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绿色咏叹——生态文明建设的福建实践

[ 发表时间:2017-09-15 19:58:37   ]

东海澄碧、闽江如练、武夷叠翠、土楼茶香……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前夕,一部《有梦的地方就有福》的福建形象片在微信圈“刷屏”。

“每一帧画面都可以当明信片”“蓝和绿的交响曲让人沉醉”“有种穿透屏幕的幸福感”……一则则留言,洋溢着对福建生态人文之美的惊叹与赞誉。

2016年5月13日拍摄的武夷山大峡谷景观。

八闽大地多山、多水、多绿,森林覆盖率长期冠居全国,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全优,城市空气优良率名列前茅,多年来,“清新福建”的金字招牌蜚声国内外。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优先已成为福建全省上下的理念共识和发展逻辑。

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每一分绿色都来之不易。“清新福建”的背后,是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人物和故事,是一项项与时俱进的试验与实践,“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福建发展新路,蕴含着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丰富启示。

久久为功:“火焰山”上崛起生态家园

850亩油茶、400亩毛竹、150亩黄栀子、700多只河田鸡、200多头生猪……苦干7年,闽西长汀县三洲镇农民兰林金在一片荒山上留下了让人惊叹的“绿色奇迹”。

在一次采石场爆破事故中,兰林金不幸成为双臂高位截肢、左眼失明的一级伤残者。2010年,已身患残疾7年的兰林金,把村里2000多亩荒山包下来,那是一片刚经历山林大火的不毛之地,夏天打赤脚会烫起泡,裸露的山石甚至能摊熟鸡蛋。

2014年8月12日,女工在“巾帼林”采摘板栗。福建省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土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1999年开始,经过省、市、县、乡镇妇联的共同努力,长汀县在河田镇露湖村建立了“长汀县水土保持巾帼林”1100多亩。(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

荒山变绿,既得益于当地政府“送种苗、送技术、送肥料、送资金”的全面支持,更是老兰“一粒汗水摔八瓣”的辛劳所致。老兰之所以这么苦干,是因为他深切体会过另外一种“苦”: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一场大雨、河田不分”的灾难景象频繁上演。15岁那年,从“光头山”上冲刷下来的泥浆摧毁了他家等待上瓦的新土房,老父亲因此抑郁而终。

“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筚路蓝缕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艰难掘进,长汀人民对“穷山恶水”的抗争从没停止过。本世纪初,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被列为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长汀以“人一我十、滴水穿石”的斗志和韧劲,揭开了全力治理水土流失的历史新篇。

经过10多年艰苦奋斗,曾经“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长汀,一座座火焰山逐渐消失,一片片绿色不断延伸……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的146万亩锐减到2015年底的39.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8%,全县21万人因此受益。

视野转向闽南东山岛,海边、路边、田边随处可见苍翠成荫的木麻黄——号称“风沙克星”的外来树种,记录着几代东山人为战胜风沙肆虐的不屈努力。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东山县的老书记谷文昌立下“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愚公志,一扎就是14年,在贫瘠海岛上广种木麻黄,也播下了绿色的希望。

今天的东山已经是“国家级生态县”,正在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岛”。告别风沙扑面历史的东山人,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方向瞄向了更加宽广的海洋——

几年前,东山的金銮湾海滩上遍布鲍鱼养殖场,杂乱的水管和密集的木桩绵延数公里,被人戏称为海上“蜈蚣”。

从2013年起,东山县对金銮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打击非法占用土地、林地、滩涂等行为,拆除沿海鲍鱼场、网寮等违规建筑上百处。与此同时,把海湾高潮位内侧200米划定为限建区,让金銮湾回归大自然。

在东山县铜陵镇大澳渔港内,船只在海面上穿行(2015年1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 摄)

“东山人世代‘靠海吃海’,主要是养殖和捕捞两条腿走路,今天‘海’的文章要出新出彩。”东山海洋生物科技园副主任施通池介绍,近年来东山县水产加工业迅速崛起,全县共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27家,每年加工水产近44.6万吨,成为全国水产出口创汇第一大县。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长汀的荒山披绿到东山的向海转型,闽山闽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八闽大地生态优势植成背后的久久为功。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始终走在全国前列:21世纪初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思想、2012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成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多年来,福建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节节攀升、持续领跑: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60.5%,提高到目前的65.95%,持续保持全国第一;主要河流I-III类水质比重从2000年的73.4%提高到目前的9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设区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98.4%,比全国水平高19.6个百分点……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说,福建优美的生态环境,既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全省干部群众长期以来共同维护的成果。“清新福建”既是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福建要把中央提出的“三最”要求作为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根本遵循和施政之要,不断塑造全社会的“生态自觉”。

为把“施政之要”落到实处,福建省已逐步建立起涵盖环保目标责任制、干部绩效考核、问责审计、环保督察等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督政”体系,明确地方党委政府要成为呵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和核心力量。

——夯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由省委书记、省长与九市一区党政“一把手”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并向省直有关部门下达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制定出台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规定,明确52个部门130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划定环保“责任田”。

——优化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环保工作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取消包括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内的34个县GDP考核指标,把考核的重点放在生态质量、扶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上。

——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制定《福建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行分类审计评价,将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强化督查问责。出台《福建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2016年完成3个设区市的环保督察,问责74名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今年将继续对其余地市开展督察。同时积极配合中央环保督察组工作,认真整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目前中央督察组交办信访件结办率100%,整改率达到80%,已追责431人。

取舍有道:用制度力量推动绿色转型

今年6月27日,福建三钢集团公司三化公司合成车间最后三台高压机停止运行,标志着在三明城区挺立了近60年的“三化”生产线全线关停。

三化公司的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福建省三明化工总厂。该厂地处城市中心,周边城市设施、居民区密集,随着环保要求不断升级,“三化”身负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

作为老国企,“三化”高峰期人数超过6000人,管理岗位上走出过三个副部级干部,它的全线关停并非一路坦途,转机得益于两项环保制度创新——

为走出常见的“企业污染、政府埋单”困局,三明市从2015年开始试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三化公司去年投保环责险时,保险公司认为该公司地处市区,且液氨产品的环境风险极高,因此提高保险费率。

为落实“资源有价、环境有偿”理念,三明市率先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所有新建工业项目的排污总量指标不再无偿调剂,均需通过交易获得,可以出让、质押、变现的排污权由此从“鸡肋”变成了市场新宠。

据三明市环保局核算,全线关停“三化”,一年能减少废水排放470万吨,减少各类主要污染因子合计537吨,关停后腾出的排污容量通过挂牌出让,三钢集团换回了3000多万元的真金白银。

“三化”关停是三明市环保升级和工业转型的一个缩影。三明市环保局局长吴成球说,三明作为老工业城市,产业一度以钢铁、化工、造纸等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保历史欠账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4年初,三明市环保局在福建率先出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细则》,根据企业环保状况分“优秀”到“不合格”4个等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这一招让环保“差评”企业如坐针毡:有的被责令停产,有的被停止信贷,有的被暂停上市……以信用手段倒逼企业治污从他律转向自律,今年,福建首次对2247家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评价结果推送至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位于闽南泉州湾的石狮市,是中国休闲服装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包括5000余家服装及配套企业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近500亿元。然而,作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染整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也成了石狮的一大难题。

石狮市环保局副局长吴侯介绍,2011年底,该市开始陆续淘汰三大印染集控区内的62家企业、111台燃煤蒸汽锅炉,通过3年多的攻坚,集控区工业企业初步告别“燃煤时代”和“烟囱岁月”。今年夏天,石狮市又通过加大奖励、限时整改等多种手段将全市染整企业的燃煤锅炉和烟囱全部取缔。

承受一时之痛,换得长远之利。石狮市新华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胜利算了一笔账:以往企业一个锅炉房需要20多个员工轮流值班,一个月烧掉1300吨煤;现在用进口汽液染色机,仅用水、蒸汽就减少50%以上,接下来准备引入德国智能控制系统,生产的高端面料售价可提高一到两成。

这是2017年8月14日拍摄的中闽福建莆田平海湾一期海上风电项目的风力机组。(新华社记者宋为伟 摄)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福建省通过规划约束、源头管控、环保带动、市场倒逼等多措并举,构筑起治污清淤、节能减排的“绿坝”体系,挤出粗放发展水分,释放绿色牵引效应。

——优化绿色布局,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全省五分之二县市和197处区域列入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陆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列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创新红线管控制度,全省近48%的国土面积纳入红线范围进行保护,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609万亩。

生产与生态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面对这样的现实考题时,福建莆田市作出了“壮士断腕”的选择:一边是投资500多亿元和每年创税50亿元的高回报;一边是每天40万吨淡水消耗和35万吨污水排放的高代价,莆田市放弃“到嘴的肥肉”,把一个林浆纸项目改为农产品加工基地。

——聚集绿色动能。把试验区建设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一方面提升传统产能绿色化水平,综合运用阶梯电价、差别地价、等量淘汰、财政奖励等政策,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各项任务;另一方面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新能源、集成电路、物联网、大数据、石墨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二产。

以“生产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福建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价值,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丰富成果。

截至今年6月末,福建省内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1640.28亿元,同比增长12.58%;仅上半年便实现从高污染、高能耗和高环境风险行业累计退出贷款110多亿元;从去年底起启动运行福建碳排放交易市场,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碳汇纳入其中,半年多来累计成交金额超亿元;全面推行排污权交易,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单强表示,福建目前林业金融创新、环境权益交易融资、绿色金融市场和体系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正在形成一批具有可借鉴意义的福建经验。

一组数字见证了福建的绿色发展“分量”——有统计数据以来,福建万元GDP能耗水平累计下降50%以上、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累计下降30%以上,排放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四分之一。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以上。与此同时,福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全国前十、人均位居全国第七。

借绿生金: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红利

“因为盗伐,一年中村里就有7人被判刑,只要听说森林公安来了,村里的男人都四处躲。”说起20多年前的陈年往事,闽西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的老支书李永兴不胜唏嘘。

6月16日,福建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在展示林权改革后领到的林权证。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但因为林地产权不清、林业经营管理滞后,直至21世纪初,山区老百姓的涉林收入甚微,林区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林业生产力受到严重制约。

“守着青山却难致富”,一场“破天荒”的改革试验因此在捷文村点亮火种。2001年6月,在没有上级红头文件的情况下,武平县把捷文村2万多亩集体山林“平均分给农户”,并在次年推广到全县。不到两年,福建在充分总结武平等地经验基础上,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0多年来,福建林改以促进“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为目标不断向前推进。

改革总是不断解决旧矛盾,又迎来新问题。近年来,生态优先理念下林木采伐政策不断收紧,“砍树生财”的传统林业生产经营模式面临时代新考验。

武平县岩前镇迳田村农民梁汉才林改后承包了2000多亩山场,经过多年管护,部分林木已经可以砍伐,按市场价可获利上百万元,但受制于生态限伐政策,他的林子“一棵树都动不了”。

老梁的苦恼在2015年迎来了转机,这一年,福建省开始实施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试点,梁汉才的400多亩山林最终以60多万元的价格出让给县里一家国有公司。

梁汉才说:“比直接砍树卖钱少了一些收益,但也省了很多麻烦;最重要的是,水源区里的林子保留下来了,也算给国家做了小小的贡献。”

“国家得绿、林农得利。”林改带来了生态与经济效应双赢的可喜局面,以武平为例,全县林木蓄积量从2001年的910万立方米上升为2016年的2179万立方米。全县林农人均林业纯收入3560元,比2001年增加了8倍;林业收入比重从2001年的16.6%提高到2016年的26%。

福建省林业厅林改处处长徐文辉说,10多年来,林改不断与时俱进,激活了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变,莽莽群山从“不开门的绿色银行”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水库、钱库、粮库”。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造福一方百姓的聚宝盆,然而,囿于时代局限和路径依赖,环境保护与民生现实之间时常发生冲突。

2016年9月21日,游客在建瓯市房道镇千竹园游览。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的福建省建瓯市,近年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开发笋竹科技产品、发展竹林旅游观光等措施增加竹业附加值,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新华社记者张国俊 摄)

闽北南平市,地处福建母亲河闽江上游。但长期以来,南平局部地区生猪无序养殖造成了严重污染:该市延平区30条小流域有20条水质为劣V类,污粪横流的长万水库被称为“全省最大的天然化粪池”,污水流经的农田有的甚至都种不了庄稼。

面对日益恶化的污染之痛,南平市狠下决心,展开了一场雷厉风行的治污行动,从今年2月起,全市拆除养殖场7163家,削减生猪293万头;其中延平区拆除4468家,削减生猪216万头,短短几个月,南平市辖区内劣V类流域从原来20条减少到2条。

生猪养殖一头连着环保,一头连着民生。南平市的治污行动不是“一关了之”,而是坚持堵疏结合、以转促治。一方面对境内可养区探索建设“生态化、立体化、模块化、智能化、防疫化”的“新五化”现代立体生态养殖小区,目前,6个重点乡镇总投资3.2亿元的8个生态养殖小区,下半年建成投用。

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引导退养户大力发展光伏农业、林下经济、果蔬花卉种植、乡村旅游等,在绿色产业上开辟新天地。目前退养户转产3170多户,占比达70%。

在推进生态文明改革试验中,福建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摆在优先位置,通过环境整治、产业带动、生态补偿等增进群众的绿色福祉,努力拓宽绿色惠民、富民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让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和绿色发展的让利方共享发展成果:

——着力整治老百姓“身边的污染”。针对小流域水质下降、水环境“毛细血管”淤塞问题,2016年7月出台《福建省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小流域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到90%以上。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把小流域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力争年度有效投资超过20亿元。

——加快补齐农村环境建设和治理短板。为摆脱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窘境,福建制定实施农村污水垃圾整治提升三年工作方案,仅2016年,全省就投入21亿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目前,全省超过60%乡镇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0%以上乡镇建成垃圾转运系统,50%以上村庄建立了垃圾处理常态化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破解“穷得山清水秀”的现实尴尬,福建建立起了覆盖所有重点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与地方财力、保护责任、受益程度挂钩的长效补偿资金投入制度。去年投入生态补偿资金近35亿元,大部分补偿到流域上游欠发达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

这是福建武夷山市上梅乡金竹村秋色(2016年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 摄)

福建省省长于伟国强调,今后,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要以“机制活”为牵引,推动改革成果落实到每一座青山、每一条绿水、每一片蓝天、每一座民居和村落上,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