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袁重胜: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高校文化大发展

[ 发表时间:2017-12-21 10:33:30   ]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21日电(乔蕤琳)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重胜认为,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强国,我们的党已经向全国人民吹响了振兴中华文化的号角,高校是文化的发起和传播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历史的坐标上,承担使命、贡献智慧,坚定文化自信,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1、 坚定文化自信,要求切实增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近代中国处于一个动荡的大变革时代,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国门打开,救亡图存、赶超西方成为国人考虑的主要问题。其中,中国现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从文化的角度上分析中国的形势。他认为,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样法,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中国近代的失败就是中国文化的失败。中国的未来要靠文化的复兴,从而赢得独立、走向富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和再认识加强了当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有了信心,才有敬畏,才可坚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国民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力是实现伟大事业的内在动力。

(二)正确认识高校文化的历史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要正确分析认识高校文化的历史性作用。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社会的最高教育机构,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中心。高校的文化与国家的文化是产生与汲取、传承与包含、载体与内容的关系。高校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样法构成了国家文化的元素,高校是国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高校的文化使命在于文化传承创新引领,传承精神文明、传播优秀文化、引领先进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力发展高校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自身文化理论修养的需要,是发展国家文化事业建设的需要,是提升民族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时代需要,文化传承创新更是大学创造优秀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引领的需要。肩负文化传承创新引领的历史使命是高校的根本政治任务。

2、 坚定文化自信,要求大力做好高校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

(一)明确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必须从新的思想和政治高度出发,紧紧抓住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高校的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实质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通过文化的承载传递纽带,发挥文化的教化涵养作用,塑造师生的灵魂和精神,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引领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明确高校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高校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是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的主流价值。坚守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认同本民族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要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二是深入研究中国革命中形成的长征精神、敢于牺牲、勇往直前、雷锋精神等等文化养分。这是中国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特殊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魂”的精神,涵养于血脉的最强大的力量所在。三是武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辉煌。一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二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三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总结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实践探索和人民群众鲜活的文化创造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认真学习、探索,梳理、总结,传承、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文化浸润师生的心灵,提升大学的品格和精神。

同时,文化自信来源于本民族所创造出来的能够对世界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力的优秀成果,这就要求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敏锐的创新思维。

3、 坚定文化自信,要求增强文化自觉正确判断古今中外文化

(一)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的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理想至关重要。文化自信要源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所处文化的觉悟和警醒。文化自觉的形成要依托全体人民的整体的文化素质,文化自觉形成的前提应是对文化的充分认识和自我思辨的能力。冯骥才认为,文化自觉有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即知识分子应当任何时候都站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二是党和国家的文化自觉。三是政府执行层面的自觉。这三个层面的文化自觉最终所要达到的是整个社会与全民的文化自觉。其中,知识份子的自觉是具引领性的。在高校如何促进师生的文化自觉,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哲学思辨能力和开放性的时事讨论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培养和有效载体,让学生有分析时事和对自我存在的审视思考的能力,形成“书生也问天下事”、不断追问和反思的氛围和素养。

(二)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能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都应以理性为基础,需要对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有清晰而客观的认识,有理性而科学的态度,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当今,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特点越发突出,有主流文化、有非主流文化,有本族文化,也有外族文化,有本土文化,也有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开放的互联网体系让人们感到与世界的联系前所未有的无距离感。在这种形势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客观辨析所处的环境、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是教育者应首要考虑的问题关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提高分析研判能力的有效路径。哈尔滨医科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得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学校党委通过大量调研,全面启动“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建设。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通过领导班子、兼职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党员群众“手牵手”等措施,大力推进教师与学生的深入接触,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引领者、先导者。他们始终不断的追寻文化的先进性,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创新,培养坚定信念、继往开来的青年人才。(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