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穷乡村端起“金饭碗”

[ 发表时间:2017-08-15 16:04:51   ]

穷乡村端起“金饭碗”

——记哈巴河县人大驻库勒拜乡萨尔沃依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15日电  哈巴河县库勒拜乡萨尔沃依村有98户276人,总耕地面积4500亩,牲畜最高饲养量900头(只),种植结构以打瓜、油葵、食葵为主,养殖结构以牛羊为主。哈巴河县人大工作队自驻村以来,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挥产业优势,成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夯实基层基础,穷乡村端起“金饭碗”,闯出一条富民强村路。

示范典型“领”起致富潮

工作队驻村后,把致富能手、种植养殖大户、科技能人选配进村“两委”班子,致富能人高有山成为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成为村民致富“领头雁”的高有山,发挥自身优势,为推进脱贫攻坚出谋划策,根据村情实际出“金点子”。

在工作队的支持下,高友山在村里成立了“友山农牧产品收购与推广专业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以金苹果、南瓜种植为特色的产业项目。今年以来,通过在10亩村集体地上种植南瓜、打瓜等经济作物,形成生产、销售、批发一条龙产业链,实现每亩年创收800余元,还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实现劳务收入5万余元。

工作队将各类“能人”作为村“两委”的后备人选,由村党支部书记、委员作为联系培养人,不仅发掘“能人”带头致富能力,还将他们的素质提升作为村党支部重点任务来抓,实行培训工作“内外兼修”,练就“能人”综合能力的“硬身板”。

资源开发“做”起致富经

工作队因地制宜辟新路,结合村情实际,摒弃“一块地”“一片林”的老观念,大胆开拓致富新思路,通过寻项目引资金设立村办企业,投资50万元兴建一座900平方米的滴灌厂,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转给私营个体老板,年均获得7万多元的稳定收入,同时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

用了膜下滴灌技术以后,打瓜长势喜人。 用了膜下滴灌技术以后,打瓜长势喜人。

村民许加会没什么技能,外出务工不好就业。村办企业建起来后,解决了他的就业。他高兴地说:“感谢工作队想出的致富新思路,不仅是集体经济增加了很多,还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现在我每月有3000元收入了。”

工作队通过争取60万元资金推广膜下滴灌,使萨尔沃依村成为全县第一个实现整村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村,通过项目实施,带动50户以上农户使用滴灌带增产增收致富,辐射当地及周边万亩种植田,全村每年创收达480万元。

高友山说:“膜下滴灌技术太好了,解决了我们村使用地膜后浇水困难的问题,使农作物增产不少,村民受益很大,感谢工作队!”

特色产业“扬”起增收帆

工作队以特色产业为主导,通过深入挖掘畜牧业、养殖业、手工工艺等特色产品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农牧特产、刺绣等服务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使村集体在提供特色优质高效服务过程中增加收入。

工作队发挥现有特色产业优势,以“一村一特色”为目标,发展党参、黄芪等中草药特色种植,与县农业局积极对接中草药项目,对培种—生产—销售实行全程扶持,2017年种植了1400余亩,带动农户稳定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设立技能培训奖励资金,对外出学技能的村民报销一定比例的培训费用。组织有一定刺绣技术的妇女外出“取经”,聘请刺绣专家来村里“传道解惑”,为发展刺绣工艺奠定了基础。

贾妮亚是村里的一名普通妇女,精通刺绣,但是没有销路。工作队积极帮助她开起了微店,通过微信朋友圈使她的刺绣产品有了销路,让她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贾妮亚说:“工作队发挥了我的一技之长,现在每月能够增加1000余元的收入,感谢工作队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工作队通过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让农牧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工作队与村“两委”又开始思索如何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渐渐地,新建牧道3.2公里、铺油1.5公里、安装单排路灯100盏、主街道两侧交叉种植各类林木7000余棵....。.整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编辑:孙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