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遥远的桥:北京医生的家书》桂林举行新书分享会

[ 发表时间:2019-03-29 15:29:25   ]

3月28日晚,《遥远的桥:北京医生的家书》新书分享会现场。欧惠兰 摄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29日电(欧惠兰)3月28日晚,《遥远的桥:北京医生的家书》新书分享会,在广西师大出版社独秀书房·旗舰店举行。作家、该书作者卢秋生与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凡一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伟林围绕这本书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感悟。

《遥远的桥:北京医生的家书》是一本父母写给儿女的家书。1969年,作者的父母作为医务工作者,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甘肃陇南一个叫作桥头的地方,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西北生活,从此开始与各子女之间的通信。父亲的这些信件,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当年的生活,反映了亲人间相亲相爱的日常往事,折射了时代镜像和家国情怀。

3月28日晚,《遥远的桥:北京医生的家书》新书分享会现场。欧惠兰 摄

卢秋生介绍,父亲的家信选编1970年至1990年20年间的内容,在甘肃陇南一个叫做桥头的地方,我们开始了二十多年的西北生活。那是一段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记忆。父亲的书信和母亲的回忆录,真实地记录了当年的生活。家书和回忆录的内容既有桥头和陇南的生活纪实,也有短暂返京的快乐。直到九十年代,父亲和母亲才返回北京,直到故去。

凡一平认为这本家书不亚于《傅雷家书》,在他的朋友当中,对卢秋生的印象温文尔雅,善良,朴实。如今卢老先生的精神财富仍留在我们身边。

黄伟林说,这本家书以书信的形式,向我们真实呈现了这个家,卢秋生先生的家书是很具体的一件件事情,以前书信的手稿是真实的不能更改的,这样一本书的价值,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珍惜文物,这本书让我们重新理解家,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的家,我们与亲人,兄弟姐妹,父母的关系。

3月28日晚,作家卢秋生为桂林读者签名。欧惠兰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传统书信已不再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社交软件。卢秋生希望读者通过家信可以产生共鸣,最宝贵的是我们的记忆由纸质固化得到传承,从书信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百姓叙事,家国情怀,如今到了互联网微信时代,多与家人在网上沟通,也会使人与人的距离拉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