真意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前企业对技术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但是到了高校等科研单位,积极性却不高,“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学校扣一点,学院再扣一点,到了科研人员手上,已所剩不多,做这些事还影响职称评定、单位内部晋升等自己的‘主业’,所以他们没有积极性把这个当成正式的商务合同来参与或投入。长此以往,企业无法和高校、科研院所展开长期稳定合作”。当然,现在全国人大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上海市人大最近又颁布了“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及国家和市府发布了配套政策等,大大调动了高校科研院所领导、教师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定会作出很大成果的。

林真意特别指出,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组成的课题组,往往由攻读学位的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本科生组成,更为看重做出成果发表论文、拿到专利,但一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结论到产业化是个长期过程,经常是做到小试阶段,完成实验的学生已经毕业离开,企业在产业化进程中如果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没法得到充分的支持,加之成本高,企业会担心造成损失。

“创新的技术都是有风险的,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林真意分析称,大企业往往会选择规避这些风险,而愿意做这些转让的往往是中小企业。事实上,不是所有技术都可以转化,只有同时符合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等要求的才能产业化,遗憾的是目前中国高校里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并不适合产业化。

根据上海官方规划,至2020年,上海将成为全球技术转移网络的重要枢纽。作为配套支持,上海在今年6月继《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之后,又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下称《行动方案》),组成上海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三部曲”。

在林真意看来,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市的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有比较大的突破,比如允许提取不低于70%的转化受益作为奖励和报酬;明确了收益计算口径,采用“净收入=收入-转化过程中的直接费用”的计算方法,不扣除前期研发投入成本等。

不过,其中的关键还是要留住人,这其中给科研人员应有的待遇很重要,在林真意担任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期间,她一直关心科研人员的各项待遇,给他们一个安心科研的环境。

作为曾经的政协委员,林真意多次在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时关注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如涉及如何办好技工学校加强技术工人培养、关于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建议等。

近年来,她带领台盟市委联络服务委员会,积极投身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的援建项目,以技术扶贫,为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她亲自带队,不顾山路崎岖难行,先后三次翻山越岭,深入毕节试验区赫章县农村实地考察和调研当地经济和农业现状,并针对困扰农民的贵州潮湿气候容易造成大棚蔬菜烂根等问题,会同有关专家进行“会诊”,运用她研制并获得国家专利技术的SFA-1试剂,有效解决了棚膜的流滴、消雾和透光性能等技术难题,提高了当地大棚作物的产量。2012年底,她又赴赫章县安乐溪乡蔬菜产业示范基地举办农技培训班,为赫章县27个乡镇100位从事大棚种植的技术人员,作了题为“农用大棚薄膜的无滴消雾技术”的专题讲座,并给予现场技术指导。林真意还向基地赠送了200公斤无滴消雾剂,并与赫章县就如何进一步推广和使用试剂,申请贵州省科学院的科研专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2013年的夏天,她冒着酷暑,再次来到赫章,跟踪农用大棚无滴消雾技术在当地的运用情况,以及该技术培训项目向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申请科研专项的情况,助力当地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身为一名老华侨、一名台湾籍台胞,不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工作的时期;不论是在国家遭受磨难时期,还是顺利发展时期,我始终想到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一定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林真意说。

自言“在同龄人中很幸运”的林真意,如今每天仍会关心时事,微信玩得十分自如,她也会抽出时间游泳、弹钢琴,与同学聚会,“总之会继续尽自己最大努力,多为社会、为年轻人奉献”。(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