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打造公共法律服务新样板— —我省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

[ 发表时间:2019-03-26 09:43:17   ]

全省94%的市州县、86%的乡镇、80%的村(居)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省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服务运行,“12348”青海法网上线运行,初步形成了以“12348”青海法网为中枢的网站集群,服务终端延伸至手机端、电脑端、电话端、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公共法律服务亭、微信端等;

公共法律服务提供智能服务,第一批39台公共法律服务亭和12台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已分布到51个人员密集、律师资源短缺的县、乡镇试运行,“青小律”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电脑端、手机端提供智能法律服务,可实现多轮问答,为群众提供可选择性法律意见。

这是来自省司法厅的一组数据。去年以来,我省司法行政机关按照“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统筹研究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工作改革方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更加便捷”的要求,努力为全省各族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积极探索具有青海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使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今年,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将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通过“三全” “四化”“六个转变”、“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三全”服务打破时空,公共法律服务普惠均等

全覆盖。着眼贫困地区和重点人群,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水平。我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深入推进三大平台一体化建设,力争年内各级实体平台全面建成、网络平台服务运行, “ 12348 ”热线平台全覆盖,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不留缺口。

全业务。支持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健全完善与有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及群团组织的协作机制,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与诉讼服务、社会服务的有效对接。

全时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大力开展智慧法律服务,加快“12348”青海法网功能升级,加大民族语言文字法律服务产品研发,扩大“青小律”机器人、公共法律服务亭的布局,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阻隔,服务边远农村牧区群众。

据统计,“12348”法律服务热线开通并上线服务以来,全省接听和转接服务9915条,提供其他指引性服务540条,转接“12345”政务热线238条,转接“110”非警务类事项92条,每日接听电话300余人(次),通过热线申请法律援助23件。

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发虎说,目前,省司法厅积极打造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亭,为广大群众提供就近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年前,通过西宁市海湖新区安放的公共法律服务亭视频咨询服务,成功受理了一起农民工维权讨薪案件,为陕西籍农民工杨某追回欠薪5万元。

“三驾马车”智慧引领,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精准

以需求为导向,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方式、内容和手段,以智能服务、在线服务和法律淘宝“三驾马车”为载体,加快探索“点菜式”的服务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

智能服务。构建青海法网“一张网络,两级平台”建设,服务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研发公共法律服务亭、自助查询机、智能服务触摸屏等自助服务终端产品,用于办事流程、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网点的宣传、导引和法律服务。通过“ 12348 ”青海法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开展掌上法律服务。

在线服务。以“12348”青海法网为中枢,建立两级法网平台和热线平台,开辟留言咨询、语音咨询、视频咨询、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时查询等法律服务,从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遴选法律服务驻场服务人员,参与法网平台、热线平台在线法律服务。

法律淘宝。进一步优化青海法网“法律淘宝”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按照社会公众不同法律需求,提供多元化法律服务。

“去年以来,青海法网着力打造“法律淘宝”,开辟了12大板块,200多项法律事项,后台海量信息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自助式查询、咨询等功能,基本满足社会公众多元化法律需求。”陈发虎介绍,目前,法网平台驻场服务人员930名,已入驻法网后台。其中律师600名、公证人员78名、司法鉴定人员25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77名、人民调解员41人、法律援助工作者107名、仲裁人员2名实时提供在线法律服务。

另外,记者了解到,为39台公共法律服务亭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有55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家律师事务所、2家公证机构和2家司法鉴定机构,参与全程在线法律服务。

“四化”建设有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便捷高效

均等化。着眼贫困地区和重点人群,加大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力。保障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重点覆盖低收入群体,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布局、服务供给、队伍建设、资金保障,消除法律服务覆盖盲区,不断提高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的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的程度。

多元化。拓展创新法律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成效导向,巩固拓展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提高专业领域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网络化。改革创新法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巩固提高司法行政全覆盖、全业务、全时空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分类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强化“一盘棋”思想,加快整合内部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大力发展“互联网+法律服务”。

标准化。全面建立法律服务标准体系,不断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制定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同步评价,在服务中即时评价、即时考核,做到随时评价、随单评价,服务一次、办事一次,就接受一次评价,实时收集公共法律服务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

陈发虎介绍,目前,青海法网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已完成二级满意度评价体系,即从服务态度、效率、环境、能力、廉洁五个方面评价,评价量224条,评价率12.28%、满意评价211条,基本满意评价10条、不满意评价3条,满意率为94.2% ,基本满意率为4.46%,不满意1.34%,回访率为100%。

“六个转变”打造品牌,公共法律服务无处不在

加大人财物投入,实现从不平衡不充分的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向各族群众普惠均等转变。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加大经费保障投入,结合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加大民族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和宣传教育,积极吸取外省市好的经验做法,固化有效工作经验,形成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保障广大群众的法律需求。

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实现从利用人海战术搞轰轰烈烈的街头宣传向智能精准的网上宣传、网上咨询、网上律师服务转变。积极开展“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拓宽智慧服务和人工智能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推进各类法律服务网上办理,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网通办” “全网漫游”。进一步完善网上服务运转机制,优化服务流程,畅通流转渠道,固化、优化网上办事功能,提升网上法律服务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简化服务程序,实现从繁琐复杂的系统准入形式向便捷高效共享转变。加强移动端功能建设,拓展移动端服务新形式,实现法律咨询、事务办理“掌上办”“指尖办”,向移动服务、随身服务、个性服务方向发展。

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从一时一事的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向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转变。积极推动各地将平台建设有机融入、适时嵌入本地区公共服务建设中,共建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政务资源,顺势、借势推进,发挥协同共赢效应。

加大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从政府单一服务向整合社会资源全方位开展法律服务转变。

加快整合司法行政内部资源,坚持统筹兼顾和“一盘棋”思想,将各类法律服务资源集中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协调全社会协同,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资源优势,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与社会服务保障对接,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大数据归集整合,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全面、完整归集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采集的法律服务信息,广泛集成仲裁、诉讼、信访、行政复议以及互联网、服务窗口等渠道获取的矛盾纠纷信息,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数据库,筑牢矛盾纠纷预警防范数据基础。加大与民政、公安、人民法院等业务数据信息共享工作力度,建立跨部门法律服务业务数据资源池。

完善工作机制,实现事后法律援助向事前法律服务保障转变。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把实现矛盾不上交作为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指导法律服务机构及时排查消除自身风险隐患,依法依规执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避免公共法律服务过程中产生新的矛盾纠纷。

陈发虎介绍,为给群众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法律服务,去年,我省出台了《公共法律服务基本项目清单(试行) 》《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意见》等办法意见,细化了25项公共法律服务基本项目,同时,进一步规范完善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三大平台建设运行和服务规范,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形成了平台建设一体化、职能任务窗口化、服务事项清单化、服务终端多样化。

“从网络到实体、‘线上+线下’层层推进,开展‘掌上’新互动,实现服务‘面对面’,法律服务更加精准快捷。”陈发虎说,目前,青海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满意度已经跻身全国前列,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司法部的肯定,下一步,将通过多项举措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着力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者:于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