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沈建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打造快速救治通道

[ 发表时间:2019-04-05 10:50:18   ]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王琦报道 为了构建高效、便民、惠民的急诊急救服务体系,沈阳市重点建设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包括小儿气管异物救治网络、胸痛中心、脑卒中急救地图、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以及创伤中心。通过在指定医疗机构建立高速快捷的救治模式,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昨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医疗机构介绍了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的建设情况。

小儿气管异物救治医院:

抢救成功率100%

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尽早诊断和取出异物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目前小儿气管异物已经是小儿致死和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此,沈阳市在医院申请、实地考核基础上,综合评估医疗机构小儿气管异物救治能力,向市民优先推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市儿童医院和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4家医疗机构为小儿气管异物救治医院。

四家医疗机构完善院内急救流程,畅通绿色通道,全面提升小儿气管异物救治水平,截止2018年底,共救治37例小儿气管异物患者,抢救成功率100%,其中14例为外地来沈就医患者,目前,沈阳小儿气管异物救治网络初步形成。

胸痛中心:

缩短心梗患者救治时间

根据2016年中国心血管报告,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建立胸痛中心就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为此,沈阳市建设了6家经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确定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7家医疗机构为胸痛中心建设单位,建设胸痛中心,可实施院前急救和院内绿色通道无缝链接,可以通过微信传输,救护车预谈话直达导管室,大大缩短救治时间。

以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为例,急性胸痛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从建设初期的13.39分钟到目前的5.13分钟;急诊术前谈话时间从近半小时到目前平均11分钟;“门球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介入手术的时间)从146.33分钟缩短到62.57分钟,最短的“门球”时间为31分钟。

沈阳市卫健委表示,胸痛中心运行以来,救治核心作用逐步显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增加78.5%,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增加一倍,急诊介入手术量增加85.3%,远程心电图传输比例增加23.65%,双绕(绕行急诊和CCU直接进入导管室)患者比例增加12.74%。

脑卒中急救地图:

实现“三个1小时”急救时间窗

由于不能及时识别发病,延误转送等原因,脑卒中作为全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严重威胁着居民身心健康。

为此,沈阳市卫健委于2017年在全省率先公布卒中急救地图,为东北首家。目前,形成了25家救治定点医院+1个质控中心+120急救网络构成的脑卒中急诊急救体系,覆盖全市700余万人口。

通过快速高效的急性期脑血管病救治模式,实现“三个1小时”的急救时间窗。即发病到呼救不超过1小时,院前转运不超过1小时,入院到给药不超过1小时。

数据统计,2018年卒中急救定点医院溶栓共计1500余例,增长220%;患病发病至用药时间由发布前的254.33分,缩短至214.77分,缩短15.6%;近一半的医疗机构控制在180分钟以内。此外,2018年卒中急救定点医院行血管内治疗共计590例,20%的医疗机构将患者入院到穿刺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

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针对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制定应急预案

在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方面,目前,沈阳地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已达19家,其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2家单位为省级抢救中心,还有市级抢救中心单位5家,县级抢救中心单位12家。

各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针对孕产妇常见高危因素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痫等制定了抢救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抢救程序和规范,畅通绿色通道,例如沈阳市妇婴医院通过开展模拟实训来提高抢救能力和水平,沈阳市儿童医院建立了区域性医疗救护平台进行危重新生儿救治和转运。

创伤中心:

年底前再设3家市级创伤中心

沈阳市卫健委介绍,创伤中心主要承担意外突发事件、公共性群体伤害事故等导致的危及生命的人身创伤性疾病的救治任务。目前,沈阳市确定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等23家医疗机构为首批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前不久,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成立沈阳市首家胸部创伤中心。

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将实行整体化管理,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将院内急诊、相关外科专业、重症医学科进行系统化整合,统一调度,将院内施救和危急重症监护救治组成无缝连接的救治链,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全面的综合救治。

到2019年底,沈阳市将再设置3家市级创伤中心;并力争以区为单位,每区确立建设1个区级创伤中心;力争在每个县域内,确立建设1个县级创伤中心。保证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畅通,建立创伤快速救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