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知识付费越来越火,他们都是怎么赚钱的?

[ 发表时间:2018-01-23 16:38:45   ]

自2016年开始,关于“知识付费”“内容变现”的话题探讨一直没有间断,基于此种模式的公众号系统、APP产品层出不穷,以“吴晓波频道”“逻辑思维”“分答”“得到”“喜马拉雅”等为代表的知识付费平台化产品最为典型。其用户基础、内容创造能力,话题热门性等也最为突出。借此趋势,微博推出“微博问答”,基于微博用户与微博大V之间的付费问答。

根据2017最新数据显示,近两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2017年内容付费用户规模将达1.88亿人。而在2017年知识付费的市场大约有150亿左右,预期到2020年可以达到500亿左右。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数据时,都会感到好奇,知识付费是如何做到的。这里,我们分析时下比较牛逼的知识付费平台,来为大家解答。

一、知识付费模式分析

根据对比分析,知识付费模式分为两种:内容付费和付费问答。

1、内容付费类

此种内容付费,更确切的说是付费订阅,或者付费阅读/查看。以付费的方式,获取某种内容的阅读和查看权限,一个专栏内容或会员价格多在几十元到200元左右,销量可以达到几千到十几万份。得到APP上李笑来专栏“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目前销量已经接近二十万份,销售额在4000万元左右。这是传统出版业所望尘莫及的。价格低,用户量大,是内容付费行业最大的特点,也是优势。

案例: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喜马拉雅

特点:

1、付费内容:视频、音频、图文、直播等,音频占比最高;

2、付费方式:单篇付费、会员制,金额多在10元-200元区间;

3、佣金模式:平台用户推荐,好友购买后得佣金;

4、行业分类:多数是专业领域有学习价值行业,如理财、保险、育儿、旅游等;

2、付费问答类

此种内容付费,确切说的,是有偿的方式发起提问,吸引回答,回答可获取奖赏。最初火起来的平台是分答,国民老公王思聪也开了账号,有人花2000元向其提了一个问题,但是“偷听”的人数超过万人,花1元即可偷听,并付给提问的,所以提问者还赚钱了。

案例:分答、值乎、微博问答

特点:

1、提问方式:一对一定向提问与回答、公开提问、私人提问;

2、奖赏方式:问答被采纳获得奖赏,问答被围观提问者和回答者各得一半奖赏;

3、佣金模式:平台抽取一定百分比奖赏作为佣金。

对比两种知识付费形式,前者重在内容的分享与销售,后者重在内容的交流和创造。它们同属于知识付费理念,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

二、如何实现知识付费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理念和模式的实现,都需要技术作为支持,知识付费也是如此。以APP、微信开发为主,近年来微信开发技术越来越成熟,基于周期、成本,营销用途,获得更多的认可。那么这里就侧重介绍基于微信开发技术实现的知识付费模式。

1、内容付费

基于微信开发技术的内容付费案例,如吴晓波频道(经济类)、年糕妈妈(母婴类)等。

特点:基于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开发技术搭建系统平台。

技术:以微信开发技术构建的内容付费系统

运作机制:

1)公众号运营——保持更新,分享传播吸引粉丝关注

2)平台运营——干货课程管理和更新,不断为用户提供最新优质课程

解析:

此类付费形式,主要是在线购买课程,偏向学习型消费。

 

2、付费问答

基于微信开发技术的付费问答案例,如分答、值乎等。

特点:基于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开发技术搭建系统平台。

技术:以微信开发技术构建的付费问答系统

运作机制:

1)公众号运营——保持更新,分享传播吸引粉丝关注

2)平台运营——构建专家库,用户自由提问与回答,各自获取不同的问答奖励

解析:

此类付费形式,主要是在线咨询,偏向专业知识获取。

 

或许,在技术实现和运作模式上,内容付费与付费问答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知识的稀缺性或者获取途径的不便利,使得这两种知识付费模式拥有市场发展前景,只要运作得到,保持内容输出的品质,得到更好的推广,将成为普及化的内容获取途径之一。

那么,如果你正在为业务拓展寻求新的模式,同时你的的行业或者业务,符合以上两种模式的内容要求,采用以上任意一种模式,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以法律咨询、医疗咨询为例,以在线引导咨询作为突破口,吸引粉丝和用户对你们业务的了解,逐步引导线下消费和达成服务合作。比较适合知识付费营销的行业包括:法律、心理、理财、房产、营销、旅游、留学、医疗、健康等。

雅致人生——女性素质素养教育,采用内容付费系统;

 

云讼咨询——房产法务咨询,采用付费问答系统;

 

如果您对知识付费行业感兴趣,需要技术支持,欢迎加我的微信交流:tofindworld

编辑:李琎涵

本文为商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用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纠错电话:024—235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