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上海海事大学留学生在沪书写“自己的故事”

[ 发表时间:2017-12-13 14:26:35   ]

中新网上海12月12日电 (许婧 吉娜)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在同一个图书馆自习,在同一个实验室做科研,在同一个体育场上踢足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选择到上海留学。

已与境外8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的上海海事大学,就吸引了一群爱中国、爱汉语的异国学子在这里认真书写“自己的故事”,品读和传递身边的“中国故事”。

穿汉服诵读中国诗词的“阿杜”

  来自巴基斯坦的Abdulsamad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杜文康,已在上海生活近5年的他喜欢同学称他为“阿杜”。

阿杜是中断在巴基斯坦一所很好大学的学业来到中国的,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小时候认识一个会讲中国话的人,觉得汉字很神奇,中国对我充满了很大的吸引力。”阿杜说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非常着迷。

  今年11月,阿杜代表上海海事大学参加了上海市2017年留学生中国诗文诵读大赛暨展演活动。舞台上,阿杜一身汉服装束,朗诵了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染了在场的观众,给评委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获得了人气选手优胜奖。

谈起在中国将近5年的学习经历,阿杜称,为了学好汉语和专业课,他除了与海大师生多交流外,平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

明年就要毕业的阿杜目前在一家公司实习,他希望能走进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同时,谋划今后的人生。“我是学习物流管理的,走出校园,我想让自己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专业人才。”

“武艺超群”的袁超

来自智利的留学生David,中文名叫袁超。这位14岁就迷上中国功夫的小伙子高中毕业后申请到中国政府奖学金,2015年来到上海海事大学就读。

袁超一入校就申请加入了校武术队。在今年11月举行的“2017年上海市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中,袁超蝉联男子长拳冠军。

“中国功夫博大精深,我的教练非常好,武术队的队员都很专业,在海事大学学习非常开心。”袁超说。

在中国生活几年后,袁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武术有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袁超说,他不仅在中国实现了自己的功夫梦,也有更多机会学习了太极拳、棍术、传统拳等中国武功。“太极拳讲究对身体、情绪的控制,教会我面对复杂情况时仍有良好的心境。”

  通过武术,袁超在中国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也非常喜欢中国的美食。兰州拉面、四川火锅……这个吃着南美洲沙拉长大的小伙子,提起中国美食眉飞色舞,说经常会和中国的同学一起聚餐,不仅爱吃中国菜,还喜欢喝中国茶。

喜欢中国古典音乐的阮氏慧

“到中国去吧,学习汉语对未来很有帮助。”在叔叔这句话的鼓动下,2016年9月,19岁的阮氏慧从越南启程,只身一人踏上中国的土地。在上海师范大学完成一年的汉语学习后,她就读于上海海事大学。此时,她已经从完全不懂中文变得能够用流利的中文与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

阮氏慧说,她对中国的了解可谓一日千里:地铁四通八达、微信随时沟通、网络随时购物……生活的便利让阮氏慧很快爱上了中国,留学的经历也带给她许多前所未有的体验。

除了专业课的学习,阮氏慧平时喜欢听中国音乐,看中国电影,尤其喜欢古筝、琵琶等中国古典音乐和乐器。喜欢旅游的她,计划在留学期间,走遍中国。

在谈到与中国朋友交往时,阮氏慧说,“大部分的中国朋友会很害羞,我也学习他们的方式,所以我们是互相害羞,然后开始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