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三亚天涯区“候鸟”党支部书记罗九如的精彩人生

[ 发表时间:2017-09-19 09:13:48   ]

退休前,她是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所研究室主任;退休后,她是“海洋卫士”、2016年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这都与三亚息息相关。而最近人们称呼她,天涯区候鸟党支部书记。

好美一抹夕阳红

初见罗九如,是在一次保护海洋环境的公益活动上。一身朴素的夏装,头发有些花白,双目炯炯有神,看上去很有精神。

她在三亚“候鸟”圈内可谓是大名鼎鼎。

从跟随志愿者在沙滩上拾起垃圾;到登上渔船,劝导渔民保护海洋环境;到亲自撰写珊瑚保护建议、参与联合国红树林保护专项工程,并发起三亚海鸥召回计划。15年来,这位将毕生所学都投入到中国海洋事业中的老专家没有停下脚步,始终在为保护海洋生态奔走呐喊。

本是享受清静日子的年纪,但罗九如却喜欢“折腾”。2013年,相关部门组织出海进行休渔期效果考察。罗九如主动报名请缨。一条船上7个考察人员,就她一个老太太,颠簸15个小时,第二天才发现自己的膝盖已经被撞得淤青。

罗九如把这种“折腾”视为坚守。所以她敢为了保护珊瑚去“骂人”,敢多次召回海鸥失败后仍然坚持,敢在79岁高龄颠簸15小时出海考察。

近日,接受三亚日报记者采访时,在近2小时的访谈里,罗九如对记者说得更多的却是如何做好“候鸟”人才与党建工作。作为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罗九如在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她希望帮助“候鸟”群体找到组织。

见诸报道,很多人知道罗九如与三亚结缘于一段“救命之恩”。常年海上科考,罗九如的身体一直不好,曾经心脏停搏。2002年,她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南,最终定居三亚。而她的身体,也因为三亚良好生态环境,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

但很多人不知道,除却“海洋情”,让罗九如更积极参与三亚的城市建设,是因为一次党代会。2014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三亚市天涯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是三亚实施撤镇设区以来,第一个召开的区党代会。不同的是,这次党代会邀请了罗九如在内的两名“候鸟”列席,这在三亚尚属首次。

“以前,我们总是几个人一起做做活动,但这一次,我感到自己即使老了,但对这座城市,对天涯区仍然有价值。”罗九如真切感到这里是她的家,她希望尽自己所能,为这个城市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树立“候鸟”党员一面旗帜

2月10日,天涯区在三亚市率先成立天涯区人才工作站、候鸟党支部,为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罗九如成为天涯区候鸟党支部书记,她更忙碌了。

在接受三亚日报记者采访时,几个电话打进来,与她邀约参加“巩卫”监督巡查,沟通公益活动事宜……排好时间,罗九如很爽快地在电话里头一一答应了。

“有了党支部,‘候鸟’党员感觉自己有了一个家,很多人主动联系我们,想要发挥余热”,罗九如笑着对记者说,大多数“候鸟”人才,尤其是共产党员,都有奉献精神,是当地的财富。“候鸟”群体中有很多高层次人才,这些人如果用好了会给三亚的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秋冬季节都有约40余万“候鸟”前来三亚。过去,很多“候鸟”处于一种“三无”状态,无组织、无管理、无服务,他们需要一种集体认同感。三亚针对“候鸟”现象,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天涯区成立候鸟党支部,建立人才“一人一卡”信息台账,加强对“候鸟”党员管理,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文明等领域鼓励“候鸟”人才建言献智。

党建引领,发挥了“候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候鸟型”人才的带头作用。事实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举措。我们能从罗九如最新的报道里看到,她的人生正翻开新的篇章:

组织“候鸟”党员、专家代表前往天涯区文门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与10多位“候鸟”党员联名发表《公开信》助力“巩卫”;

“候鸟”党员、志愿者持续开展社区“巩卫”监督巡察工作,他们在市场、街道、商铺等地方进行巡察,发现问题后拍照上传到候鸟党支部微信群,群里工作人员及时将信息转到相关部门,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

罗九如还告诉三亚日报记者报道外的故事。古寨文门,奇石林立。调研组特意安排了一位地质专家前往,因地制宜,为村里如何做好奇石“文章”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后来,淳朴的村干部紧紧地握住专家们的手不放,希望他们再多到文门村,再多出“金点子”。(记者周才源)

编辑:陈少婷 有()人参与互动 这头黄牛突然上了海口快速路 交警追牛2公里(图)儋州4710万用于耕地地力补贴 申报截至10月20日海南省商务厅组团赴厦门举行会展业招商推介会辟谣:互联网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能代理申请?不可信!海口50位肢残人士获免费体检第26届世界脑力锦标赛海口城市赛将于10月举办海南生源地助学贷款新贷学生16000余名“工行海南省分行大行工匠人物榜”系列报道 本网官方微信 中国新闻网海南版权及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