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民族团结花正艳 和谐春风暖河湟

[ 发表时间:2019-04-04 10:23:59   ]

海东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块黄河和湟水冲刷出的美丽谷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土地上,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的四成以上。各民族互帮互爱,水乳交融,共进共荣,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华丽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

创形式 民族文化水乳交融

这个春节,“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让海东各族老百姓和省内外游客共同过了一个欢乐喜庆的年。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垣新区“刀山会”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千年文物展“真颜”,从青海回族拉伊大赛到千人共品腊八粥、共尝柴火鸡……浓郁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呈现出各族人民一家亲,欢欣鼓舞度新春的祥和景象。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青海年·醉海东”中,海东市坚持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与商贸、旅游相结合,集中展示优秀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丰富的农村土特产年货和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在活动形式上,坚持文化活动专业演出与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相结合,精心打造富有海东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展现了全市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风貌。

在循化,撒拉家宴实物巨型展台惊艳四方,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国家级非遗文化藏族螭鼓舞靓丽登场,浓郁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在化隆,射箭场上回族阿爸和藏族汉子同场竞技,激活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因子;古老的藏族情歌拉伊响彻群科的天空,优美的旋律吸引了不同民族的群众蜂拥而至。在民和,几近消失的“上刀山”非遗展演让各族群众大饱眼福;在互助,香飘四溢的青稞酒惹人醉;在平安,横空出世的平安驿袁家村火爆了整个春节;在乐都,大手笔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无不激荡着海东各族人民的一个共同的心声:这个春节属于各族人民。

除此之外,海东市注重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中,努力提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通过举办河湟丝路花儿艺术节、河湟地区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循化县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海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民和桃花节﹑互助丹麻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西北五省(区)赛马会、互助冰雪文化欢乐节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构筑起了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不难发现,民族文化通过一场场文化体育活动相互交流、水乳交融,而且汇聚成了一种团结进步的新精神,这种精神给海东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将各族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竖立起了海东最具时代特色的精神丰碑。

树新风 移风易俗凝聚共识

陈规陋习逐渐破除、城乡环境整洁有序、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去年以来,海东市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营造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采取有效措施,大力遏制农村“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不良社会习俗,社会正气得到了弘扬,民族新风得到了培育,全市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各族群众团结进步的精神基础进一步夯实,凝聚起了建设新海东的强大合力和向心力。

平安区古城乡总门村是个回族村,1月11日,村里张海山家十分热闹,原来张海山的女儿即将出嫁,今天是男方家来送礼的日子。张海山原本计划要彩礼钱16.5万元,因为彩礼太高,男方家东拼西凑半个月,却迟迟没有回话,婚事一时陷入了僵局。这时正赶上乡上出了移风易俗的新规,在村红白理事会的多次沟通下,彩礼钱降到10万,这桩好姻缘促成了,两家人都喜上眉梢。

像张海山这样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的群众在海东并不在少数。

为了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把反对高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陋习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出台《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就婚庆事宜提出具体要求;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积极推进移风易俗试点工作,出台《互助县农村红白事标准参照指导意见》,对结婚彩礼、办席规模、随礼标准等予以上限控制;乐都、平安、化隆等县区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根据各地区实际,在充分尊重民族风俗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指导意见。

去年以来,海东市将移风易俗纳入全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以市、县区为主导,以村镇(社区)为重点,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同时,注重对回族、土族、撒拉族、藏族等聚居地区和脑山地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在倡树新风、移风易俗、崇尚节俭、扶贫助困、民族团结等方面进行宣传引导,用文明乡风夯实各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础。

循化县以乡镇、村社为对象,累计组织各类宣讲大会71场次,曝光反面典型,群众对移风易俗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乐都区、互助县充分利用广告牌、文化墙、宣传栏、标语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新风等,同时征集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贤孝、花儿、三句半、快板等曲艺节目,让广大群众自唱自演,用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平安区、化隆县、民和县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宣传全县先进模范,用现代传播手段涵养文明乡风。

移风易俗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婚事新办434户,丧事简办387户,喜事小办1480户,简化程序 575项,有效改善了以往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文明行为,文明新风在海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市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的文明新风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力量。

举旗帜 健全机制引领创建

海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被誉为“青海的缩小版”,是全省第二人口大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0.1%。海东两区四县中有4个民族自治县和19个民族乡,其中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和土族自治县。各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比较突出。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均有信教群众和批准开放的活动场所,特别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影响深、分布广。全市共有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057座,占全省寺院总数的53.56%。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十世班禅、十四世达赖喇嘛和爱国爱教宗师喜饶加措大师就出生在海东。

也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海东多民族交错杂居,文化多元交融,经济相互依存,情感兴衰共荣的特有市情,也决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海东全局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民族团结进步,须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在决胜小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拓展、升华,使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结出更加丰硕之果?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海东市积极探索创新,着眼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两个共同”工作主题,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宣传贯彻民族政策法规为主线,以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关键,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摸索出了符合海东实际的创建模式。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