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砥砺奋进四十年 文化教育谱新篇

[ 发表时间:2019-03-25 15:50:45   ]

中新网山西新闻3月29日电(刘卫平)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乐,孝义好人、雷锋车队、文明让行、临县扶贫,一座城、一众人,望见繁华次第绽放,也将掌中温热传递四方……

文明建设 铸就一座城市的灵魂

走进孝义这座城市,总有一种精神的力量,温暖你我。

28年来收养孤残儿童80余名,“最美妈妈”李艳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从8岁起就侍奉瘫痪的妈妈,12年如一日用瘦弱肩膀撑起一个家,“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获得者杨国强的孝心和爱心感动了每一个人;80多岁高龄仍笔耕不辍,退休20年却从未停止工作,耄耋之年仍奔走于该市各地进行宣讲的老党员崔井凉,无论哪一种角色他都做到了尽善尽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人,但他们的身上却有着孝义人品格中最美的特质,折射着这座城市的美。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传播文明。该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与城市景观相融合,街道旁,文化墙上的孝亲敬老传统文化故事图文并茂;街头巷角,公园绿地,重点建筑物及周边,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识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和中国梦主题,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邀请乡贤、专家参与修订文明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并广泛刊播。充分利用广布该市的80余个道德讲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1300余期。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微博、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喜闻乐见的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给了更多人。志愿

服务、爱心活动的兴起,便是有力的佐证。2013年,孝义市志愿者协会成立,向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捐款100万元。“爱心送考”“蓝天救援”“义务理发”“老年义诊”等志愿服务品牌的影响力深入人心,成为这座城市爱的底色。志愿服务更是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这座城市的新风尚。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不断涌现,善行义举成为时代主流,一座崇德向善、幸福美好的城市正展示在越来越多人的面前。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孝义记忆的深处,我们依然看得到岁月移动的脚步。从郑兴割股、义虎救樵,到明清晋商以义制利的敬业进取,到民营企业家的转型发展、慈善助学,到每一个孝义人包容开放的大气,这座城市因“孝”“义”而兴,吸引了众多青睐的目光。

孝义市深入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载体,丰富内涵,着力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出敦亲睦邻、融洽祥和的浓厚氛围。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和《孝义市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启动马烽文学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科技馆、城市规划馆等总投资6.25亿元的“文化十馆”建设。

文化惠民,在孝义真正落到了实处。该市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市级图书馆、博物馆、17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过去三年,孝义实施“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等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幸福孝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巡演,开展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进校园活动,这一切,给群众带来切实的幸福感,也是孝义人民有目共睹的“公共福利”。

该市还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从2011年开始,每年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七夕等“我们的节日”和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纪念日,开展联欢会、文艺展演、传统庙会、非遗精品剧目展演、自乐班群众文艺展演、书法美术、摄影、剪纸及面塑作品展等十大系列文化活动。相关活动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年又一年》深度报道。同时,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健身活动场所达800多处,常态化开展的活动项目达60余项。

在孝义这座城市,文明的正能量已嵌入寻常百姓,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并构筑起文明道德的精神图谱。文明建设打造了城市的“筋”与“骨”,培育了城市的“灵”与“魂”,更凝聚了城市的“血”与“肉”,带来的是城市品质和文明素质的持续提升。

育才强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兴则城市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孝义市教育事业蹄疾步稳,行稳致远,在经济创强、社会繁荣的嬗变过程中,以其创新的教育理念、灵活的办学机制、均衡的发展态势和强大的发展后劲,在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中,在服务孝义经济建设、满足群众教育需求、培育国家建设人才中,刷新了一项又一项记录,跃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华彩乐章。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透视窗口,是衡量教育好坏的重要标尺。2018年6月24日,高考揭榜的喜讯在孝义激荡,人们沉浸在喜悦与骄傲之中。在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三年减少的情况下(比2015年减少2207人),该市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二本以上B类达线3327人,一本达线1001人。其中,600分以上83人,居吕梁各县市之首,其中650人以上10人,邢源源同学以680分的成绩夺得吕梁理科冠军,达清华录取线。孝义中学高二学生李昌荣以651分的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预录。这一组数字,充分证明孝义是一块培育人才的沃土;这一组数字,更折射出孝义教育攻坚克难、腾飞崛起的轨迹。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百废待兴,教育成为国家复兴的支柱和民族振兴的基石。孝义教育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从破旧的土房子到现代化校舍,从土凳土桌到多媒体教室,从无学上,到有学上,到上好学,四十年变迁,该市教育事业不断取得进步与跨越。

从“全社会集资、全民办教育”到“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孝义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市财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显著改善,整体办学规模不断扩张,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十五”期间,市财政教育投入累计达6.8亿元,社会力量教育投入近3亿元;“十一五”期间,市财政用于教育投入20亿元;“十二五”以来教育经费支出每年基本达到8个亿。

2000年以来,按照“高中学校集中城区、农村初中集中乡镇所在地、农村小学集中学区所在地”的布局调整思路,城区小学从90年代初的3所增加到8所,初中由2所增加到12所。全市普通高中全部进入城区集中办学。这一举措在推进高中教育普及的同时,发展重点由规模扩展向内涵发展转变。

2011年8月15日,崇文小学教育集团挂牌成立,以此为标志,孝义市开启了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依托全市范围内的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城区“名校+新校、名校+弱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农村学区制管理和九年一贯制办学以及城乡发展共同体等创新思路和办法,最大限度地扩展了优质教育资源。

从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划拨500万元专项教师培训经费,用于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当年就分批次派全市840名校长和骨干教师赴上海华东师大参加为期15天的高级研修。高额的投入、特别的举措,换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丰硕成果。

也是在2011年,“北京大学青少年素质教育与才能培养基地”在孝义揭牌。2012年8月25日,孝义市和北京师范大学签约,启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为该市培养了一支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话语权的名师、名校长队伍,培育一批在全国知名的品牌学校。

2014年9月24日,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孝义校区正式启用,开设了涵盖工学、文学、法学等七个学科门类的38个本科专业,首批3800名新生报到,胜溪湖科教文体园区建成,标志着孝义拥有了自己的高等学府,在形成幼儿园到大学完整教育体系的同时,将培养更多的高端专业人才,为孝义的民生幸福型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2016年4月,孝义市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把学生学业分数占比调低到30%,大幅增加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规范管理的分值,一增一减中,立德树人的育人观更加深入人心。

2017年12月7日,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部署会在该市召开。孝义教育进入全国基础教育第一方阵,成为区域教育发展新高地,在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征程中树立了新坐标。

2018年,孝义教育继续瞄准建设“山西领先、全国一流”教育目标,以“校长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提升、十五年教育一体化”三大工程为抓手,适应新的教育综合改革和中高考改革的要求,服务全市人民,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孝义教育四十年的发展变化,使孝义老百姓对教育的评价已不只是“满意”二字,而是发自内心充满了幸福感。沿着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孝义教育必将一往无前,开辟新境界,塑造新格局。

四十年沐风栉雨,四十年激流勇进。如果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一篇壮美诗词,那么民生定是意蕴丰富的题眼;如果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一曲时代赞歌,那么民生必然是其中最慷慨激昂的强音;如果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一幅美丽画卷,那么民生便是最炫目的点睛之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事无巨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见证了春风化雨的四十年,如今的孝义正站在新起点上,向着富裕、美丽、幸福的目标稳步前行,奋力谱写孝义转型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