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中新网湖北 湖北新闻网 鄂州:政府购买服务 村(社区)法律服务全覆盖

[ 发表时间:2017-12-11 10:47:05   ]

湖北日报讯 “为了我这一家人,张琳律师跑了不少的路,没喝我一口水,也没吃一餐饭,太感谢她了。”对驻村律师张琳,鄂州长港镇峒山村村民老陈满怀感激。

原来,老陈的儿子在武汉打工,从工地下班骑车回家的途中,因严重交通事故抢救无效身亡。驻村律师张琳及时介入,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及时和武汉工地单位取得联系,争取工伤赔付。面对以不懂法律为由回避问题的老板,律师张琳多次往返武汉鄂州两地,从人情和法律角度,指出该企业在此次事故中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出示法律依据及赔偿清单资料。经过多轮谈判,最终争取到赔款35万元。

这,是鄂州市推行“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的一个缩影。“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是鄂州2014年以来推进的一项满足广大群众法律需求的民心工程。鄂州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法治鄂州建设步伐,建立覆盖城乡的基层法律顾问服务体系,该市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市382个村(社区)各配备1名律师,零距离服务基层组织和群众。

鄂州市委书记李兵说,“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是法治惠民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此项工作,驻村(社区)律师依法、及时、高效地为村(居)委会和村(居)民提供法律服务,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现“一村(社区)一律师”全覆盖

2014年,鄂州市委书记李兵专题听取该市司法局工作汇报后,要求在律师进社区成果基础上,推行“一村(社区)一律师”,并先后2次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项工作专题研究、专项调研。李兵说,要通过开展“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让法律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到基层去,在全民普及法律知识,把整个社会治理导入法治轨道,进而把鄂州市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素养提升到较高水平。

2015年1月9日,鄂州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实现“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方案》,给全市382个村(社区)全部配备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实现了村(社区)法律服务全覆盖。

2016年,鄂州市政府办公室再次出台文件,规范和推进新一轮“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该市从村(社区)实际出发,规定“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服务,主要是预防性和公共需求等基础性服务,包括法治宣传、协助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参与涉法信访、实施法律援助、指导法治建设、协助矫正帮教等。律师每月定期到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室工作1天,每季度在村(社区)组织安排下至少举办1次法治讲座。对具体的法律服务需求2个工作日必须提供服务,遇有急难事,特别是突发事件,律师必须及时服务。

2017年,鄂州市司法局针对航空都市区拆迁项目法律需求较多的实际,在航空都市区核心区打造“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服务升级版——按照“一村(社区)一律师”的要求,为10个拆迁安置村各配备1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律师到驻点村值班由原来每月不少于1天“升级”为平均每月不少于6天,切实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多的法律需求。

政府购买法律服务 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服务费用列入财政预算,采取询价方式面向市内外律师事务所进行采购。”该市司法局局长朱志勇介绍,根据调研,2015年该市驻村(社区)律师服务费偏低,除去交通费等成本支出,所剩无几,不利于调动律师工作积极性。2016年,为充分体现律师价值,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鄂州市启动第二轮“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时,提高了律师服务费标准:基础服务费分A、B、C三类,分别为6500元/年/村、7500元/年/村、8500元/年/村。

据了解,律师服务经费及后续管理费用由市级财政与区(街道)按8:2比例承担。经初步测算,382个村(社区)基础服务费为293.3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承担234.64万元。市财政每年拨付项目经费320万元,主要用于支付村(社区)法律顾问基础服务费、绩效奖励费及后续管理费等。当年度剩余经费作为奖励费用,对村(社区)法律服务年度考核分数靠前的村(社区)的律师,按全市村(社区)总数40%的比例给予绩效奖励。2016年度支付绩效奖励40.8万元,涉及驻村(社区)律师153人次。

全面考核 兑现奖惩精准化精细化管理 层层压实责任

鄂州市司法局成立了“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专班,每季度召开1至2次专班会议,研究解决驻村律师工作困难与问题。出台了《鄂州市“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工作规范》,实行市(区)司法局、司法所、村(社区)行政管理与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驻村(社区)律师行业管理“两条线”分工责任制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市、区、乡镇司法行政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村(社区),分片包干按制度管理。

该市司法局统一制作了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台账,要求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次提供服务时,认真填写提供法律服务的时间、对象、内容、方法和处置结果,村(社区)如实记录律师提供服务情况,做到一次一记、一事一记、一村(社区)一卷。建立了律师与村(社区)干部联动协调机制、律师到村(社区)服务电话报告机制,约束律师提供规范服务。为提升工作效率,在全省率先推行“一村(社区)一律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驻村(社区)律师服务网上考勤定位、考核管理、村(居)民向驻点村律师“一对一”在线法律咨询、反映诉求等,有效提升了驻村律师服务质量和效率。市、区、乡镇、街道均开通“一村(社区)一律师”微信群,制作驻村(社区)律师公示牌,加强沟通交流,推动律师驻村服务“阳光化”。为解决律师资源不足问题,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法律服务市场,该市司法局2016年从武汉市引进律师事务所2家,今年又引进律师事务所1家共14名外地律师参与这项工作。“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启动后,鄂州市司法局成立5个检查督导组,由该局负责人带队到各区、街道协调,形成各地督促各村(社区)重视这项工作的良好格局。将督查通报作为常态化工作,每季度通报管理系统监测和实地督查情况,对推进工作不力的单位和组织者特别是对定期服务制度落实不好、不尽职责、群众意见较大的驻村律师,在管理系统点名道姓曝光。

该市司法局每年度组织对驻村(社区)律师服务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考核评价;推行绩效奖励,对不按合同履责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实行末位淘汰,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对各区、开发区、乡镇、街道的法治建设绩效考核内容,确保这项工作规范有序运作。

今年,依照合同和有关规定,取消了4家违约律师事务所对律师服务村(社区)的数量超标及2016年度考核末位淘汰的6个包(乡镇)的承接服务资格;对2016年度考评分排后15名的村(社区)的律师,取消服务资格,扣减基础服务费近3万元。对履职不力的驻村律师加大惩戒力度,在2016年双方签订的法律服务协议基础上,今年与全市中标律师事务所续签补充协议,双方约定对考评分不及格或排全市后15名合格的村(社区)的律师,扣减相应基础服务费;对定期服务不到位的,按缺勤次数扣除相应基础服务费。通过加大制度和协议约束力度,驻村律师的履约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均有了较大提升。

律师进村化解信访难题的先进模式

全市71名驻村(社区)律师主动深入村(社区),在基层群众中担当起“法律知识宣讲员、依法维权咨询员、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多重角色。在基层,正在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省委政法委向全省推介了以基层为主导,组织律师进村预防化解新发信访的“源头预防鄂州探索”模式。

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驻村(社区)律师结合基层法律需求,采用集中培训、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形式,让群众在享受优质法律服务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这项工作从启动到今年10月底,该市驻村律师到村(社区)开展法治讲座2381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2万多人次。有了驻村(社区)律师,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遇到问题时,能够随时咨询律师,越来越多的村(居)民选择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法律服务更为便捷。过去群众看不见律师、找不到律师,不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推行“一村(社区)一律师”,通过驻村(社区)律师进村入户,宣讲法律知识,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律咨询,进行案例讲解,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大餐”。此外,驻村(社区)律师通过对经济困难且需要法律帮助的群众提供及时的法律援助,更好地解决打官司难的问题。今年初,某公司在未安置工人的情况下突然解散平石村加工点,被解聘的23名女工人集体扣押了公司送衣料的货车,向公司讨说法。驻村(社区)律师倪伟峰主动介入,向工人们解释扣押车辆的违法性,引导工人通过司法途径维权,并为23名女工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对于突发事件、疑难案件及群体性案件,驻村律师都随请随到,及时参与案件的处理,并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到今年10月底为止,全市驻村(社区)律师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35件。目前,群众遇到纠纷找律师咨询代理、基层干部调处纠纷征求律师意见已成为常态。

基层治理明显改善。驻村(社区)律师为村(社区)集体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新农村建设、集体合同签订等方面提供法律意见,协助村(社区)运用法治思维来谋划发展,把好法律关口,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在抗洪防汛期间,驻磨刀矶村律师包涛甫为该村与磨刀矶节制闸管理处之间的一起土地权属纠纷提供法律意见,依法维护受灾群众合法权益。到今年10月底为止,驻村(社区)律师为村(社区)审查各类合同2316份,为基层治理法治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洪利民)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