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测评狮

[ 发表时间:2017-08-03 13:54:40   ]

范  冰:两年前的《增长黑客》一书第一次在国内比较系统地将 Growth Hacking 早期阶段(所谓互联网上半场)的各种奇技淫巧的玩法进行了梳理普及。然而事后反观,当时书中的许多方法只是简单地停留在”道、术、器“的“器”层面,也就是偏具体实操过程中的小伎俩、小手段(这当然跟成书的时间点以及我个人的认知阶段有关),而没有从更高层面上对如何系统地创建增长模型、组建增长团队、树立增长意识进行介绍,以至于这两年在具体项目运作、对外咨询、培训分享中,不少增长领域的负责人不断追问,这也是促成我接受出版社邀请,再写一本“增长黑客”相关主题作品的直接原因。
这次的《增长黑客实战》不是《增长黑客》的升级版,而是互补产品,两本书共同构成了对 Growth Hacking 的完整解读,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我希望新书读者能够借此打消阅读上一本书中产生的疑问,对这一热门概念有更完整深入的理解。

测评狮: 《增长黑客实战》这本书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希望向读者表达哪些观点?

范  冰:第1章阐释了如何在起步阶段检验你的商业计划,以及什么样的增长才是科学合理的健康增长。本章用犀利的言辞批评了一直以来人们根深蒂固的某些关于创业的理念,并且就何时开始扩张、如何增进用户认知提供了参考依据。
第2章完整地介绍了如何在企业内部搭建增长团队,包括硅谷科技公司的增长团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增长团队内的成员角色、日常工作、组织架构、典型特征、考核机制、招聘等。同时本章也就跨国公司国内落地事宜提出了建议。
第3章就增长团队如何提升协作效率提出建议,从如何利用AARRR流量漏斗模型提升转化率,到如何寻找团队内部的北极星指标并创造属于自己的增长模型,以及内部协作流程应当遵循的科学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第4章重点强调“数据驱动”这一增长团队赖以行动的基本准则,并就数据的价值、指标、常见分析方法及数据科学家的技能要求等分块探讨,并以实战案例的运用加以深化。
第5章是对用户心理洞悉的详尽剖析,提供了用户画像的重要性、原则、实践步骤等操作指导,同时用在产品层面介绍了如何快速让用户达到惊喜时刻并制造病毒传播的心理学小技巧,以及探讨现代科技如何绑架用户的心智。
第6章主要涉及增长黑客营销中的技术环节,重点围绕三项主要的技术手段——爬虫抓取、A/B测试、深度链接展开,各自介绍了对应的概念、思想、价值和一些工具技术的应用实现。本章还推荐了作者常用的第三方工具技术方案,旨在为读者开启思路,寻求最高效的轮子来解决实际问题。

测评狮:为什么觉得,在当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浪潮下,“增长黑客”这个群体是产品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角色?

范  冰:2010 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这一波爆发已渐平息,过去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的增量时代悄然落幕,眼前铺开的是增长放缓、亟待精细化运营的存量时代。增长作为任何时代创业型公司自始至终的主题,在中国新常态下自然被赋予了更深重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中国如此,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当下,增长都是第一要务,以至于今年四月可口可乐公司甚至宣布将取消 CMO 这一岗位,取而代之的是首席增长官(Chief Growth Officer,CGO)。
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增长黑客”的价值。尽管全世界(以硅谷科技公司为代表)范围内的确涌现出不少成功的增长黑客案例,但更应该认识到,与其说它是一种新兴的岗位,毋宁说它是一套工作流程、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营销哲学,它背后代表的是以数据驱动增长的精细化运营理念,而这一理念是可以贯穿在其他岗位日常职责中、甚至迁移到非互联网领域的。
另外,增长黑客不是一个人战斗,更多是团队作战。一个靠谱的增长团队,是一群术业有专攻的个体共同组织起来,承担增长的职能,包括数据分析师、工程师、产品经理、营销和运营人员等。他们都可以被视作“增长黑客”。

测评狮: 书中提到“产品的生命周期”,我们理解,是希望在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的全周期利用各种数据的挖掘分析方法,优化产品设计和研发,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准确?

范  冰:算是比较准确的理解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产品从早期立项直至问世初期,数据量是很少的,许多人认为这没法进行数据分析。其实也是可以的,首先对于市场机会的判断和需求强弱程度的理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最常见和懒惰的方法是基于各类分析报告(也就是麦肯锡、BCG 最喜欢做的那类数据报告 PPT 的形式)做桌面调研。另外,项目早期的定性分析(用户访谈、调查表、可用性测试等)也算是一种数据分析方法。
当然,话不能说绝对。我们也不能忽略,有一些产品直觉非常棒的人士,善于跳脱死板的数据,以创造性的方式开创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产品以及微信的每一个大版本莫不如此(但良好的产品感觉其实也是大量摄入数据分析反馈形成的条件反射式的直觉能力啊)。

测评狮:正如您书中所述,有很多手段、技巧可以帮助优化产品设计与开发,例如嵌入式代码,A/B测试,脚本自动化运营,交互设计等等。这其中,您认为最为有效的是哪一种?或者说是“增长黑客”的独门秘籍?

范  冰:没有所谓绝对的“最为有效”,有的只是在某种特定语境、需求场景以及给定资源的条件下,相对有效的方式,并且不同类别的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适合的增长黑客独门秘籍也不径相同。这也是我既《增长黑客》之后撰写《增长黑客实战》的目的,我希望大家明白增长黑客整天在折腾的,不是一堆很 tricky、sneaky 的 hacks,而是更加系统化、模型化的流程方法。如果非要寻找一劳永逸的普适性思路,我认为当今时代就是基于数据分析寻找增长策略,因循这条思路你有可能持续性地输出增长的 hacks。

测评狮:作为A/B测试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行者,有哪些A/B测试有效应用的典型案例?

范  冰:微软公司曾经测试 Bing 浏览器在不同配色方案下的点击转化率,在 A、B 两套方案的色差微乎其微(肉眼几乎无法分辨,只有在蓝/灰的饱和度上略有不同)的情况下,其中一种每年能为微软额外创收 4000 万美金;亚马逊也通过 A/B 测试不断调整自营信用卡业务广告的位置,发现在购物车确认下单页面放置,额外增加了 1 亿营收;当然政坛的经典案例还有奥巴马选举团队利用 A/B 测试确认放置“合家欢”比“美国国旗”的点击转化率更高,希拉里的选举团队通过 A/B测试让捐款页面在流量不及特朗普的情况下捐赠转化率反超等等。

测评狮: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A/B测试还可以用到哪些领域,为用户带来哪些效益?

范  冰:在App的用户获取、激活、留存、付费、推荐等环节,都可以通过A/B测试有效提升转化率、留存率等核心指标。以活动落地页为例,许多App都会通过H5形式的落地页进行商品促销、新用户获客、推荐新用户注册等活动,通过Testin A/B测试的H5可视化编辑模式,产品经理和运营负责人可以很方便的创建多个版本的H5落地页,并通过用户分流、数据统计来进行科学的A/B测试,从而选出转化率最优的落地页,有效提升活动的运营效果。 除此之外,Testin A/B测试还支持微信小程序、后端算法的A/B测试。
因此,对于现阶段的A/B测试,产品平台已经不是瓶颈。应用的场景除去产品常规迭代优化以外,针对运营活动以及落地页的版本选择,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根据我了解到的金融客户,A/B测试最直接的可以为产品带来30%的转化提升,相对应的则是数千万的收入提升。

测评狮:您对未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方式,会有哪些期望和判断?

范  冰:远的不说(自己去看《失控》和《未来简史》,嘿嘿),我觉得五年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不再是一种“背景”,而是已然渗透到任何公司日常运营中,成为水电煤级别的基础设施,不再具有纯粹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因为所有公司都是)。未来善于利用线上数据改善线下传统经营模式的公司将能存续和发展,无法跟上这波时代演进潮流的公司势必面临严峻的挑战乃至消亡(从这两年陆续有传统巨头和曾经的明星公司倒下可见一斑)。五年后 30 岁以上互联网人士将面临转型的严峻挑战,光有互联网思维而缺乏传统商业一线业务经验的产品经理/市场/运营人员会很危险,出路是要么转型,要么成为 T 型的复合人才。最后,我个人希望能够利用五年时间在互联网领域树立一些 Growth Hacking 的成功标杆案例,并且将这一理念传导下沉到传统行业,让更多鏖战转型的传统企业获寻到新的增长点,毕竟互联网在产业全局中份额有限,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主要还是需要依托于传统实业。

《增长黑客实战》内容概括:

《增长黑客实战》一书是围绕硅谷前沿的增长黑客职业,讲解增长理念的树立、增长团队的组建、流程制度的创立、技术营销的运用等团队运营成功实战经验。作者以自身创业经验为蓝本,结合真实案例,并融入一些伟大创业者的智慧,创建了一套思考、验证和追求卓越增长的理论体系。那些想要验证自己的创意、解决实际增长问题和拥有成功事业的人,可以将《增长黑客实战》当成一套清晰的实践指南、一幅组建增长团队的指导蓝图,或者一套值得反复玩味的方法论,适合希望成功创业的CEO、公司经理、开发人员、产品经理和市场运营人员,以及任何有创意并且想创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