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十九大观察)十九大报告擘画“创新型国家”有深意

[ 发表时间:2017-10-24 10:42:35   ]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记者采访科技领域专家,从三个方面解读报告擘画“创新型国家”的深意。

——肯定以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验。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创新型国家一般具备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产出高。

中国科学技术部数据显示,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2%。2016年全社会R D(研究与开发)支出达到15500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1%。

“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增至2016年的56.2%,在经济爬坡过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中,科技创新为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说。

专家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不仅有“天宫”“天眼”“蛟龙”“墨子号”及国产大飞机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更在于形成重要的发展经验,比如中共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比如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比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这些经验有助于中国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点出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不足。

观察人士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内,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一剂“良药”;对外,是中国参与角逐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砝码”。

不过,建设创新型国家仍存在一些桎梏。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万勇提到,“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领域急需一部全面系统、科学完备、统领各单行法的基本法律”;再如,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管理评价体系简单僵化、浮躁之风挥之不去、全民科学素质严重落后等问题。

十九大报告“对症下药”,提出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指明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向。

十九大报告凝练出清晰目标,为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赋予科技界和企业界重要使命。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报告“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国科学院将紧紧围绕四类技术创新“打基础、补短板、强能力、抢先机”。他们还将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和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创造安心致研、潜心创新的良好条件。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说,过去10年间,中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数额从155.8亿元增加到670.6亿元。如今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入全面攻坚,更要发挥出科学基金增强源头供给、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引导科学家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难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谈及未来建设目标时说,到2020年,中国力争实现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年发射30次左右,基本达到世界航天强国水平。

十九大报告吹响的“创新集结号”也已深入基层,连日来记者的微信朋友圈出现两种“刷屏”。一类是报告中的“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引起科技工作者的共鸣;另一类是报告中的五个“强国建设”即“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让从业者备受鼓舞。(完)

(编辑:孙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