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车驾管新政渐次推行 办理业务越来越方便了

[ 发表时间:2017-09-14 11:28:18   ]

程正鹏,国企职工,懂车、爱车的“80后”,跟车有关的一切,他都很关心。12年驾龄,喜欢开车上路时的感觉。目前家中有两辆车,均为夫妻二人代步车。

过去,在许多车主的眼里,车辆年检是一件既花钱又费时间,还受气的事。不少车主吐槽,“明明是新车,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去检测呢?”而不少黄牛则趁机招揽生意,声称“花钱就能达标”。在这种背景之下,2014年,非营运车辆6年内免检制度的推出,让广大车主再也不用担心费时费力排队检车了。

对于私家车6年免检的政策,私家车主程正鹏感触颇深。从2009年买第一辆车,到2012年为妻子购置新车,尽管时隔不久,但两辆车的审车经历却完全不同。

新政实施前 审车费时又费力

2009年11月9日,程正鹏从4S店把自己人生中第一辆爱车开回了家。“因为平时就喜欢车,买第一辆车时特别激动。”回想起那时的心情,程正鹏笑着形容,“那感觉就跟结婚把老婆娶回家一样。”

正因为如此,程正鹏对车极为爱护,有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修复,定期去保养。“保养得好,开了一年多,别人都以为是刚买回来的新车呢。”尽管如此,可是到了两年,还得去上线检测。“我平日保养得那么好,能有啥问题?年检对我来说就是交点儿钱,其实没有任何用处。”提到原来的年检规定时,程正鹏忍不住吐槽。

“花钱还是小事。”程正鹏说,更让他感到糟心的是又费时间又费精力的审车过程。程正鹏回忆,每到年审时,上线审验、尾气审验,可能一天都办不下来。填表、缴费、上线,别看就这么3个步骤,几乎要耗去大半天时间。“每次去检测线,都是大排长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排队上,而且还不能离开。”他说,很多车辆检测线和尾气检测线不在一起,车主完成两项检测,要来回奔波。这还是建立在车况良好的情况下,如果有点儿小毛病,审验不过,这样的过程又要再重复一次。

如此费时费力的车辆年审,让很多车主最终选择找黄牛代审。“其实,就是图个方便,不然为了审车还得请假,太不方便。”程正鹏说。

新政实施后 6年内免检,既省时间又省钱

2012年9月,为了妻子上班方便,程正鹏给妻子也购置了一辆小排量的代步车。两年到头,眼瞅着这辆车也要面临审验。没想到,一个新规出台让他乐了,9月1日开始,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汽车6年内可以免检。

按照新规,车主在没有交通违法记录的情况下,每2年提供交强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免征证等材料后,可直接申领检验标志。只要在2010年9月1日(含)之后注册登记的私用汽车,就可以享受免检政策。可2010年8月31日之前注册登记的私用汽车,仍执行原检验规定。

尽管自己的车已经无缘免检了,但按照新政,妻子的车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都不用上线审验了,再次审验的时间将推迟到2018年9月。“一次年检花费100多元,这笔钱能节约下来了,再加上检车之前的保养费,起码节约1000元,虽然钱省得不多,但时间却省下不少。”程正鹏说。

到了今年,妻子的车已经审验过两次了。“每次都是她自己去办的。”程正鹏说,相比自己当年繁杂耗时的审车经历,妻子的这两次车辆审验,简直太轻松了。只要车主拿上身份证和行车证,去了车管所直接就可以领取免检标,非常方便。如果车主本人有事,还可以选择由他人代办。程正鹏说,6年免检的新政,给车主省去排队年检的次数及时间,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尽管第一辆车没有享受到6年免检的新政,但程正鹏还是感觉到,审车越来越方便了。“现在上线检车可以提前预约,选好时间直接过去,都不用排队,随到随检。”去年,他就是微信预约的上线检测,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的检测就全搞定了。“这样的速度,原来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程正鹏笑着说。

规范行为优化服务 办理车驾管业务越来越方便

其实,程正鹏感受到的变化,只是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交管部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着手,通过进一步规范行为、优化服务,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而在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车驾管业务中,交管部门渐次推出新政,也让大家感到实实在在的便捷。

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全面推进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清退脱钩,机动车上线检测更方便。

扩大新车上牌免检范围,对所有新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办理注册登记前全部免检。

机动车省内异地检验无需办委托检验手续,试行机动车跨省异地检验,异地车主再也不用特地来回奔波。

机动车号牌保留时间调整,从原来的使用3年才能保留,到现在使用一年就能保留,心仪的爱车号码可以终身使用。

……

删繁就简,服务车主和驾驶人,不止于车管改革。随着自主约考、自学直考的渐次推行,排队长、学车难、约考难……昔日驾考模式的诸多不足也逐渐成为历史。

车驾管业务的变革,在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中悄然发生。

本报记者 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