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公众号   更新日志   视频教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购买记录      
微信新闻
本站新闻
互联网新闻

沙湾县人民医院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纪实

[ 发表时间:2019-03-22 12:55:43   ]

中新网新疆新闻3月22日电 每当人们走进沙湾县人民医院,都被这里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所深深感染,犹如步入一个民族团结的大花园。不分春夏秋冬,不论寒来暑往,一支支医疗小分队巡回在义诊的乡间小道上;充满温馨的住院大楼里,一次次由医护人员和各族患者共同参加的“公休座谈会”,绽放着和谐的医患关系之花;在医护人员和各族群众结对认亲的一个个农家院落,到处传送着血浓于水的佳话。

沙湾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由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10个民族组成。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9次蝉联自治区文明单位,2013年被评为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18年荣获自治区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中,医院党总支始终把“一家亲”作为贯彻落实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紧密结合,用心用力呵护民族团结常青之树,结出了团结、和谐、奋进的丰硕之果。

栽下常青树 催绽满园花

2016年10月,在沙湾县安集海、老沙湾、四道河子等4个乡镇的19个村队、387户不同民族群众的家里,迎来了一批批来自沙湾县人民医院的“亲戚”。2018年,医院干部职工又与14个社区的387户居民结成“亲戚”。把民族团结作为常青之树,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是全院干部职工融入血脉之中的不变信念。

树高千丈,从“根”培起。在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医院党总支以活动“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为抓手,夯实民族团结常青树的“根基”。

搭建“台子”,“三个亲自”推进活动常态化。医院“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对“一家亲”活动亲自安排、亲自落实、亲自督导,书记、院长自觉当好“施工队长”,定期深入结对认亲的村队社区,逐户检查“一家亲”活动开展情况,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医院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活动扎实有序推进。

用好“尺子”,压实责任,结对认亲制度化。根据结对认亲区域分布,将387名干部职工分成17个大组,每组1名组长和副组长,定期召开活动例会,查漏补缺,做到月有小结、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建立结对认亲走访台账、帮扶台账,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三挂钩”,实行“一票否决”,确保“一个不少,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全员参与”。

建立“朋友圈”,开设“微记录”,交流沟通长效化。全院387名干部职工都与387户亲戚建立了“朋友圈”,随时交流沟通,不论白天黑夜,只要“亲戚”有困难,都及时想方设法解决。在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融情•微记录”网络文化融情板块,及时报道“一家亲”活动中的好人好事。“朋友圈”成为干部职工与结对亲戚沟通联系的纽带,“融情•微记录”记载了干部职工们住村入户的点点滴滴。

一次结亲 终身结缘

在沙湾县人民医院干部职工的办公室里,都摆放着一桢结对认亲“全家福”照,灿烂的微笑,洋溢着深深的亲情,激励着每个干部职工,让一次结亲成为一世的情缘。

同住一个屋檐下,真情融入一家亲。全院387名干部职工走社区、进村队、入农户,与结亲群众见面,详细了解家庭情况,互留电话,热情走访、真情入户、亲情交流。2018年,全院分别制作连心卡、“全家福”、“三定计划”各387份,人手一册、户均一份。坚持做到“七共”,与“亲戚”共同学习十九大精神,共同学习党报党刊,共同参加劳动,共同参加家庭聚会,共同参加周一升国旗、宣讲会、联谊会、文体比赛等活动,共商致富门路,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一起走访入户,化解矛盾纠纷,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同在一片蓝天下,心心相印一世情。扎实推进“十项贴心活动”,开展了“心连心、鱼水情”党群连心活动,与结对认亲的村队联合开展了互学舞蹈、趣味运动会等联谊活动。春节期间全院干部职工与各自“亲戚”互相走动,举办家庭聚会,制作品尝不同民族的菜肴,相互了解饮食习惯。在各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各族干部职工纷纷走亲访友,与“亲戚”欢聚一堂,讲医疗惠民政策、讲全民健康体检、医疗保健知识,让亲戚感受到了温暖。

2018年秋季,医院党总支书记沈涛得知“亲戚”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她多方奔走联系单位,帮她解决了就业问题,在“亲戚”母亲生病住院时,主动为其母亲联系医生,陪送陪检。

院长陈伟在得知“亲戚”的儿子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时,主动帮助联系学校就学,“亲戚”的爱人身体不好,他主动联系医生,亲自制定治疗方案,直到痊愈。

主任医师卢培得知“亲戚”住院治疗费用不够,主动为他垫付1000元。结亲干部范金生得知“亲戚”创业缺乏资金时,主动为其垫付了1000元创业基金,并帮助联系商铺。副主任医师李雪梅得知“亲戚”家中经济困难,主动送去600元,并为孩子买了书包等学习用品。职工薛萍在“亲戚”生病不能下床时,主动到其家中照顾,帮助买药、做饭,在农忙期间帮助采摘棉花。

2018年10月,在院领导带头下,全院干部职工为结亲群众和困难家庭捐款16000余元,购买壹基金温暖包100个,用真情实意诠释着“一次结亲、终身结缘”的深刻内涵。

一家人 •一座城

近两年,凡是到沙湾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都对临床各科室每周举办的“公休座谈会”印象很深,医护人员利用患者治疗间隙,适时开展健康宣教,及时征求各族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满足患者合理的医疗诉求,“公休座谈会”搭建起了医患和谐的桥梁。

立足医疗卫生行业,把“一家亲”活动与“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水乳交融,让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并蒂开放,花香满园,感动全城,是沙湾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做到的。

面向社会“走出去”。全院扎实开展了以“一家人•一座城”为品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每月一主题”活动,把一张张医疗惠民宣传单、连心卡发放到居民手中,把一次次义诊和健康指导送到村民家中,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联合举办了“手牵手 共成长 浇灌民族团结花”、“同学习 共进步 党徽闪耀照我行”等联谊活动,让“一家人•一座城”成为一道靓丽的民族团结风景线。

面向患者“融真情”。在医疗管理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进病房,和不同民族病人交朋友,开展床边健康教育、床边护理、新生儿抚触、陪送陪检、电话回访等特色服务,让患者在诊疗服务中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面向职工“聚合力”。组织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和民族团结政策,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每月一主题活动,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手足相亲同心筑梦”民族团结一家亲迎新春”文艺晚会、道德讲堂等联谊活动,各族干部职工同唱民族团结歌,同跳民族团结舞,唱响爱党、爱祖国、爱家乡主旋律。采取不同民族干部职工“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把民族团结联谊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各族医护人员平时互相串门,互学语言、互学制作美食,少数民族职工把自家做的馓子、抓饭等带到科室里让大家品尝,吃在嘴里,甜在心头,营造了亲如一家的浓厚氛围。

医疗惠民 打通“最后一公里”

从2017年至今,在沙湾县南部山区的东湾镇,每周都有沙湾县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和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一起,为乡亲们举办义诊和健康指导讲座,在家门口就能及时看病,各族群众对此赞不绝口。

类似这样的下乡义诊,在沙湾县人民医院屡见不鲜,遍及全县农牧区。发挥行业特色,让医者仁心成为民族团结的“催化剂”,把党的医疗惠民政策送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全院干部职工不遗余力,躬身践行。

结对帮扶,构建分级诊疗“联合体”。积极探索创新县域医疗联合体模式,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每周安排专家深入乡镇卫生院开展教学培训和坐诊服务。先后下派90余人次对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接诊1560余人次,讲座27场次,逐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以智慧医疗为引擎,打造高效便捷就医“快车道”。医院在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下功夫,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全面启动“门诊一卡通”,推出“银医通”自助服务系统,开展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微信支付等医疗服务,极大方便了患者就诊;医院与北京解放军301总医院、华西医院、新疆医学院一附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高端远程会诊平台,不断拓宽会诊领域,开展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高端远程会诊300余例。

内引外联,服务“最远一家人”。为了让各族患者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到精湛的医疗技术服务,医院通过“请进来帮教”、“送出去培养”、“柔性引才帮带”及“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等方式,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引进人才战略。邀请区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院开展培训、会诊及手术指导,义诊咨询1000余人次。近几年,先后有10余名鞍山援建医疗专家在沙湾县人民医院挂职,27名柔性引才专家来院交流坐诊帮带,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3项。其中“保胆取石术”、包虫病定点治疗、脊髓成像等新项目以及疼痛科的成立,为各族患者带来了福音。如今,在沙湾县乃至边远的农牧区村队,各族患者都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医疗技术服务,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看名医,优质医疗服务在身边”,那一面面送来的锦旗,就是各族群众的最好点赞。

好大一棵常青树,根深叶茂花正艳,沐浴着民族团结的春风春雨,沙湾县人民医院各族干部职工正信心百倍,携手共进,共创民族团结的美好明天!

(编辑:闫文陆)