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春运回家路40载巨变:“日行”千里 手脚“解放”

[ 发表时间:2018-02-17 10:33:41   ]

改革开放伊始,每逢春节,大规模外出务工、求学者返乡“迁徙”。40年间,春运大军从不到1亿人次增至2017年的27亿人次。得益于中国经济这班“高速列车”,中国人的春运回家路发生了巨变。

旅途“缩短”:从长途漫游到一日千里

在铁路南京站参加春运保障工作14年的祖韬体会很深。

站在站台,他忆起旧时春运的画面。“长途漫游”的绿皮车开来,人流一涌而出,扛着大小包爬坡过岗,门窗皆是塞人塞包的入口。

对比今日,高铁“一日千里”,车厢犹如星级酒店,人们在小憩中看电影、听音乐,享用互联网订餐。

提速带来运力翻升。祖韬举例说,过去春运,每天从南京始发开往北京的绿皮车只有2趟,最多载两千人;如今,南京—北京含高铁在内的列车日行70对,运客数万人。

密集编织的高铁网,让旅途“变短”。40年间,中国高铁通车里程达2.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

今年春运,全国新建高铁预计发送旅客增加3000多万人次,是近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

随着公路、水运、航空加入春运“主力军”,中国人回家的方式愈发“立体”。

购票“上线”:从彻夜排队到拇指运动

在铁路窗口从事售票员工作8年的朱红,有双指纹“黯淡”的手。由于常年点款、数票摩擦,她的指纹渐渐“褪化”。近些年的春运,经过这双手的票款却变少了。

“一天窗口售票量,从以前的千余张,降到现在的七八百张”。朱红说。

彼时春运,售票厅内塞不下人,厅外男女老少端着板凳彻夜排队。车站几十个窗口马力全开,搭起户外大棚供人落脚。朱红拼的是速度:卖票靠“听”,紧盯电脑,手动下票。

如今朱红的手愈发清闲了。“越是临近春节,到窗口买票的人,反而比平时还少。网络订票流行,支付宝、微信、银行卡‘花样’支付多,买票变得很便利”。

据铁路部门统计,12306平台年售票量超35亿张,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实时票务交易系统。

行囊“减负”:从手扛肩挑到轻装简行

工作41年的铁路行李值班员林宝强,见证了完整的春运“发展史”,对旅客行囊“减负”,他感受最为深刻。

“以前的行李又大又笨,锅碗瓢盆、被褥、书籍、家具,过年都要扛回家。”老林回忆。

由于列车停靠时间有限,每站货物随客有上有下,“行李房”干活的都是百米冲刺、见缝插针,拉着四五米长的大板车在站台上到处跑,“既是指挥员、行李员,又是现场战斗员,哪顾得上衣服满是灰尘。”

老林记得,那时所有包裹不分车次、方向,卸货后在仓库里堆成一座小山,每次找货都是头疼事。

这些年,老林感到工作轻松不少。行李仓库没有过去那般“爆仓”,托运“大块头”难觅踪影,不少人乐做轻装上阵的“甩手掌柜”。

“以前行包到地后,旅客还要自己来拿;如今,手脚得到‘解放’,大包小包都不如一张送上门的快递单来得快意。”

今年是老林参加的最后一年春运。他说,中国在变,春运也在变,回家的路一定是越走越舒坦、自在。(完)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