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混混”不能爱国?《香港大营救》躺枪背后的神逻辑

[ 发表时间:2018-05-06 12:20:10  作者:止戈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6日 12:20
来源: 作者:止戈 2018年05月06日 12:20

  “混混”不能爱国。这是一个伪命题,一个注定要被喷得满脸口水的伪命题。取这样一个讨骂的题目,不过是想套用一下某人抹黑正在上映的主旋律商业巨制《香港大营救》的神逻辑。

  5月4日登录全国影院热映的《香港大营救》,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准到位的表演,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好评,也成为了各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聚焦的热点。

  所谓“逢热必有黑”。这不,《香港大营救》才上映第二天,就有以“蹭热点、唱反调”为生的专业毒舌黑子迫不及待地冒出来了。5月5日上午,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推送了署名曹乐溪的文章——“传销”公司6000万投资《香港大营救》,上座率超《后来的我们》。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可谓深谙自媒体炒作之道,一个20多字的标题,就包含了“香港大营救”、“后来的我们”、“传销”等热词,确实足够吸睛。然而,看了文章的内容与观点,却让人看来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文章开头写到:这个五四青年节,比《后来的我们》还“受欢迎”的电影出现了。昨天,抗战电影《香港大营救》在全国院线以及爱奇艺同步上映,这部由成泰燊、颜丙燕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出演的“大制作主旋律商业片”,上座率却达到20%,超过了《后来的我们》11.8%的上座率。

  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开始了对《香港大营救》的大肆狂喷、抹黑。其所述的事实和观点主要是:《香港大营救》投资方之一的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出了名的互联网“传销”公司,云联惠还发动全国“云粉”观看。于是,“苦口婆心” 地奉劝:“各位电影从业者们长点儿心,切莫被业外资本裹挟,反臭了自己名声”。

  对于作者列举的事实、陈述的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云联惠是不是传销公司,可不是一个自媒体可以鉴定,或者说了算。就现在的事实看,政府执法部门并没有认定云联惠是“传销公司”。也许作者会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可我也想说,不能因为你是少数人,就认定你掌握了真理啊。

  作者敢于在执法部门都没有认定云联惠是“传销”的情况下,武断地给云联惠扣上“传销”的大帽子,无非是想用哗众取宠的观点来吸引流量。只不过,云联惠会不会因此找作者的麻烦、甚至对簿公堂,我就不好妄断了。不过,想想怎么着也够作者喝一壶的吧。

  其次,退一万步讲,即使假定云联惠是传销,假定云粉们都是传销分子。那么,《香港大营救》有错吗?云粉们包场看《香港大营救》有错吗?

  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不分左右。文化人可以爱国,小混混同样也可以爱国。就像《香港大营救》里所表现的,一个曾经眼里只有金钱和美女的小混混,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拒绝了金钱、美女诱惑,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帮助抗日义军解救被日本侵略者控制的文化名人,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火种。

  可见,无论云联惠是否是传销,云联惠组织“云粉”观看《香港大营救》,这个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发动、组织粉丝观看一部正能量的好作品,何错之有?难道爱国还需要一个高大上的身份不可?

  第三,谈一谈《香港大营救》作品本身,值不值得一看,是不是真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偷偷说一句,看到作者文章时,正在去影院的路上,本来是想去看《巴霍巴利王2》的,看到这篇文章后改变了主意,决定先看这部上座率超过《后来的我们》的《香港大营救》。就这点来说,出品方是不是要感谢下这位作者呢?哈哈……)

  看了《香港大营救》,我的感觉就是被剧情和场面所震撼、感动。这里,不想说太多自我化、主观化的感受,就借用网友“炳叔”在豆瓣发表的一段影评,也许会更加客观、真实:

  对比2012年的美国电影《逃离德黑兰》和《香港大营救》,你才能真正体会,谁在历史中,更英勇无畏。

  1. 营救人数:

  逃离德黑兰,6名;

  香港大营救:800多。

  2. 被救人员知名度:

  逃离德黑兰,卖拖拉机的商人、普通使馆工作人员和他们的老婆。

  香港大营救,矛盾、邹静之、夏衍....。.

  3. 营救难度:

  逃离德黑兰,还可以通过正常飞机航班,直接脱逃。

  香港大营救,整个营救工作,花了半年时间,大部分是陆路。

  4. 敌我力量:

  逃离德黑兰,美国、加拿大、瑞士三国联手,对抗1979年的伊朗革命卫队。

  香港大营救,普通游击队-东江纵队,对抗1941年的日本侵略军。

  5. 付出代价:

  逃离德黑兰,主要是砸钱,成立了一个电影制片厂,买了个剧本,伪造了一个电影拍摄项目,利用了几张加拿大护照,无一人伤亡,成功脱逃。

  香港大营救,电影里有名有姓的男一号叶伟强(成泰燊,饰演)都牺牲了。真实牺牲人数,没法统计,因为,关联死亡的无辜民众,太多了。

  6. 故事背景:

  逃离德黑兰,1979年伊朗革命,美国大使馆被占领,50多名人质被扣,只有6名工作人员暂时逃离,躲在加拿大大使家里。

  香港大营救,1941年12月25日,英军投降,香港沦陷,其时大批左翼文化人、民主人士本因皖南事变国共关系紧张,避祸而转移至港,却遭此突变而身陷险境,人人自危。这批文化精英正是日军诱降捕杀的对象。

  可见,《香港大营救》真实地再现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集思想性、艺术性同时又迎合了市场的好作品。

  看完《香港大营救》后,又翻看了“一起拍电影”公众号的历史文章,发现其一贯就是以蹭热点,然后抛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捏造事实,肆意毒舌抹黑的方式来吸引流量。这里列举该号近期几篇文章的标题,我们不难看出一二——“《素人特工》和《人间喜剧》双双叮当贺岁档,但仍难挑票房重任”、“杨幂《谈判官》片酬3424万,嘉行估值下滑近14亿”、“印史全球票房最高的《巴霍巴利王2》内地将映,票房或不到5000万”……

  不过,“一起拍电影”这种无脑抹黑,最终多数被打脸而告终。比如,《巴霍巴利王2》上映两天,票房即超过3500万,突破5000万票房,将其“啪啪”打脸可谓指日可待。

  在同情《香港大营救》无辜躺枪的同时,也相信在卓伟、内涵段子等无良大号纷纷被关停的今天,同样无良的“一起拍电影”注定走不了多远。

[db:来源网址]
]

“混混”不能爱国。这是一个伪命题,一个注定要被喷得满脸口水的伪命题。取这样一个讨骂的题目,不过是想套用一下某人抹黑正在上映的主旋律商业巨制《香港大营救》的神逻辑。

5月4日登录全国影院热映的《香港大营救》,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准到位的表演,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好评,也成为了各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聚焦的热点。

所谓“逢热必有黑”。这不,《香港大营救》才上映第二天,就有以“蹭热点、唱反调”为生的专业毒舌黑子迫不及待地冒出来了。5月5日上午,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推送了署名曹乐溪的文章——“传销”公司6000万投资《香港大营救》,上座率超《后来的我们》。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可谓深谙自媒体炒作之道,一个20多字的标题,就包含了“香港大营救”、“后来的我们”、“传销”等热词,确实足够吸睛。然而,看了文章的内容与观点,却让人看来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文章开头写到:这个五四青年节,比《后来的我们》还“受欢迎”的电影出现了。昨天,抗战电影《香港大营救》在全国院线以及爱奇艺同步上映,这部由成泰燊、颜丙燕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出演的“大制作主旋律商业片”,上座率却达到20%,超过了《后来的我们》11.8%的上座率。

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开始了对《香港大营救》的大肆狂喷、抹黑。其所述的事实和观点主要是:《香港大营救》投资方之一的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出了名的互联网“传销”公司,云联惠还发动全国“云粉”观看。于是,“苦口婆心” 地奉劝:“各位电影从业者们长点儿心,切莫被业外资本裹挟,反臭了自己名声”。

对于作者列举的事实、陈述的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云联惠是不是传销公司,可不是一个自媒体可以鉴定,或者说了算。就现在的事实看,政府执法部门并没有认定云联惠是“传销公司”。也许作者会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可我也想说,不能因为你是少数人,就认定你掌握了真理啊。

作者敢于在执法部门都没有认定云联惠是“传销”的情况下,武断地给云联惠扣上“传销”的大帽子,无非是想用哗众取宠的观点来吸引流量。只不过,云联惠会不会因此找作者的麻烦、甚至对簿公堂,我就不好妄断了。不过,想想怎么着也够作者喝一壶的吧。

其次,退一万步讲,即使假定云联惠是传销,假定云粉们都是传销分子。那么,《香港大营救》有错吗?云粉们包场看《香港大营救》有错吗?

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不分左右。文化人可以爱国,小混混同样也可以爱国。就像《香港大营救》里所表现的,一个曾经眼里只有金钱和美女的小混混,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拒绝了金钱、美女诱惑,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帮助抗日义军解救被日本侵略者控制的文化名人,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火种。

可见,无论云联惠是否是传销,云联惠组织“云粉”观看《香港大营救》,这个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发动、组织粉丝观看一部正能量的好作品,何错之有?难道爱国还需要一个高大上的身份不可?

第三,谈一谈《香港大营救》作品本身,值不值得一看,是不是真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偷偷说一句,看到作者文章时,正在去影院的路上,本来是想去看《巴霍巴利王2》的,看到这篇文章后改变了主意,决定先看这部上座率超过《后来的我们》的《香港大营救》。就这点来说,出品方是不是要感谢下这位作者呢?哈哈……)

看了《香港大营救》,我的感觉就是被剧情和场面所震撼、感动。这里,不想说太多自我化、主观化的感受,就借用网友“炳叔”在豆瓣发表的一段影评,也许会更加客观、真实:

对比2012年的美国电影《逃离德黑兰》和《香港大营救》,你才能真正体会,谁在历史中,更英勇无畏。

1. 营救人数:

逃离德黑兰,6名;

香港大营救:800多。

2. 被救人员知名度:

逃离德黑兰,卖拖拉机的商人、普通使馆工作人员和他们的老婆。

香港大营救,矛盾、邹静之、夏衍....。.

3. 营救难度:

逃离德黑兰,还可以通过正常飞机航班,直接脱逃。

香港大营救,整个营救工作,花了半年时间,大部分是陆路。

4. 敌我力量:

逃离德黑兰,美国、加拿大、瑞士三国联手,对抗1979年的伊朗革命卫队。

香港大营救,普通游击队-东江纵队,对抗1941年的日本侵略军。

5. 付出代价:

逃离德黑兰,主要是砸钱,成立了一个电影制片厂,买了个剧本,伪造了一个电影拍摄项目,利用了几张加拿大护照,无一人伤亡,成功脱逃。

香港大营救,电影里有名有姓的男一号叶伟强(成泰燊,饰演)都牺牲了。真实牺牲人数,没法统计,因为,关联死亡的无辜民众,太多了。

6. 故事背景:

逃离德黑兰,1979年伊朗革命,美国大使馆被占领,50多名人质被扣,只有6名工作人员暂时逃离,躲在加拿大大使家里。

香港大营救,1941年12月25日,英军投降,香港沦陷,其时大批左翼文化人、民主人士本因皖南事变国共关系紧张,避祸而转移至港,却遭此突变而身陷险境,人人自危。这批文化精英正是日军诱降捕杀的对象。

可见,《香港大营救》真实地再现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集思想性、艺术性同时又迎合了市场的好作品。

看完《香港大营救》后,又翻看了“一起拍电影”公众号的历史文章,发现其一贯就是以蹭热点,然后抛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捏造事实,肆意毒舌抹黑的方式来吸引流量。这里列举该号近期几篇文章的标题,我们不难看出一二——“《素人特工》和《人间喜剧》双双叮当贺岁档,但仍难挑票房重任”、“杨幂《谈判官》片酬3424万,嘉行估值下滑近14亿”、“印史全球票房最高的《巴霍巴利王2》内地将映,票房或不到5000万”……

不过,“一起拍电影”这种无脑抹黑,最终多数被打脸而告终。比如,《巴霍巴利王2》上映两天,票房即超过3500万,突破5000万票房,将其“啪啪”打脸可谓指日可待。

在同情《香港大营救》无辜躺枪的同时,也相信在卓伟、内涵段子等无良大号纷纷被关停的今天,同样无良的“一起拍电影”注定走不了多远。

【编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